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管理bp:强化粗饲料利用 降低养殖成本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9:3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生产 强化粗饲料利用 降低养殖成本30% 采禾秸秆发酵剂产品技术讲座 本报8月13日一版发表了《给养殖户传福音——一种新型生物饲料技术获准推广》一文,立刻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同编辑部联系,询问这种投资少、增效高、方便实用的采禾秸秆发酵剂产品的详细情况。为了彻底解决读者想了解的问题,方便养殖户使用该产品,现将本报记者对枣庄市采禾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先生(以下简称沈总)的采访资料刊登如下—— 讲座导读●采禾三大类秸秆发酵剂(青贮型、微贮型、添加型)的作用机理及优越性。●使用采禾秸秆发酵剂制作青秸秆发酵饲料、干秸秆发酵饲料的实际方法。 ●发酵饲料质量的检验及饲喂方法。●几种适合大、小养殖场及散养户的发酵饲料制作实例。●添加型产品的使用技术。 一、产品、结构、价值、机理 记者:沈总您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采禾秸秆发酵剂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沈总:采禾秸秆发酵剂是我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家、内蒙古畜科院畜牧养殖专家通过技术联合、共同攻关,历经4年的时间研制而成。它属于微生物制品,具有菌系搭配合理、活性高、酶系发达、稳定性好、耐贮存、安全环保等特点。其主要成分由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白地霉、木霉及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糖化酶等微生物活性物质组成。 记者:听说我们公司开发出了三种类型的采禾秸秆发酵剂,您能详细地介绍一下每一个产品类型的用途与价值吗? 沈总:公司根据农作物秸秆收获的季节性特点以及养殖户的不同饲养习惯,设计开发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1、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 用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调制秸秆青贮料,可以提高秸秆青贮成功率、保持更多营养不流失、秸秆饲料转化率可达95%,节约精料10%。奶牛每进食1吨采禾青贮料多产奶140公斤;肉牛每进食1吨采禾青贮料多增加体重4公斤(与不使用制剂青贮比较)。 2、采禾秸秆发酵剂(微贮型) 用采禾秸秆发酵剂(微贮型)调制的干秸秆饲料,改变了秸秆饲料的物理性状,改善了适口性,增加了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也提高了秸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等。奶牛食用这种饲料可延长产奶高峰期、提高日产奶量2~4公斤、提高乳汁率5%~10%;肉牛、肉羊食用这种饲料提高长肉率为14.8%~18%、提高长肉率为9%~20%,同时,减少脂肪沉淀,降低胆固醇,改善肉质。 3、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   用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调制的饲料,可调整动物肠道内菌系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提高动物免疫及抗应激能力;促进动物生长;减少脂肪沉积、降低胆固醇、提高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乳固体的含量等,更重要的是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可增强动物食欲,提高秸秆饲料采食量20%以上,提高秸秆腹内消化吸收率30%以上。 记者:您能不能进一步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三个产品的作用原理? 沈总:1、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的作用机理: (1)制剂中乳酸菌在繁殖过程中生成乳酸,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作用,使青贮饲料得以长期贮存,可长达1年~2年。