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合成武器1-6:震撼:解放军直升机航母出炉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21:29:35
        虽然听到极少的肯定传闻,所以不能绝对说没有,中国有搭载直升机的航母,因为媒体相当低调,往往避忌此谈,官方更是从未谈及。最近得知,海军在方面是有考虑的,有相关计划的出炉:

  在此特做对比:

  071型船坞登陆舰的后甲板可以供两架直-8型直升机同时起降,机库内则可以容纳3-4架直-8[1]。  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

  9榛名级)庞大的机库可容纳三架大型反潜直升机,目前操作的机种乃日本海自制式的SH-60J。

  不过这种说法确实牵强附会,998只能算是小型直升机航母,其真身是海军两栖船坞登陆舰,另外在外形上998没有全通甲板喽。

  人民海军在 70 年代引进法国 SA321“超黄蜂” 并在 105“洛阳”舰上加装直升机平台和机库是我海军舰载直升机的发 端。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超黄蜂”“黑豹” 、直-9C 已经装备部队多时,但直到 2004 年底才首次完成了夜间舰艇起降的训练任务。且起降 训练地点位于港岸视距之内,而非遥远的开阔海域之中。联系到海军直升机长期隶属于岸基编制,维护、训练等事务与所属的水面舰艇基 本处于独立分开的状态,今年才逐步转移到水面舰艇编制下进行联合训练,其实际战斗力恐怕仍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 


 

     在固定翼反潜飞机缺位时(以我国航空和造船工业的能力来看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搭 载固定翼飞机的航母及舰载反潜机问题) ,岸基直升机又不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发展直升机航母既能利用直升机灵活机动的特点补充远洋舰队的反潜能力又可以为其他舰艇(尤其是舰队中处于主力地位的大型驱逐舰)节约出宝贵的空间更好的从事防空和反舰任务,另外大量舰载直升机也能大大提高舰队作战的弹性。此外这也是改变旧体制,摔打锻炼海军直升机部队的需要。将来即使我们有了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母,如果没有舰载固定翼反潜机,则直升机航母也可以有效的发挥辅助作用。

  另外,发展直升机航母对于发展其他舰艇的好处也是显而 易见的。 直升机航母在未来舰队中的任务是在无大中型航母的编队中作为 编队的核心担任指挥中枢,提供反潜掩护、引导专职反潜舰艇、提供 空情保障和低空补盲服务。在有大中型航母的舰队中担任大中型航母 的辅助角色,主要负担中近程反潜,兼顾其他辅助任务。在执行非军 事或准军事行动中负责保护交通线畅通,对大面积海区进行搜索、巡 逻的任务。 从具体的战术和战略要求来看。首先,直升机航母是完善现有舰队作战能力的有效武器。单一的武器系统必须放到整个海军的大系统 单一的武器系统必须放到整个海军的大系统 单一的武器系统必须放到整个中来考虑。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我国电子和声纳技术上的落后、反潜武 中来考虑 器发展的不健全以及周边海区地理和历史环境的影响,我国海军舰艇的反潜能力始终不尽如人意。中国的沿海属于大洋边缘海域。渤海、 黄海和东海的大部分海域平均水深在 50 米以下,大部分海域海水透明度较高,在这种深度下 2000 吨级的潜艇在 50 米处用清晰的黑影。虽然有着近海水文条件复杂水声干扰严重等不利条件,但凭借中国海军对近海水域的熟悉以及其它有利条件,搜索潜艇的难度相对较小。巴士海峡和南海的水深较大,但是这些海域直到 60 年代美国大规模入侵越南以后才真正面对潜艇的入侵(这从当时南海舰队的主力 037 型猎 潜艇的主要用途依然是护航和反水面舰艇上也可略见一二) 。即使是今天南中国海沿岸的东南亚国家水下力量依然不过强大。

  进入 90 年代以 2 后“台独”的压力骤然增大,又使海军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到台湾问题 上。因此,现有的各型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均不能满足未来的 需要。以新型的 168 和 170 舰为例,两舰均只搭载一架直升机且直升 机还要兼顾反舰导弹中继制导任务,无施放拖曳声纳的舰尾开口,由此可见他们都是典型的专职防空舰。新型护卫舰的反潜能力虽然比较 强大,但是独木难支,舰队反潜不能仅仅由他们负责。因此,我军舰队结构的不完善客观上迫使我们发展一种强大的反潜型舰艇。不仅如 此,直升机航母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舰队的作战弹性。

