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的含义:让国人自豪的“百万”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5 12:48:09

  让国人自豪的“百万”辉煌   

  1960年2月1日成立的建屋发展局,近日奠下了建屋突破一百万个单位的历史性里程碑。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项可以傲视全球的公共建屋成绩。百万本身也许不是一个特别惊人的数字,但是,把超过80%的国民安置在政府兴建的组屋里,无论如何是个举世罕见的成就。因此,今年9月,建屋局获得联合国人居署颁发世界人居领域最高荣誉奖项—联合国人居荣耀名册奖(UN-Habitat Scroll of Honour Award)。

  组屋生活对新加坡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因此,很多人或许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感受。殊不知,住进公共住屋,“风雨不动安如山”,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梦想。因此,他们对新加坡人总是投以无比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希望自己的政府有朝一日也能兴建广厦千万间,大庇平民百姓皆开颜。可是,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还是找不到几个能与建屋局比美的实例,绝大多数的人在今后几十年里,恐怕还得住在肮脏的陋屋区和贫民窟,因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使许多国家和地区无法或无力实行像新加坡一样的公共建屋政策。

  今天,正如联合国人居署的文告所说的,每10名新加坡人中就有超过8人住在政府组屋,而这八成住在组屋的人,有超过九成是拥有自己的组屋,只有少数是租赁者。因此,该署毫不吝惜地赞扬我国和建屋局50年来推动住屋政策时,始终以居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迎合社会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不论是年轻夫妇、年长者或是残疾者,新加坡政府和建屋局在发展公共住屋及规划邻里时都考虑到不同群体需求。”建屋局在国家建设上扮演重要角色,可说是提供亚洲和全世界最绿化、最干净和最亲切住屋的机构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建屋局第一次得奖。2008年,该局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也获得联合国经济社会局的“联合国公共服务奖”。1992年,淡滨尼市镇则获得“世界人居奖”,表彰这个市镇项目的规划具实效和创新。建屋局过去50年来积累的成就,使组屋成为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也为新加坡赢得举世的赞誉,也足以让所有国人感到自豪。

  联合国的赞词其实已经点出,建屋局的作用早已超越了为广大人民提供能够遮风挡雨的头上片瓦,而是能与时并进,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期望,包括兴建高素质的、可以比美私人公寓的现代组屋。刚落成和交钥匙的靠近榜鹅地铁站的“绿馨苑”(Treelodge@Punggol),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这是建屋局所兴建的首个“生态邻里”,有712个单位,其中98个是三房式、600个是四房式及14个是五房式阁楼。它的环保设计包括组屋屋顶装置太阳能发电板,可点亮走廊、楼梯口和停车场的电灯,节省电费;设有中央再循环物垃圾槽,可丢弃可再循环垃圾;马桶上装置洗手盆,有助节省用水;设有首个环绕组屋邻里走道,走道长达650米,充分绿化;组屋天台绿化,有助降低气温;还设有汽车共享计划,让居民一起使用汽车和环保车。

  像这样一个崭新的组屋邻里,购得13楼一个四房单位的一对年轻夫妻所须付出的只是24万元。如果这不是公共建屋计划下的产物,绝不可能有让这对年轻人负担得起的售价。   尽管近来房地产价格因经济的兴旺、外资的流入等因素节节上升,组屋转售价也水涨船高,引起一些人担心负担不起的疑虑,但事实说明,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津贴补助,以及不同款式的组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运作仍然是健全的,因此,我们看到,每个新推出的建屋局项目,都吸引超倍的人提出申请。无可否认,需求和供应往往会因为经济情况的起伏出现错位,一些人的等候时间也可能因而拉长,但他们的住屋需求最终还是能得到满足的。这也是政府领导人对人民一再做出的承诺。   从历史的角度看,建屋局所走过的50年,可以说是辉煌和骄人的。我们相信,只要它今后能继续敏感地体察民众需求与期望的变化,并灵活地调整应变,它将能继续为我国的公共建屋计划创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