(2)在青贮过程中,制剂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使青贮饲料带有明显的酸香、果香、醇香味,乳酸同时也软化了秸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品质,提高青贮饲料的适口性;微生物菌体增加了青贮饲料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3)制剂提供酵母菌等一方面可促进乳酸菌的快速繁殖,还可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家畜健康生长。(4)制剂中含有的各种酶可使青贮料中部分多糖水解成单糖,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保持和提高了青饲料的特性与养分。(5)添加采禾秸秆青贮剂另一优势在于可以扩大青贮的范围,把原来常规不能青贮的原料可以加以利用,如含糖量少、水分少的原料,通过加入青贮接种剂可以有利于窖温提高,有利于产酸,提高青贮成功率。 2、采禾秸秆发酵剂(微贮型)的作用机理 (1)木霉的纤维素酶制剂含有C1、CX、纤维素二糖酶及淀粉酶,能使秸秆饲料中部分纤维素水解成糖或转化成有机酸,同时也使纤维素分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支链变成了直链,长链变成了短链。(2)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从一方面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和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谷氨酸一起发生作用改善了粗饲料的适口性。(3)白地霉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菌体蛋白。(4)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在发酵过程中产了大量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糖化酶等促进饲料的消化与吸收。(5)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及其代谢物在消化过程中还能起到提供营养、防治疾病、促进生长的作用。 3、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的作用机理 (1)改善瘤胃的生产功能。外源活菌剂及各类外源酶使瘤胃中的总菌数和纤维素分解菌数成倍提高,从而增强了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降解为单糖,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为反刍家畜提供能量来源,同时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的合成提供充足的碳架,达到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的目的。(2)提供营养、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制剂中的微生物能产生促生长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能抑制其它病源菌,控制病害发生,达到预防和治疗作用。(3)改善畜产品的商品性能。制剂有防病治病能力,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大大降低,生产安全奶、安全肉。 记者:沈总,请您再谈一谈这三种产品在应用方面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好吗? 沈总: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主要用于秸秆青贮。在使用制剂时不改变农户的原有青贮工艺和饲养习惯,使用方法较简便,把青贮剂配制成菌液均匀地洒在青贮料中即可。我国的青贮季节一般从8月份开始到12月底结束。 采禾秸秆发酵剂(微贮型)主要用于干秸秆的发酵与贮存,是秸秆青贮的延续,主要目的有四个方面:一是改善秸秆饲料的适口性;二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三是对秸秆饲料进行了微生物处理以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四是解决粗饲料的长期贮存问题。 