  在没有舰载歼 击航空兵掩护的条件下,直升机航母上搭载的预警直升机能够提供超出舰载雷达低空通视距离之外的低空空情保障以起到良好的补盲作用,这对区域防空舰上导弹系统的预测预瞄和引导岸基航空兵在最大作战半径上充分发挥战斗力都有积极意义。直升机航母体型较一般驱护舰大,且有面积很大的机库便于装载大量物资和人员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在海上反恐作战和为商船队护航行动中,使用直升机对大面积海域实施巡逻也比使用水面舰艇的效率高得多。在反水雷作战中直升机航母也可充当扫雷直升机的母舰。

  这些非军事和准军事任务对 于保障海上交通线的畅通其意义不比打赢一场大规模海战的意义小。 其次,直升机航母可以有效的保障我潜艇,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 艇战斗力的发挥。我国现有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位于渤海湾内,由 于潜基导弹射程的限制,若想对大洋彼岸的假想敌重要的东岸国土产生核威慑,我核潜艇必须前出第一岛链。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 前所述,我国东海和黄海的水文条件并不利于我潜艇部队的突防,这可列为我潜艇部队的头号自然敌人。假想敌部署在岛链上的敌方反潜 兵力特别是敌先进常规潜艇就是我国核潜艇实施核威慑的头号劲敌。 我国东部邻国装备的常规潜艇,艇龄短,数量较多(每艘艇仅仅服役 16 年,因此还有一批预备役艇可投入作战) ,艇上设备先进,水声对抗能力强,在岛链设伏的条件下其战斗力甚至超过老式核潜艇。而目前 我国海军出岛链作战的主力——潜艇,也必须面对敌人反潜兵力的堵截。

  确保我海军出岛链作战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战时取得此海域的制海 权。在未来的反侵略斗争中使用一只强大的舰队夺取此海域的制海权 将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再次,发展直升机航母对于发展其他舰艇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海战是体系的对抗,任何不完整的体系在大规模、高强度的战争 中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破绽。发展直升机航母不仅仅是发展一种装备, 也是逐步完善海军舰队结构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国的海军要走向远洋 没有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母是不行的。我国造船企业虽然修整过“基 辅”级和“瓦良格”号航母,但是我们仍然缺少建造超过一万吨以上 以舰载机为主要战斗力量的大型海军舰艇的实际工程经验。在建造搭 3 载固定翼飞机的航母能力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直升机航母对提升造船工业的技术能力和海军海上航空力量使用经验的积累都是有较 大帮助的。

  发展直升机航母可以间接积累在大甲板上调度飞机起降的 经验,在工程技术上也可以探索新型船体材料和燃气轮机在大型舰艇 上的应用。苏联在没有建造航母经验的时候也是从直升机航母起步的, 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从类似的轻型航母(他们不用担心无合适飞机可 用故起点较高)起步的。此外由于同样要搭载大量直升机,且结构上类似,某些设备共用(如升降机),发展直升机航母对于发展我国未 来的两栖登陆舰也是有帮助的。总之,发展直升机航母对于健全海军 舰队的体系是有着很高效费比的举措。
  在国家财力依然有限,造船工业的能力和海军实战经验依然欠缺的情况下,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住 大中型航母和区域防空舰艇。为了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 可靠的作战体系,我们必须理性的呼唤中国的直升机航母。 直升机航母的配置 总体布置 借鉴其他国家直升机航母的经验,采用前部上层建筑后部飞行甲板的布局降低了直升机起降时的净空条件、破坏直升机起降时的空气 流场、不利于同时起降的缺陷,我国未来的直升机航母应当采取全通甲板布局。此外考虑到与其他舰艇(如两栖攻击舰)的通用化和为建 造大中型航母打基础要求,直升机航母也应当采用全通甲板布局。 在舱室布局上应当借鉴国外直升机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的经验, 在全通飞行甲板下布置全通机库。机库应当尽量高大,这样既可满足未来可能的直升机改装,也可以为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留下足够的空间。 其他部分应尽量按照已有大型舰艇建造经验来设计,提高与以往舰只的继承性,方便设计建造和快速形成战斗力。

