黄岛开发区机械加工厂:毛巾理论与脊柱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0:39:15

一叶老师非常重视转动脊柱,他结合了多家武术的要点,提出了转动脊柱的毛巾理论;当然毛巾理论也是适合身体其它部位。也许很多人都知道毛巾理论,可能提出这样那样的观点。但是呢一叶老师的毛巾理论,还是沿袭了他以前的一贯原则,即大道至简,一说就懂的那种。毛巾理论说白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拧毛巾的那种现象:‘拧一拧水出,放一放水吸’。这话一说可能有些高深的人以为一叶老师太浅,这是在没有亮出底牌前的感觉;亮出底牌后,许多人齐呼‘是啊,是这个道理啊’。真正的关键还是一叶老师把养生技术能分解到位、能落实到实处、能找出恰如其分的比喻。

一叶老师说,‘拧一拧水出,放一放水吸’把它放在脊柱上,有会怎样呢?先看看一叶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脊柱图:

 


看到这个照片,其实还是不能了解老师的意思的;但可以得出一点结论,老师的话语是建立在非常详实的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

脊柱的构成及功能如何?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什么是脊柱的负荷?

  脊柱的负荷为某段以上的体重、肌肉张力和外在负重的总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节段承担着不同的负荷。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腰背痛最常发生的部位。

脊柱的负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指站立、坐位或卧位时脊柱所承受的负荷及内在平衡,动态则指身体在活动状态下所施于脊柱的力。这些负荷需要相应的关节、韧带和肌肉来维持。 

 

脊柱对于人体系统的重要作用

脊柱与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脊柱自身靠椎间关节、椎间盘、椎间韧带和周围附着的肌肉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又直接影响维系着脊柱与周围脏器的联系。我们知道,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体系,中枢神经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因此整条脊柱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必经之所。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标志(各脏器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椎骨关节错位(移位)对脊髓或周围神经(尤其是脊神经根)等信息通道造成一定的压迫或刺激后,信息传导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血液和淋巴循环也可能全面受阻,结果可引起许多相应或相关的疾病。

脊柱的毛巾效应

把整条脊柱包括骨盆、头颅比喻为一条毛巾,好象扭毛巾的时候,毛巾的头尾两端会呈现相反的运动轨迹,骨盆和头颅的运动轨迹也类似这种效应。如骨盆呈现顺时针旋转运动趋势,头颅必然是逆时针旋转运动趋势。此谓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

脊柱运动的本质是关节的运动(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环转),而所有运动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生理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包括信号的传入和整合、中枢控制和信号传出,涉及反馈、前馈等复杂控制模式;是大脑、小脑和脊髓的三级中枢进行复杂的处理后,再发出神经冲动获得对局部关节的良好控制和平衡协调的肌肉运动。运动中的关节稳定性需要精密的控制和肌肉的协同工作。保持脊柱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局部稳定肌主要是通过离心收缩的模式控制脊椎位移而实现的。

一叶老师的底牌

    一叶老师教我们平常多做做脊柱运动,象拧毛巾一样。在运动的时候要有毛巾的意识,使得我们感觉到脊柱象毛巾一样一紧一松;同时因为脊髓(如上图)里的脊髓是封闭的,因此呢,在拧毛巾的时候,只能上下运动了。事实上,脊柱脊髓,神经等运动量是非常小的,即使在弯腰的时候也是如此。然而,有了毛巾的理论,大家在做脊柱运动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就可以自如地随着脊柱运动而放大到脊柱相应的位置。这对我们不会武术的人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