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用于没有经过任何方式处理的秸秆饲料上面,主要目的是提高秸秆饲料的采食量及动物对秸秆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还注重对动物所起到的促进生长、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保健作用。这种产品的使用方式极为简单,即在配制精料时按一定比例添加就行。很多用户在一些客观条件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适用青贮或微贮的处理方式,这时,采用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使用方式,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 二、秸秆青贮饲料的调制与应用 记者:沈总,请您详细讲述一下青贮秸秆的基本步骤好吗? 沈总:基本步骤如下:1、青贮原料的采收: (1)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收割,豆科牧草在开花期收割效果最好。(2)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青贮原料,应尽量争取提前收割,以保持秸秆的营养成分,同时又要考虑作物的收成。(3)玉米应在籽实腊熟期收获,此时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是青贮的最好原料。(4)高粱是良好的青贮原料,籽实接近成熟时将下部叶子摘下利用。(5)鲜地瓜秧在霜前收割,是良好的青贮原料。(6)其他青绿饲草、树叶、水生饲草等应在其最合适的时候采收,以保持其最高的营养成分。 2、青贮设施的清理准备: 根据青贮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青贮器具。 (1)青贮袋、沙缸等适用于小型散养户;(2)青贮窖、青贮池等适合于大型养殖场;青贮窖、青贮池在使用前应进行清理,去除脏土、剩余的原料等,对于泥土脱落的地方应予以修补。 3、采禾秸秆发酵剂复活: 根据青贮原料的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用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的量也有所不同。常规使用量为青贮原料的0.05%。根据青贮原料的量计算出使用青贮剂的量,用5倍以上的温水(30℃左右)复活1小时~2小时,然后根据青贮加水量配制成菌种溶液备用。 4、青贮补水量的确定: 以青贮原料含水率65%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例如:含水40%的玉米的秸秆在青贮时需加水(以一吨计),1000×65%~1000×40%=250千克,其余以此类推。如果新收获的青草(秸秆)含水量超过70%,应稍加晾晒或加入含水量少的干草粉等物质使其水分降到65%左右。 5、青贮原料的处理: 青贮前应将原料粉碎、切短。目的是:(1)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2)增加接种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3)使原料中的汁液充分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提高青贮的质量。原料切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一般来讲:含水量大的青绿原料可以切的长些,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含水量小的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一般青贮料切的长度在2厘米~5厘米。对于养牛羊的青贮料使用陕西辰烁环保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揉搓粉碎机效果最好,它能将农作物秸秆通过揉搓加工成草丝状,最大限度地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 6、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接种: 对于小型养殖场(即小规模青贮),可以采用混合拌匀接种法;大规模青贮采用分层接种法,即在青贮料装添进青贮窖时,每30厘米为一层,压实后均匀地喷洒上采禾秸秆发酵剂,然后压实,以此类推直至装满。 7、青贮原料的装填: 青贮料的装填原则是,一要迅速,二要压实。避免青贮料在装满密封前腐败变质。即使大规模青贮也要在两天之内装完。青贮料压得越实越好,大型窖用机械的方式压实,不到的地方要用人工踩实。用塑料袋装青贮应避免将塑料袋损坏。 