  考虑到资金、技术和战术的问题,新直升机航母的排水量应该控 制在满载排水量 1.5 万吨左右,可搭载 16 架(12 架反潜,4 架预警, 并留出通用搜索救援直升机的位置)左右的直升机。万吨级舰艇技术 跨度小,我国过去也建造过大小相近的“世昌”号训练舰,技术风险 小。由于吨位有限,设备比大中型航母要求低,且在建造中可以采取 “集成商用技术”(COTS)的方式,新直升机航母造价可以大大降低。 船体和动力 我国造船工业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三,近年来在技术上也呈现出比较大的进步。上海外高桥船厂、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骨干企 业在最近几年内出口了一批高性能民用大型船舶。90 年代以后我国自行建造了“世昌”号和大型战斗支援舰,并有出口。可以说我们的大 4 型造船企业已经具备了承担建造除大型航母以外的各种大型水面舰艇的技术能力。 根据西方国家建造航母的经验,航母船体通常使用 HY80 合金钢或 机械性能更好的 HY100 合金钢, 年代以后美国还开发出与 HY 系列性 90 能相当但价格更加低廉的 HLSA80 和 HLSA100 型钢并用于航母建造。

  我国于 70 年代末购进了 14 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 SA321“超黄蜂”大型 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 蜂”的基础上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 完成了直-8 的仿制。据外刊报道,直 8 已于 1997 年停产,共生产了 17 架。直-8 产量低的原因尚无公开资料可询,笔者认为这归结于国产 整机和子系统的仿制品的性能表现都太差,核心部件无法自行生产, 如发动机。从陆航大量购入米-8/17 系列来看,直-8 的陆军型直-8A 在 陆军没什么地位。直-8 原型 SA321 性能其实不错,是法军主力,我们辛辛苦苦仿制出来,却又无法解决核心部件问题的国产化问题。虽然 现在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与加拿大普 惠公司合作进行直 8F 的研制, 但是其配套的 PT6 发动机依然难以实现国产化。海航装备了直 9,也许 这种轻型直升机才是吨位还不大的海军舰艇所急需的。且我军能够使用直-8 的大型舰艇,如大型登陆舰,数量太少。而直-9 的规格太小, 航程和载弹量均有限,不能很好的完成赋予他的反潜任务。

  综合考虑未来海军舰艇可能执行的任务,海军应装备一种执行反潜任务的中型直升机。 在以上可供选择的几种直升机中,引进“山猫”系列或与其类似 “半中型”(与直 9 属于同一规格),因其航程和载弹量的不足引进 的意义实在不大。而美国的 SH60 系列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几乎肯定不可能被引进。欧洲的 EH101 和 NH90(尤其是 EH101,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纪初中型直升机的扛鼎之作)性能很好。这两种直升机都使用了 RTM322 等新型涡轮轴发动机、机体大量使用复合材料、采用了发动 机数字全权控制、嵌入了 1553B 总线,等等在直升机行业中的顶尖技术,引进其生产也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直升机工业的技术水平。但是致命缺点是价格太高,引进生产的专利费用和前期投入太大,且这两种直升机复杂的工程技术必定会让我们花很长的时间消化。而且在欧洲 联盟对华武器禁运没有最终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引进军用直升机的政治干扰实在难以预知。

