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之惑剃度为尼:任兴洲: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相关制度与政策问题的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5:04:52

任兴洲: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相关制度与政策问题的认识

分类: 'CMRC中国经济观察"快报 2011-11-04 10:55

(摘自CMRC中国经济观察27次报告会快报)

    任兴洲所长从相关制度与政策的角度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首先讲述了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变化历程,然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相关课题组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最后提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制度和政策问题。

    首先,任兴洲所长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历程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并简单介绍了多样化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从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商品化的构想,住房制度改革已进入试点探索阶段。但是,通常所指的住房制度真正全面的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的。1998年国务院23号文标志着我国进入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保障阶段。之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是2003年国务院18号文,重点提出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这就意味着中低收入以上的人群都要通过普通商品房解决住房需求问题,我国住房保障面缩小。

    在2007年经济高速增长房价大幅度上涨供需矛盾加大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景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24号文(2007年)与131号文(2008年),提出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深化住房保障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主要形式的保障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最近,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201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这标志着住房保障建设进入一个集中快速发展阶段。在谈到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时,任所长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另一类则是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房等。

    然后任所长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一是保障房住房建设总规模现在很大。住建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安居工程1630万套,包括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100万套,投入使用800-900万套。2011-2015年保障房建设任务相当繁重,特别是2011年占十二五期间27.8%,今年暴露很多问题就是由于在一年期间保障房任务急速提升。

    二是从区域结构来看,西部地区建设任务大约占44%,东部地区占30%,中部占25.7%。西部地区保障面大、保障任务重,但是其财力偿还能力弱,这就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矛盾。即便是中央政府给西部的相对投资比较多,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正是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区域性需求和财政能力支付负担的问题。房价上涨相对较快的东部保障房建设任务也相对集中,比如广东、福建的房价上涨速度非常快,使得更多人买不起房,中低收入者都集中到保障房的需求中去了。

    三是保障房供应结构发生变化,除廉租房制度外,各地经济适用住房供给比例有缩小趋势,对中等偏下以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今年1000万套建设任务中,廉租房160万套,公租房22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200万套,棚户区改造420万套。公共租赁房占今年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22%左右,但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仍有问题,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逐步使它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会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与问题。

    在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情况下,各地在保障房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积极探索,千方百计完成今年任务。在资金筹措方面有很多做法,比如搭建政府融资平台来吸收社会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使用这种方法比较多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在探索制度创新方面,黄石、重庆都有一些融资平台、保障房建设的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保障房可持续运转,把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激活存量、拓宽保障房渠道,探索所谓共有产权模式等等。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资金缺口明显,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地方反映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面临地方土地指标的限制、土地收储和拆迁成本不断加大、公租房土地供应办法尚不明确及保障房前期审批时间长、落地难等问题;保障房的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不完善,主要是对建成后的公有住房的管理,从制度、原则、程序、人员、资金保障等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安排。

    任兴洲所长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第一、住房保障体系整体思路目标整体设计需要进一步的清晰和完善。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变化历程看出,1998年到现在住房保障体系是在不断变化摇摆的,需要顶层设计。第二、住房保障需要通过一定法律法规形式予以保障落实和实施。第三、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住房保障上的财权和事权关系,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资金投入。第四、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的社会资金参政策需要突破,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资金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筹集,或者尝试将公积金、养老金、人寿保险引入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第五、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途径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模式。第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保障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第七、加快建立和完善为住房保障科学决策、公平合理分配、科学有效管理依据的信息系统,增强住房保障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