8、青贮容器的密封: 青贮料添装满后应立即密封,小型袋装青贮用绳子扎紧袋口即可;砂缸等小型容器青贮用塑料膜将上口盖严密封,不漏气即可;大型青贮窖青贮,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后上覆一层苇席、草垫等物,再用土盖实即可。 9、青贮成熟: 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营养成分配比青贮的成熟时间不同;一般地讲,含糖量高容易青贮的原料青贮时间要短些,一般在30天左右;质地坚硬不容易青贮的原料青贮时间要长些,一般在 30天到3个月不等。 记者:鉴定青贮饲料的质量有没有快速简捷的方法?您能详细地讲解一下吗? 沈总:这种方法是有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样: 对于小规模青贮可直接打开青贮袋(缸)在料面以下10厘米左右取样进行鉴定;大规模青贮取样要力求均匀:(1)采样部位规定:以青贮窖中心为圆心,以该圆心画圆,要求圆周边离窖池边距离约30厘米~50厘米,然后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与圆心上取样,每层有5个取样点,取样时用锐利的刀具切取约20厘米见方的样块,忌随意掏取。(2)取样时两层间隔不能少于10厘米。(3)取样后应立即覆盖,以免空气进入造成腐败。 2.青贮饲料感官鉴定: 即靠看、摸、嗅等来判断青贮饲料的质量状况。 (1)颜色: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的颜色应该呈现青绿色、黄绿色,基本接近青贮前原料的颜色;中等质量的青贮饲料的颜色呈现黄褐色、暗绿色;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的颜色呈现黑色、暗色、墨绿色,与青贮前原料的颜色相差很大,这种青贮料不能用来饲喂牲畜。(2)气味: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具有明显的酸香味、醇香味、果香味,给人以非常舒服的感觉;品质中等的青贮饲料酸香味不明显,具有特别强烈的醋酸味;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具有强烈的腐臭味,不能用以饲喂任何牲畜。(3)手感: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压得很实,但拿在手里却很松散,质地柔软而湿润;品质不好的青贮饲料粘成一团,像烂泥一样,或者质地松散而干燥、粗硬,物理性状改变很少。 记者:在青贮料饲喂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沈总:青贮饲料的饲喂要注意三点:1、开窖: 待青贮饲料成熟后,即可开窖饲喂。饲喂前应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的或实验室的鉴定,确保青贮饲料没有腐烂变质,对于品质低劣或污染严重的青贮饲料应弃之不用。开窖取完料后应立即把窖口密封好,以免空气进入发生二次发酵,使青贮料霉变。 2、饲喂: 应根据畜禽的生活习性,不同生长周期,掌握好青贮饲料的使用量,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确保能够达到畜禽的营养要求。在开始时要少喂,逐渐习惯,对于开始不愿意吃青贮饲料的畜禽要进行诱食,即开始少量的青贮饲料加入到常规饲料中,然后逐渐增加,直到习以为常。青贮饲料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只要饲喂得当合理,一段时间后畜禽会习惯的,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3.饲喂量: 根据不同畜禽的生理特性、青贮饲料的成分不同饲喂量有所不同,一般青贮饲料的添加使用量见下表(仅供参考):   家畜名称              饲喂量(千克)   产奶的成年母牛 每日每100千克体重 2.5~3千克   小母牛     每日每100千克体重 1.25~1.5千克   公牛      每日每100千克体重 0.75~1千克   育肥牛     每日每100千克体重 2~2.5千克   母马、休闲马  每匹每日      10~15千克   育肥羊     每只每日      1.5~2.5千克 记者:沈总,关于青贮饲料的制作我们已经谈了很多,请您概括一下全过程的注意事项好吗? 沈总: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贮原料要有一定的含糖量,含糖越高越易于青贮。2、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75%。3、青贮最适温度控制在19℃~37℃,温度过高容易腐败,温度过低不宜于微生物繁殖。