  目前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良好,近年来两国之间航空技术的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成功引进可能性最大的只剩下 卡 27 系列。 卡式直升机的特点 我国在向俄罗斯引进“现代”级时配套进口了 12 架由卡 27 衍生的卡 28 直升机。通过近年来公开的资料,这批直升机不仅在“现代” 7 级使用,167 舰、112 舰也搭载过该机(请注意出访时都使用的是国产直升机)。经过实践运用证实这批直升机具有较好的反潜效能,在海 军装备的各型直升机中是相当高效的反潜兵器。 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具有常规布局(单旋翼带尾浆)直升机不具 备的一系列优点。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外型尺寸小,结构紧凑,重心处纵向偏航惯矩小;无尾浆可节省 10—15%的功率(卡 27 系列中卡 27 和 28 可节约 13%,卡 29 可节约 12%的功率)。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上旋翼产生的压缩尾流使下旋翼的来流增大,有利于提高拉力系数的提 高(这也是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技术难点之一,解决不好反而降低升力),经苏联中央流体力学院实验其相对效率与拉力系数比单旋翼 带尾浆布局高 13—20%。
     此外共轴式直升机采用刚性共轴式双旋翼诱导 阻力比单旋翼带尾浆布局小 20%, 且在悬停高度增加时能保持甚至增大 其转弯角速度,在偏航和提高操纵效率时无额外功率损失。在俄罗斯 进行的单旋翼带尾浆直升机和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机体强度测试中, 单旋翼带尾浆直升机由于尾段长,弯矩大,容易引发尾段材料疲劳而导致提前破坏,这一点在我国研制的两种直升机中进行的静力强度测 试中也得到了证明。 西方国家不采用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是有一系列客观原因的。首先是其固有的缺点。由于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操纵部件位于旋翼的 下洗气流中,导致废阻比大。同样的原因又导致其操纵复杂,操纵系 统加工困难。此外由于共轴式双旋翼特有的旋翼挥舞的性质,且旋翼部分一旦受损往往失去滑降的可能(这也是卡 50 采用弹射座椅的原因),使其安全性受到影响,卡 50 就因此出过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下旋翼处于上旋翼的下洗气流中,效率受到影响, 这个问题在卡莫夫设计局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西方直升机设计届 却是普遍的难题。

  在舰艇设计中,西方的武器系统体积相对较小(苏 制舰艇武备体积大,有大量堆砌极大的占用了有限的排水量),且反 舰任务主要依靠航空母舰上的航空兵完成(这也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的舰艇上一般不装备苏联舰艇上那样射程超过 400km 导弹的原因),因 此舰艇上有足够的空间搭载直升机,因此对外型尺寸小共轴式双旋翼 直升机没有迫切的要求。西方国家的舰艇中直升机机器机库往往占到 舰艇全长的三分之一(有兴趣的话可以拿俄“无畏”级比较一下,就知道苏联舰艇的空间和舱面多么紧张),其中典型的美国 FFG7“佩里” 级为搭载两架直升机而对全舰布置产生重大影响(“密集阵”CIWS 和 76mm 舰炮射界不良,且对损管有不良影响)。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共轴 式双旋翼直升机在西方所受的重视不够,西方所有直升机公司都没有大批量生产出一种军用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 8 引进卡式的意义 我国的处境与前苏联海军有很多相似之处。舰艇吨位有限,又要尽最大可能增加反舰和防空兵器的数量,舰艇空间不够。这些都客观 上为引进卡系列舰载直升机打下了的适配性基础。

  而卡系列直升机的装舰适应性很好,能在迎面风速 20m/s,侧风 10m/s,横摇 10 度,纵 摇 3 度,在 100 平方米的正方形甲板上起降。所需机库面积与直 9 差 不多,只是高度略大而已。 引进卡 27 系列直升机对我国直升机工业有着很大的意义。首先, 卡式直升机的引进可以是我们掌握世界上仅卡莫夫设计局拥有的独门技术。我国目前最成熟的是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制的“蜜蜂”16(M16),尚处于超轻型的范畴,与苏/俄技术水平 差距很大。引进卡式对于提升我们的技术能力是不言自明的。目前共 轴式双旋翼直升机只有俄罗斯一家在批量生产,而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市场前景是比较好的。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在未来用于起重和消 防等等都大有可为,卡式直升机的报价也低廉(卡 32 的消防型 2003 年报价仅仅495 万美圆,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不到),有利 于占领市场。 其次,引进卡系列直升机能比较快的形成海军直升机系列。

