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时装栏加防御:美是诗的灵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8 21:50:31

               ——我的新诗创作回顾

 

    金秋十月,我们逥雁诗社名誉社长诗魔洛夫,于金婚佳期,来到南华大学做了一次精彩的新诗美学讲座,还亲自朗诵了自己献给爱妻陈琼芳老师的爱情诗代表作《因为风的缘故》,掀起了南华大学一股学诗爱诗的文学热潮。不过一个月时间,南华大学卧虎山文学社和绿音诗社就邀请我来,实在是有点班门弄斧,但这,不是因为风的缘故,而是因为诗的缘故。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继续与大家探讨:美是诗的灵魂。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中国新诗,怎样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诗之路?

 

    我最早写的诗是古体诗,那是在衡阳师专读书的时候,别的同学在背诵大量的英语单词,准备考研究生,我却在大量地背诵唐诗宋词,别人以为我是中文系的,要考古代文学,其实,我是学历史专业的,背唐诗宋词,纯属个人爱好。

    那时写的古体诗,我比较满意的是《老树》:

 

       秋风扫落叶,

       叶落枝不折;

       留得筋骨在,

       挺拔斗风雪!

 

    我进大学的第一任历史老师聂守忠,原来是衡阳市二中的副校长,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拖板车为生,直到平反,带第一个班就是我们七八级历史班,他第一次上课非常激动,干瘦而坚毅的脸上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婴儿般的希望,恰似学校空旷的草坪上单独矗立在寒风中的那棵老树。这首诗虽然写于1978年秋天,发表却在10多年以后台湾的“世界诗页”上。

    我的新诗写作,象古体诗一样,也是从师专开始的,那时侯主要写爱情诗,记得当年还写过一首歌词《乡里姑娘》,也是属于典型的爱情题材,虽然稚嫩,却很淳朴、真诚,非常可爱,这里就不啰嗦了。

    毕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写小说和电影剧本,没有写诗。但值得重视的是:我在这段时间,读了大量的西方现代派作品和中国当代新诗作品,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提高了自己新诗创作的起点。

 

    一、摸索阶段

    直到1987年结婚以后,我才断断续续地写一些诗,代表作《奶奶好丑》就是这个时候厚积薄发出来的:“——为奶奶雕像//奶奶好丑/浑身刮瘦/黄黄一双眼/如腌了两坛子酸菜/酸甜苦辣——满肚/两颗门牙硬硬/脸皮干皱/是一块风风雨雨搓不烂的布/手上筋鼓鼓/小小两只脚/一步一摇一摇一步/鸭子走路/本身的负荷竟有点支不住/整天一身黑衣服/层层叠叠叠叠层层/仿佛一部保存在祠堂里的家谱/散开头发洗——雪的瀑布/三尺弟弟曰:“白面——煮!”/收录机放出她沙哑的山歌/苍凉/古朴/“哟,那是我的、那是我的!”/八十多岁的老婆婆/手也舞,脚也舞/两根骨头在抖/奶奶好丑!”
    我可以这样讲,没有奶奶就没有我。1957年我妈妈生我哥,1958年生我姐,1959年怀上我的时候,感到压力特别大,就打胎,结果没有打下来,生下来的时候不到六斤,脑壳流黄水,就是打胎的药有毒,流脓一样的黄水。奶奶重男轻女,看我是个男孩,毕竟也是郭家的血脉,就把我抱回家,天天烧艾叶水洗,一年以后,才长出头发。所以小时候,我一直体质很差,经常生病,当时的医生和邻居都说我是药罐子、病壳子,直到1976年下放,我才离开奶奶。妈妈说,我下放的那几天,奶奶一直在哭。1880年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大学还没有毕业,没有收入,就无法回报奶奶,总想写点什么,来发泄一下内心的歉疚。奶奶死的时候,还是哥哥写的祭文。这个冲动我憋在心里,憋到1987年结婚稳定以后,才突然灵感爆发,一气呵成了这首早期的新诗代表作。这首诗1991年7月发表在北京〈当代诗人〉(试刊号),在北京参加笔会的时候,受到主办方和诗友们的热捧,后被选入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编著的的语文试用教材。以后,我想刻意地写一些这样的作品,始终无法写得出来,由此可见: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二、爆发阶段

    我的第一个创作高潮是在1991年被学校领导赶到汽车西站跟车做乘务员的时候开始的,后来又做了一年的门卫,这是生活中的坏事演变成事业上的好事:一是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生活、激化了灵感;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来酝酿、构思和创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老牛》、《礁石》、《泊》和《海啸》。

    现在来讲一下《礁石》:面向海洋/遥望/任一浪/一浪/扑在身上/咬得千孔百疮 /如蜂窝一样/傲然挺立/在沿岸/漫长/漫长/一声不响//哦!在身后/有无数平原/无数山!”