4、配制好的菌液应在当天用完,青贮料最好在当天装填结束,同时要压实,排净空气,密封好。5、取料时用多少取多少,取后立即密封青贮窖。6、青贮料在饲喂时要本着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青贮饲料的饲喂量。7、青贮饲料虽然保持了青饲料原有的营养成分,同时营养成分也有所增加,但仍存在营养不全的问题,不能完全饲喂青贮饲料,应根据动物的营养标准配合其他精饲料,做到营养全面均衡,才能收到较好的饲养效果。 记者:沈总,您能给我们举几个不同类型的青贮实例吗? 沈总:1、袋装青贮: 袋装青贮适合于小型养殖场、散养户,它非常方便实用,投资小、见效快,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青贮技术。 (1)青贮袋准备:选择厚度为12丝以上的塑料筒料,双幅宽度为1米,截取长度3米左右,用金属条加热后密封一头(或用绳子扎死一头),备用。每条塑料袋可装青贮料100公斤~200公斤左右,塑料袋的数量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要有30条~50条周转使用。(2)青贮原料准备:选择籽实处于腊熟期的玉米秸秆或其他饲草,水分含量在70%左右,按青贮原料量的0.05%称取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加5倍以上的30℃左右的温水复活1小时~2小时,备用。(3)青贮原料的粉碎:为了避免坚硬的秸秆扎破塑料袋,最好用秸秆揉搓粉碎机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将秸秆做成草丝状,既增加了菌种和秸秆的接触面积,同时又使秸秆中的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地溢出,增加了菌种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4)青贮原料的装填:将秸秆和青贮接种剂充分混合均匀,装入青贮袋中,边装边压实,切忌用人站入袋内踩实,以免把塑料袋损坏。原料添实后压紧排除袋内空气,用绳子扎紧袋口即可。(5)青贮:装满袋的青贮料就地青贮发酵,不要移动,存放地要高于周边地面,避免水泡,同时避免重压以保护青贮袋,避免阳光曝晒和雨淋,避免鼠咬和人为破坏,根据原料不同一般青贮30天后可开袋,经鉴定合格后可进行饲喂。(6)饲喂:饲喂参考量见上面理论部分,用多少,取多少,取后及时密封。 2、地面堆积青贮: 地面堆积青贮无需建造青贮设备,是最经济、最简易、最实用的青贮形式,其规模可大可小,根据养殖使用规模而定。适用于所有形式的青贮。 (1)青贮地面的选择:地面堆积青贮应选择地面较高,地基实在平整,排水容易不易积水而且靠近饲养场地的地方,最好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塑料膜。(2)原料预处理:农作物秸秆收割后,经切碎或揉搓成丝,这些做工最好在青贮现场完成。如果青贮原料含水量大可稍加晾晒使其水分达到要求(70%左右)。(3)青贮发酵液的制备:按青贮量0.05%的比例称取青贮发酵剂,用30℃温水复活1小时~2小时备用。(4)青贮:将打碎的青贮原料和青贮发酵剂拌和均匀,堆积的大小依青贮料的多少不同,以高度在1米~2米,宽度在2米~3米为宜,长度根据料的多少而定。堆好后用机械压实或人工踩实,用塑料膜密封,密封时注意不要将塑料膜扯坏,塑料膜与地面接触的地方用泥土压实密封。青贮过程中青贮料要下沉,注意要每天拉紧塑料膜。塑料膜上可以用草毡等物品覆盖以防暴晒。(5)管理与取料:要经常检查四周塑料膜与地面的接合处的泥土是否流失,要及时压土保证青贮料的密封状态,防止老鼠等挖洞。这样青贮约30天后即可使用,根据饲用量用从青贮料的一头取料,用多少取多少,取后即时密封。 3、秸秆饲草加工的打捆青贮: 此方法适用于秸秆饲草的产业化加工。整个青贮操作过程基本同于地面堆积青贮法,只是这种方法要将农作物秸秆用秸秆揉搓粉碎机处理成草丝,加上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拌合均匀后,采用专业的饲草打捆机将秸秆饲草按照一定的规格打成非常紧的捆状,然后装入专用的涂塑编织袋等容器中进行青贮发酵,或者将打捆后的青贮料直接堆积发酵后再装入专用包装袋中,最后进行贮存运输到饲草需要地点。 此种方法堆积的青贮料不宜过大,一般标准料堆的规格为:长×宽×高=30×4×2米。青贮料的单捆重量不宜过大,一般为:50公斤~75公斤,最大不超过100公斤,否则不易搬运。 4、大规模养殖场的大型青贮: 此青贮方法适合于大型养殖场需长时间贮存青绿多汁饲料,以便在寒冷的冬季或在缺少青绿饲料时提供给动物青绿饲料,保持动物营养的均衡;用这种青贮方法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大量的青绿饲料,是解决饲草不足、饲草季节性缺乏的最好方法之一。 (1)青贮原料准备:选择籽实处于腊熟期的玉米秸秆或其他饲草,水分含量在70%左右,按青贮原料量的0.05%称取采禾秸秆发酵剂(青贮型),加5倍以上的30℃左右的温水复活1小时~2小时,备用。(2)青贮窖的建造:选择地势较高,远离污染源、靠近养畜圈舍附近的开阔地带,建造青贮窖。青贮窖以砖混结构为主,内壁用水泥抹平,最好覆一层防腐材料以避免青贮过程产生的酸对青贮窖的腐蚀,延长青贮窖的使用时间。青贮窖的尺寸要以青贮的原料的总量或饲养规模而定,一般宽度在12米~20米,深度不大于4米为准,长度一般每隔4米左右要有一个留门的横隔,将一个大的青贮窖隔成数个小单元。(3)青贮原料处理:将秸秆粉碎机放到离青贮窖比较近的地方,以便能将青贮原料直接通过粉碎放入到青贮窖内。采用分层喷洒青贮接种剂的方法,每30厘米左右为一层,青贮料够30厘米时,均匀地将青贮接种剂喷洒到青贮料面上,然后采用拖拉机压实,不到的地方用人工的方法踩实,以此类推,直至青贮料高出青贮窖40厘米~50厘米。(4)用塑料膜密封青贮窖,应将窖沿也用塑料膜盖住,以免雨水淋入。塑料膜上用草毡等物覆盖,然后用土压实。(5)在常温下青贮20天~30天即可取料饲喂,取料时从窖的一头开始,用多少取多少,取后立即用塑料膜密封青贮窖,这样可以长时间使用,不会变质。(6)饲喂:参照理论部分。 5、特殊青贮: 在这里主要是指秸秆或饲草收获时含水量低于青贮所要求的含水量,这就要增加青贮料的含水量,同时由于秸秆在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减少,部分成分已经木质化,要用特殊的方法进行青贮。这里提供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不易青贮的豆科牧草等的青贮,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青贮的范围,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空间。 (1)青贮容器选择:可以选青贮袋、青贮池、地面青贮、大型青贮窖等青贮设备中的任一种。(2)青贮原料:收获粮食以后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一般在40%~50%,由于含水量比较低,营养成分不够充分,原料在粉碎时要细一些,一般不超过2厘米,以便在青贮时便于压实,排净空气,同时增加物料和菌种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贮成功率。(3)按原料量的0.05%称取秸秆发酵剂(青贮型),按要求复活备用,加水量按青贮含水70%计,设定秸秆含水量为50%,所差水分用下式计算:青贮秸秆的总量×(70%~50%),将秸秆发酵剂与所需水混合,青贮量大采用分层喷洒加水法,青贮料少采用拌匀混合加水法,青贮料的装填同常规青贮。(4)为了提高青贮成功率,在低水分青贮时可以添加0.5%~1%的麸皮或玉米粉,以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加速青贮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5)其它方面同与一般青贮。 三、秸秆微贮饲料的调制与应用 记者:沈总,您再给我们综合地谈一谈秸秆微贮的一些基本知识好吗? 沈总:秸秆微贮除了目的与机理与青贮有不同之处以外,在其它方面却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 (一)微贮料(发酵料)的选择: 根据当地资源状况,选择新鲜没有霉变的玉米秸、地瓜秧、花生秧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各种种植饲草等都可以作为发酵的原料,只是不同的秸秆、饲草等所含的成分不同,饲喂动物的对象也有所不同。一般干秸秆发酵,秸秆原料要进行细粉(粉碎粒度以过2毫米筛子为准),以增加菌种和秸秆粉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发酵的成功。 (二)发酵器具的选择: 塑料袋、砂缸、平整的水泥地面、水泥池、地窖等都可以作为发酵器具使用,发酵器具的选择要根据发酵规模、自身的实际情况等而定。一般以发酵池效果较好,发酵池一般要选在地势高、排水容易、土质坚硬,离畜舍近的地方。家用发酵池,一般选用高2.5米,宽3米,长4米~6米的水泥池为宜,这种规格的发酵池两个交替使用可以养猪约500头左右。大型养殖场可以建1000立方米~2000立方米的大池,最好同时建两个以上,以便交替使用。 (三)发酵方法: 1、发酵原料的准备:秸秆粉(要求无霉变、最好是当年收获的新鲜秸秆)、玉米粉、麸皮、豆饼粉(反刍类动物使用的发酵料可以不加上述原料)、新鲜的饮用水、采禾秸秆发酵剂、白糖、食盐等。 2、发酵设施的准备:根据发酵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发酵器具。(1)发酵袋、砂缸等适用于小型散养户;(2)发酵窖、发酵池等适合于大中型养殖场;发酵窖、发酵池在使用前应进行清理,去除脏土、剩余的原料等,对于泥土脱落的地方应予以修补。 