  卡 27 系列中不仅有用于反潜的卡 27/28,还有突击运输型卡 29,雷达预警 与电子对抗型卡 31。这些机种性能经受过长时间的考验,维护设备和备件相同或相似,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节约大量经费。从作战的角度看能很快形成完整的直升机作战能力(卡 29 可直接上两栖攻击舰,卡 31 可以快速形成舰队预警能力)。而西方国家出于政治原因几乎不可能有如此系列化的直升机可以出口中国。 再次,引进如此价格低廉的直升机对促进我国民用直升机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我国截止到 1998 年初仅仅有民用直升机 70 余架, 只有美国的 6.6%,俄罗斯的 2.1%,甚至连台湾省的一般都不到。在机种结构上轻型多,中型少,重型一架都没有。这种现状与国民经济的 发展形成了极大反差。卡式民用直升机价格低廉,技术上符合大多数 国家的标准。
  卡 32 的起重型和消防型是目前国际工程用直升机市场上 表现不错的机种之一。我国直升机工业主要是为军队服务的,大量生 产民用直升机可以作到以民养军,对于提高国家军事潜力,和改善我国民用直升机构成都是有益的选择。 卡式的仿制与改进 卡 27 系列毕竟在 20 年以前就投入使用,总体布局虽有特点,其大部分技术已不再先进。 俄罗斯在 80 年代末期也展开了卡 27M 和卡 27K 等改进型的研究,后因苏联解体,经费没有着落而被迫中止。我国改 9 进的重点应该是机载电子系统的升级,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代替原有晶 体管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加装发动机数字全权控制、1553B 总线、改善座舱环境(用多功能显示器代替其老旧的机械式仪表)等等使其适 应现代数字化的战场环境。

  现代化不是买来的,这是百年来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得出的结论。 引进卡式之后必须投入仿制和改进,形成本国自己的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系列。总装是飞行器制造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能使参与其中的工 程技术人员系统的掌握飞行器的制造技术,对提升起技术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这就是美国不愿意让 JSF 在其他国家总装的原因)。因此仿 制工作从一开始就应该围绕着总装这一关键环节展开,最大限度的获得转让技术并与俄方展开联合研制(比如关键的下旋翼处于上旋翼之 间流场问题有俄方帮助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对于机上其他分支系统,如浆毂、自动倾斜器、动态连接杆系等在初期可以从卡局直接 引进,而配套 TV3—117 系列发动机和减速器集成在俄罗斯直升机上是共用的,可以不通过卡局。对发动机,由于 TV3—117 系列油耗高,经济性差,最好可以加装数字全权控制,从长远打算也可以和俄放共同研制有着更高技术水平的新发动机,这比直 8F 项目直接引进加拿大的 PT6 好得多。在直升机结构上可以不做大的改动,以减少仿制难度,缩短仿制时间。

  改动主要是在非承力部位使用复合材料减轻重量,象卡 28 那样将加装外部固定油箱提高载油量。 在具体仿制步骤上应该首先与卡局建立合股公司。俄方以技术和少量套件入股,中方以资金、总装厂和其他配套硬件设施入股,中方 占控股地位。而后合股公司先向俄罗斯工厂进行委托加工,而后再逐步改进并立足国内进行生产。先生产卡 28,再逐步仿制或装配其他卡 系列直升机。最后我们具备独立的生产与科研体系之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开发新的型号,发展中国卡式系列。 战术应用 在拥有直升机航母之后,可将舰队根据有无大中型航母划分为两个状态。在有大型航母时,直升机航母充当辅助角色完成区域反潜和 搜索大中型航母上失事飞机飞行员的任务。在没有大中型航母时充当舰队的指挥中枢,并为编队提供反潜掩护和空情保障。

  参考国外,尤其是日本和苏联莫斯科级的经验 12 架反潜直升机完全可以满足区域反 潜的要求。此时直升机既可自行消灭敌潜艇,也可引导专职反潜舰消灭目标。与英国无敌级相比,4 架使用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卡 31 也可以 满足在关键时间对重点方向上低空来袭目标的警戒。预警直升机最大的价值在于为编队提供低空目标的数据,方便防空舰上导弹系统执行 预测预瞄任务。一旦敌人来袭飞机利用低空高速接近时敢于提升高度10 发起攻击(以 AGM84 为代表的西方反舰导弹均需要一定的发射高度, 通常在 100 到 150 米出实施低空发射),则立即引导防空导弹实施打击。 在执行非军事和准军事任务时,主要依靠直升机对大面积海区实 行搜索或进行救援。

  运用直升机进行搜索和救援效率不单纯使用水面 舰艇高的多,海盗袭击在直升机巡逻之下将无所遁形,恐怖组织对航 线的破坏作用将大大降低。这和正规作战相比虽然看起来是小打小闹 但是对于保障海上运输线畅通的意义则是非凡的。 中国发展直升机航母的时机、资金、技术均已经成熟。因此,以笔者个人愚见,由于超级大国在中国周边编制了新月形包围圈,而发展 固定翼航母时机不成熟时。抓紧时机发展直升机航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