    1989年学潮的时候,不知学校领导从哪里听到什么风声,就向公司领导报告,说我带学生上街游行,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校领导就威逼利诱我承认这件无中生有的事,我真是愤怒到了极点,但我无言以对,领导没有证据,就在1991年以“老师多余”的名义把我赶出校门,作了汽车西站的乘务员。结果确实很严重:老婆走了,孩子只有两岁,连付保姆的钱都没有了——但我绝不向淫威屈服,因为在我内心深处,酝酿着一座火山,我相信:这座死火山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

 

    三、创作阶段

    第二个创作高潮是在1995年调到中级法院以后开始的,其直接的结果是2001年我的第一本诗集《密林诗品》的出版。其中《楚歌》唱出了自己的诗魂渊源:“洞庭有河/有一条游动太阳鱼的汨罗河//洞庭有山/君山美丽的枝头上/美丽的句子/婆娑//洞庭有岸/八百里水乡/一群水莲/温柔一群故乡//洞庭有声/对影天鹅/谁的湖面/无波……//唐诗的水里/浮我/游我”。

    1992年秋,我应邀参加在汨罗举行的首届“全国当代诗人节”,与诗人高平、诗友吕开红等游君山、岳阳楼和汨罗河,日夜泡在沸沸扬扬的诗情诗意中,心里梗噎的千言万语,竟一景一句,吟咏成篇。这首诗1998年12月发表在美国《新大陆》第49期。

 

    四、推陈出新

    《密林诗品》出版以后,我集中精力写散文,写了《庙前品读》和《雁城掠影》共16篇散文,新诗创作基本停止。但2004年上网以后,被大家推举为《湖南诗人》主编,直到现在,新诗创作一直没有中断。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月光的背面》、《天地白茫茫》、《毗卢龙风溪》。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毗卢龙凤溪》:“从南岳的血管/喷出来/唯一一部/活泼乱跳的/经书。//大自然/最清澈的语言/流淌在/山与山最深的/伤口……//比释迦牟尼更遥远/比老子更老/比禅宗更禅味的诗!”

    毗卢是南岳的一个地名,也是一个人名,在毗卢这个地方,有个毗卢洞,洞口有两条小溪,一条叫龙溪,一条叫凤溪,在这里汇成一条大一点的溪流,统称龙凤溪。

    南岳在全国五岳名山中,是唯一佛道两家和谐共存发展的山岳,传教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丰富。

    据传说:毗卢是个和尚,出家以后住在这个山洞,不久,他老婆也寻来了,在洞口对面的山坡上搭一间草庐住了下来。按佛教的规矩,出家人夫妻是不能在一起的,所以把毗卢这个不守规矩的和尚赶出佛门。不到两年,毗卢又回到这个山洞,继续修佛,他老婆不久又来到这个山坡住下来,从此再没有离开。奇怪的是,毗卢这个和尚居然修炼成佛了,这个居住的山洞也就叫毗卢洞了。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心灵干净,真心向佛,即使在某些方面破了禁戒,也不妨碍他最终修成正果。同时也表现了性爱、情爱那超越宗教、超越理性的人本主义力量的巨大和永恒。

    其实,我在写诗的过程,也是追求诗美的过程:美是诗的灵魂,美是诗的生命。想象一下:如果一首诗没有美的话,大家还会喜欢她吗?这首诗还会流传下去吗?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但诗的美,不只是漂亮,不只是单纯的美丽。她是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意境的美,音乐的美,一种感性的美、悲壮的美、语言的美,是一种广泛的综合的艺术之美、生命之美。譬如《奶奶好丑》中丑的表象后面的心灵之美、象征之美,譬如鲁迅说的:“把最美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让人痛惜!”这,也是一种美。谢谢大家!

 

 

                                                                     2011年11月13日

                                                                   讲座于南华大学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