3、采禾秸秆发酵剂复活:根据发酵原料状况的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用采禾秸秆发酵剂的量也有所不同。常规使用量为发酵原料的0.05%。根据发酵原料的量计算出使用发酵剂的量,用5倍以上的温水(30℃左右)复活1小时~2小时,然后根据发酵加水量配制成菌种溶液备用。 4、发酵加水量的确定:以发酵原料含水率70%左右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一般加水量为秸秆重量的1倍~2倍。秸秆粉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指缝不滴水,松手即散为宜。 5、发酵原料的处理:发酵前应将原料粉碎。目的是:(1)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2)增加发酵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原料粉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一般来讲: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 6、采禾秸秆发酵剂接种:对于小型养殖场(即小规模发酵),可以采用混合拌匀接种法;大规模发酵采用分层接种法,即在发酵料装添进窖时,每30厘米为一层,压实后均匀地喷洒上采禾秸秆发酵剂,然后压实,以此类推直至装满。 7、发酵原料的装填:发酵料的装填原则是,一要迅速,二要压实。避免发酵料在装满密封前腐败变质。即使大规模发酵也要在两天之内装完。发酵料压得越实越好,大型窖用机械的方式压实,不到的地方要用人工踩实。用塑料袋装发酵应避免将塑料袋损坏。 8、发酵容器的密封:发酵料添装满后应立即密封,小型袋装发酵用绳子扎紧袋口即可;砂缸等小型容器发酵用塑料膜将上口盖严密封,不漏气即可;大型发酵池发酵,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后上覆一层苇席、草垫等物,再用土盖实即可。 9、发酵: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一般发酵温度控制在10℃~30℃。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营养成分配比发酵的成熟时间不同;一般地讲,发酵温度高,发酵周期可以短些,7天左右,发酵温度低,发酵周期长些,10天左右,发酵温度低于10℃要考虑保温措施。 10、发酵成熟:到了发酵时间后,打开发酵容器,取出少量发酵饲料,发现有明显的酸香、果香、醇香或酒香味,即视为发酵成熟可以取料饲喂。取料时要用多少取多少,取后立即密封容器。 (四)质量鉴定1、看 优质秸秆生物饲料色泽均匀,玉米秸、麦秸呈金黄或褐色。 2、嗅 优质秸秆生物饲料具有醇香味和果香味,并具有微酸味。若有强酸味,表明醋酸较多,这是由于水分过多和高温发酵造成;若有腐臭味、发霉味则不能饲喂,这是由于压实程度不够和密封不严,是有害微生物污染造成的。 3、手感 优质秸秆生物饲料拿到手里感到很松散,且质地柔软湿润。若拿到手里发粘,或者粘在一块,说明秸秆生物饲料开始霉烂;有的虽然松散,但干燥粗硬,也属于不良饲料,多为水分偏低所致。 (五)饲喂指导: 发酵秸秆饲料不是全营养饲料,饲喂时不能全部用秸秆发酵饲料,应加入其他的提供营养的精饲料,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秸干发酵饲料的添加饲喂量见表(仅供参考):   家畜种类 喂量(公斤/日湿计) 家畜种类 适宜喂量(日粮的%干计)   产乳牛  15~20        种公猪    15%~25%   肉牛   10~20        母猪空怀期  40%~60%   役牛   10~20     育肥猪20公斤~35公斤 10%~15%   羊    1~3      育肥猪35公斤~60公斤 15%~25%   马、驴  5~10     育肥猪60公斤~90公斤 20%~30% (六)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菌液应在当天用完,防止隔夜失效,造成浪费。(2)喷洒菌液要均匀,装料时要充分压实,排净空气,并且密封好,不漏气。(3)发酵料水分要保持在65%~70%左右,发酵料以手握成团,指缝不滴水,松手即散为宜。(4)用料时用多少取多少,取完后用塑料膜密封。(5)对于发酵失败,腐烂变质的秸秆发酵饲料应弃之不用。(6)发酵的秸秆粉饲喂牲畜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的方法。(7)发酵用的秸秆等原料应新鲜没有霉变现象。 (七)使用功效: 改善秸秆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速度20%~40%、提高采食量20%~40%;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粗蛋白提高到11%~14%;粗脂肪提高到3%~4%;有机酸提高10倍以上;各类消化酶增加4倍~5倍,饲料转化率提高30%以上;调节肠道菌系平衡,抗腹泻率可达70%;产奶量可增加3%~5%,乳脂率提高5~10%,肉牛(羊)日增重提高10%~20%;玉米秸秆利用率可达60%~80%。 (八)秸秆发酵实例:1、存栏1000头猪的中型养殖场的发酵实例: (1)、原料:采用含粗纤维较少的地瓜秧、花生秧、玉米秸秆等,要求新鲜没有霉烂变质,玉米粉、豆粕粉、麸皮粉,新鲜的饮用水,采禾秸秆发酵剂等。(2)发酵池建造:采用水泥池发酵,根据规模情况发酵池建造尺寸为:3×4×2.5=30立方米,同时建四个循环使用,水泥池内壁要平整,水泥池上要建造简易棚子以防雨淋。(3)原料处理:选上述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秸秆粉要过2毫米筛子,玉米粉、豆粕粉、麸皮等要过1.5毫米的筛子。(4)菌种复活:将采禾秸秆发酵剂加入到4倍~5倍的温水(30℃左右)中,搅拌均匀,放置1小时~2小时进行活化,然后根据发酵用水的量配成菌液备用。(5)原料配方:秸秆粉一种或三种的混合物,如果用三种的混合,比例为:玉米秸秆粉50%、地瓜秧20%、花生秧30%,玉米粉、麸皮粉、豆粕粉各占秸秆粉总量的5%。按上述30立方米的发酵池可以发酵秆的秸秆粉6吨左右,每池的配料为:玉米粉300公斤、麸皮粉300公斤、豆粕粉300公斤,共计:6900公斤,加水量为原料量的1.5倍~2倍,即:10350公斤~13800公斤,采禾秸秆发酵剂为原料量的0.1%,即为6公斤。(6)混合拌料:采用人工拌合法,即将秸秆粉、玉米粉、豆粕粉、麸皮混合均匀,在拌合过程中加入菌液,秸秆粉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指缝不滴水,松手即散为宜。(7)发酵:将拌均匀的秸秆粉装入发酵容器中,边装边压实,直到装满,最后赶净上层空气,密封上口,使发酵料避免和空气接触。最适合的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在7天左右。 2、存栏200头肉牛的养殖场发酵实例: (1)原料:选用玉米秸、豆秸、麦草等当地易取得的秸秆原料。不能霉烂变质,采禾秸秆发酵剂(反刍型),新鲜饮用水。(2)发酵池建造:200头牛,按每头每天需秸秆发酵饲料15公斤计算,每天需秸秆饲料3000公斤,发酵周期按10天计算。发酵池的建造尺寸为:6×4×2.5=60立方米,同时建四个循环使用。(3)原料处理:选上述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秸秆粉碎长度在2~5厘米。(4)菌种复活:将采禾秸秆发酵剂加入到4倍~5倍的温水(30℃左右)中,搅拌均匀,放置1小时~2小时进行活化,然后根据发酵用水的量配成菌液备用。(5)配方:按上述60立方米发酵池可以发酵的秸秆粉12吨左右,每池的配料为:加水量为原料量的1.5倍~2倍,即:18000公斤~24000公斤,采禾秸秆发酵剂为原料量的0.05%,即为6公斤。(6)装窖:先将发酵窖底铺放一层30厘米厚的秸秆粉,再将配制好的菌液按比例洒在秸秆粉上,用脚踩实,层层如此,反复几次直到高出窖口40~50厘米,喷洒菌液要均匀一致,发酵料要充分压实,排尽空气,并且密封好,不漏气。(7)发酵: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后上覆一层苇席、草垫等物,再用土盖实即可。最适合的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在7天左右。 四、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使用技术 记者:最后请您把采禾秸秆发酵剂(添加型)的使用技术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沈总:好的。这种产品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它的使用途径是与精粮混合。效果的大小与使用量和坚持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1、产乳奶牛:按每头每天50克给料,应激情况可以扩大到80克~120克;2、奶牛干奶期:按每头每天30克~50克给料;3、肉牛:按每100公斤体重给料2克计算; 4、肉羊:饲料的0.1%给料;5、使用方法:和精粮拌匀按常规方法分次饲喂; 6、制作生物预混料的方法:制作1%、2%、5%、10%的预混料分别需要加入采禾秸秆发酵剂100公斤、50公斤、20公斤、10公斤;做全价配合饲料每吨需加采禾秸秆发酵剂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