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冒犯:落实“三维”目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19:29:42
落实“三维”目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赖建国 发布时间: 2009-7-2 10:35:02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评价要全面落实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要重视物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还应重视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是物理教学坚定不移的任务,三维培养目标就是科学本身的特征在科学教育中的反映。不如此,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    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向作了指导性的诠释: 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互相联系,在教学中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常作思考,也略有感悟。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把握“三维”目标,体现“新课标”理念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物理课的关键。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全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只有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三维目标的课堂。这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物理课程的人文性、实践性,让学习成为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而非传统教育中所强调的接受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让其在掌握学法的同时掌握知识,例如:在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传授、学生记忆结论的方式。现在我们将红蜡烛的运动过程用电脑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对红蜡烛运动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红蜡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信息和规律的呈现方式,大受学生欢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学习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再例如在设计“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课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平抛运动规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创设一个平抛运动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讨论→初步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结论→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成果→得到平抛运动规律的结论→课堂讲练→课后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强化了物理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样,学生情感目标是在物理知识、物理技能的实践过程中达成的,其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是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方法的形成过程,情感体验的过程。“三维”目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实现。
二、整合“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关键,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纽带,着眼于物理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生产、生活和科学活动中经常修习的内在涵养;是人们在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要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促成一种涵养水平的达成,则需整合“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知识与技能”需要传授、感知与实践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实践与体验来达成。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实践、体验,再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
课堂教学中,笔者在高三理科基础复习讲到“摩擦力”时,让学生复习讨论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摩擦力产生条件;(2)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断;(3)如何区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并让学生讨论后分析回答问题。(意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如果没有摩擦,这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们能走路、骑车、提东西吗?为什么?因为是涉及到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学生反映激烈,纷纷发表意见,气氛热烈。此时随即抛出问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摩擦,如人走路,人受摩擦力方向如何?学生均错误地认为人向前运动所以受摩擦力方向向后,我提出问题:人走路时,鞋与地面有没有相对滑动?并在讲台上进行走路演示,鞋与地面并没有相对滑动,那么什么力促使人能往前走?学生回答:是摩擦力。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摩擦力的概念判断这是静摩擦力呢还是滑动摩擦力?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是静摩擦力,既然是静摩擦力促使人往前走,那么静摩擦力方向向哪个方向?并让学生站起来走动实验,学生此时才恍然大悟:静摩擦力方向向前。在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加深对摩擦力理解之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l、试举例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摩擦力有关的,属于哪种摩擦力,并判断它的方向?2、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和减小它们?试分析你骑自行车在加速行驶和减速滑行时,前轮和后轮受到路面所给的摩擦力的方向。在举例子时,可谓是精彩纷呈,学生在汇报时说:在拿起衣服准备更衣时、握住筷子准备就餐时、用工具固定仪器时……,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都有摩擦力。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摩擦力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简直不能设想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他们经过日常生活仔细观察后的所悟所得。(意在达成“过程和情感”目标)一个贯穿摩擦力的问题,借讨论、分析、实践之途径便解决了,学生在自然讨论与探究过程中集中精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对摩擦力的理解有了更深更透的认识,效果更强于老师的铺陈讲解。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某一学习项目整合多种学习方式,生成学习任务,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外,还体验了学习内容中隐含的物理学习方法,真正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三、落实“三维”目标,实行有效课堂教学
落实三维目标,实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常规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知识和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进步,使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亲历学习过程和加强情感体验是使三维目标达成统一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鼓励、指引下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这段话深刻切中目前基础科学教育的要害。在物理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远胜于让他们直接知道答案。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三个维度中情感与价值观的描述之一也是:“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例如:在自由落体这节课中,笔者提出探究课题:如何测量人的反映时间。事先请一位学生来到讲台上,笔者握住一把小尺子的上端,要求学生的手放在尺的下端零刻度处待命,并提出当学生看到笔者的手松开时,迅速握住尺子,但该生很紧张,当我放手后他反应不过来所以没有握住。众生大笑,并对那位同学没有握住而产生了疑问,所以同桌之间拿起小尺子跃跃欲试。此时,笔者提出探究问题:1、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否运用本节所学知识测定一下你的反应时间? 2、会根据课题,自主设计方案;3、能发表自己对设计方案的见解;4、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然后进行观察与实验:(1)实验开始,笔者及时了解动态、进展,必要时进行指导、点拨。(2)若已完成,小组商量能否用其他方案验证。其次是检验与评价:学生汇报,评价;最后由笔者进行总结。并建议学生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将自己的尺子改造成“反应时间尺”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上面情境的创设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体现了学生主动、乐于交流合作、敢于质疑和坚持观点、有创造的意识、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的大脑里马上产生了兴奋剂,思维被迅速地激活起来,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讨论测量反映时间的不同方案,学生互相质疑,发现许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既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学习内容;又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生生之间真诚地分享彼此的真情实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得到了落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有意识地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是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我相信以上几点措施,能够更好的落实“三维”目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
《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物理教学》,赵凯华,物理教学探讨,2003年第一期
阅读全文: 94 评论: 2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