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诗诗诗有几篇文:毛泽东为何坚决要枪毙刘青山张子善?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8:55:00
毛泽东为何坚决要枪毙刘青山张子善? (2011-04-14 07:48:23)转载 标签:

张子善

河北省

刘青山

薄一波

草根名博

精品博文

闹市一博

文化

核心提示: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位昔日的红小鬼,有着光荣革命经历的共产党员,却在新中国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成了国人尽知的大贪污犯。毛泽东砍了这二人的脑壳,换来了至少20年的廉政时代,是非常值得的。让我们钩沉史事,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日,刘青山、张子善公判大会现场。

 

    刘青山,前任天津地方委员会书记,河北省安国县人,雇工出身,35岁,1931年入党。张子善,时任天津地方委员会书记,前天津专区专员,河北省深县人,学生出身,37岁,1933年入党。刘青山、张子善参加革命斗争均已20年左右,他们在国民党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在艰苦的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都曾奋不顾身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树立过功绩。他们本是可以继续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做更多的事情的。可是,他们却在全国胜利后两年多的和平环境中,经不起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思想作风的侵蚀和引诱,堕落蜕化了。他们完完全全变成党、国家和人民的无可饶恕的贪污犯。

    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是在195111月中旬,在河北省委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被揭发出来的。根据刘、张的严重犯罪事实,河北省委建议省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逮捕,华北局接到省委的请示后,经讨论并报请周恩来总理批准,决定将他们逮捕法办。

      1952210日在保定东关大教场,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面对2万多与会群众宣布:“奉中央人民政府法院令准,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两个昔日屡建战功的“红小鬼”,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因贪污倒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枪口下。

  人们不禁要问?毛泽东为啥一定要杀刘青山、张子善?因为不杀就不能正党风,不杀就不能正国法,不杀就不能抚民心,不杀就不能解民怨,不杀就不能保社稷,不杀他们腐败就会蔓延开来危及党的生死存亡。

刘青山、张子善分别于1931年、1933年入党,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老革命。解放后,刘青山先后担任天津地委书记、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先后担任天津专区专员、天津地委书记。但是他们未能严于律己,很快蜕化变质。据查,刘、张主要犯罪事实有:一是利用职权,盗用飞机场建筑款,克扣地方粮、干部家属救济粮、民工供应粮等公款总计达171.6亿多元(旧币,1万元折合现行人民币值1元,下同),用于经营他们秘密掌握的所谓“机关生产”。二是勾结奸商,从事倒买倒卖的非法活动,以49亿元巨款倒卖钢材,使国家财产损失达21亿元;为从东北套购木材,他们不顾灾民疾苦,占用4亿元救灾款,还派人冒充军官倒买倒卖。三是刘、张二人生活腐化堕落,拒不悔改,他们从盗取的国家资财中贪污挥霍共达3.78亿多元。刘青山还吸毒成瘾;张子善为隐瞒罪证,一次销毁单据300余张。四是破坏国家政策。他们以高薪诱聘国营企业的31名工程技术人员,成立非法的“建筑公司”,从事投机活动。五是盘剥民工,将国家发给民工的好粮换成坏粮,抬高卖给民工的食品价格,从中渔利达22亿元。“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无疑毛泽东不能容忍的,也是党和人民不能容忍的。

   毛泽东对此事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大贪污案的处理,下决心坚决予以严惩。他认为,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毛泽东下了对党内腐化行为严惩不贷、绝不手软的坚强决心,并不为任何请求稍加宽恕的意见所动。

然而,对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对怎样量刑,当时党内意见并不一致。当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敬,曾在冀中担任过区党委书记,是看着刘、张成长起来的。在公审大会召开之前,他找到当时还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说:“刘、张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薄一波说:“中央已经决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黄敬坚持要薄一波反映反映。薄一波说:“如果一定要反映,那我就陪你去跟毛主席说说。”黄敬坚持不去,只是要薄一波把他的意见转报毛泽东。薄一波如实地向毛泽东转达了黄敬的意见,毛泽东听后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毛泽东的决心,无疑决定了刘青山、张子善的命运。

    事实证明,枪毙刘青山、张子善,犹如两声惊雷,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老百姓说,这两个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上至少20年的廉政。在随后的整个50年代,新中国出现了一派令人称颂至今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求生是人的第一本能,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两声枪响不知让多少官员远离腐败。忘记历史等于背着,不知当今各级领导从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两声枪响中得到多少启示? 分享

23

阅读(4401) 评论 (37) 收藏(3) 转载(7)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超大班额”现象带来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