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店长管理培训班:里约热内卢散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8 17:33:35

里约热内卢散记

(2011-12-24 07:50:16) 转载 

                            

 

                              里约热内卢散记 

 

 

 

1.飞向里约热内卢

    在沉睡的机舱里,昏蒙的阅读灯下,我捧着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尽量深入到小说情节,打发着漫长难耐的时光。突然有人掀开了舷窗,白亮亮的日光在瞬间瀑布般涌了进来。这才发现,窗外已是黎明,太阳正在露出地平线。云海茫茫,霞光万丈,像是华丽无边的盖头,遮盖着机翼下面广袤而神秘的巴西。

    飞机继续下滑,云层越来越薄,最终,绿色的大地在机翼下猛然摊开。地面是阴沉的,瓜纳巴拉湾在远方闪闪发光。近处的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房子,填充在棋盘般的道路的网格里。哦,巴西,里约热内卢,经过20多小时的飞行,我终于来了。

 

                           飞机降落时抓拍的里约热内卢一角

 

               

 

2.里约海滨,比基尼美女的天堂

 

    出圣杜蒙特机场,暖热气流扑面而来。

    这里的季节正是春暮夏初,虽然还在早晨8点多钟,气温已经在二十八度上下,车里已经开了冷气。很奇妙,国内正在被入冬以来的又一次寒潮席卷,北方正在大范围地降雪。然而此时,我却在地球的背面,在里约热内卢,感受这个南美城市在圣诞节前夕的火热与激情。

    有人说,里约集上海外滩、黄山峰峦和三亚海滨于一体,是南半球最美丽的城市。奔驰商务车在弗拉门戈海滨大道疾驰,里约城沿着曲折的海岸线铺陈开来。一道道沙滩,像是镶嵌在城市腰身的银边。绿色的植物,白色的沙滩、蓝色的海水,成为城市边缘的三原色。海边最著名的山是弗拉门戈海滩对面的面包山。当然,这个“面包”是法式的,呈羊角状,是我在国外天天早晨都喜欢涂了黄油吃的那种硬脆的咸面包。 "面包"小半截插入水中,大半截崛起在水面。到机场接我们的陈小姐介绍,这座孤零零、光秃秃的石头山,虽然海拔只有400米,却是里约登高鸟瞰的第一景点,是里约的地标之一。

 

                          

                 海滨大道上到处都有这样的亭子,专卖饮料之类

 

    随着太阳的升起,人们的活动似乎正在向沙滩集中。放眼望去,新月形的海滩上,遍地是鲜艳夺目的太阳伞,到处是晒太阳的近乎赤裸的男人和比基尼美女。这时,我才蓦然发现,在这里,圣诞节与比基尼,居然可以同时登场。

    在巴西,人们显得慵懒,自由散漫,节奏特别的慢。但是开车却不,他们比什么地方都快,包括我们这辆车。在一闪而过的瞬间,隔着车窗,我依然举起照相机,对准海滩,对准路边,竭力要抓住那些苗条、优美而半裸的影子。

 

 

 

  

    海滩是里约的骄傲,是里约人的天堂。他们可以没有工作,但不能没有海滩。如果三天不到海滩晒太阳,他们会变得浑身不适,心情烦躁,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里约的72个海滩,据说长近百公里,沙质白、细、净、厚,差不多都可以和国内最负盛名的海滩相媲美。尤其是,这里的海滩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无论贫富,无论尊卑贵贱,无论种族肤色,在海滩上可以找到同样的快乐,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平等。海滩上还星罗棋布着无数的五人制足球场、沙滩排球场,肤色各异的男女老少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也许,贝利、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们,其足球生涯,就是在沙滩上开始起步的。

 

                

                             里约街头到处可见美丽而阳光的女孩

 

 

   滩上的比基尼美女,无疑是里约一道最扯眼球的风景,是摄影师的天堂。尤其是弗拉门戈,这世界上最有名的海滩。我曾经感叹巴黎街头的美女如云,但是在这里,沙滩上,在路边,我即使不下车,也可以随时看见许多窈窕的身材和美丽的面孔。沙滩上自不待言,就是路边许多匆匆而过的当地女人,也都是比基尼打扮。离海滩这么近,她们时刻准备着,一高兴就直奔大海。

 

              

                        这张照片是隔着车窗偷拍的,从正面看她们更加漂亮

 

              

                       很有艳福的这个小伙子,样子是不是有点像奥巴马啊

 

        样的激情场面,在里约经常可见。只是拍惊扰人家,远远地吊了一张照片,效果一般般

 

    

    据说,海滩上偶尔还可以看到上半身全裸的美女。其实,理论上讲,即使在里约,这也是违法的。2001年,曾经有一位女士在沙滩全裸上半身晒太阳而被捕。不过,当时引发了巨大的抗议浪潮,里约海滩一度挤满了赤裸上身的女士。面对尴尬,警察当局只好取消起诉,默认美女们骄傲地裸露自己的权利,于是,里约的海滩就变得更加火爆。

    阳光、沙滩、足球和桑巴舞,是巴西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他们常常骄傲地说,上帝用7天时间创造了世界,而用一天时间创造了里约。

 

             

                                 里约的地标之一面包山

 

3.里约的名字叫“一月之河”

 

 

    路边一座尖锐的四方体纪念碑吸引了我们。

    陈小姐说,这就是里约的建城纪念碑。

    1502年1月1日,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发现了瓜纳巴拉湾。当他的船队进入海湾时,见这里狭窄而水深,误认为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所以就称该处为Rio de Janeiro,即"一月之河",汉语译音为里约热内卢。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海上两强葡萄牙和西班牙迅速进入美洲。他们因为贪婪而争夺。梵蒂冈教廷为了防止这两个天主教国家之间的冲突,遂调停他们在西班牙托尔德西利亚斯签订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虚拟了一条沿着子午线划定的分界线,线东归葡萄牙,西归西班牙。于是,葡萄牙逐渐将现在巴西的这一片辽阔的土地据为己有。但是,法国对巴西也垂涎三尺,拒不承认教皇子午线。当斐迪南·麦哲伦在此地的海滩给他的船补给时,法国走私船已经开始使用这座海滩作为他们走私巴西木材的大本营。1555年,法国人在瓜纳巴拉湾建立据点和城堡。葡萄牙王室不甘示弱,花了十余年时间将法国人赶走。葡萄牙总督为了防止他们的再度入侵,就在面包山脚下修建了城堡,开始了里约的城市化的过程。    1807年冬天,葡萄牙遭到拿破仑的入侵。葡萄牙王室在英国帮助下逃亡巴西,并于1815年建立了“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尔维王国”,于是,里约也升级了,成为首都。      1820年,葡萄牙本土发生了革命,新议会敦促王室迁回里斯本,以便重新理顺和巴西的关系。那时,巴西经济社会都有了巨大发展,小小的葡萄牙统治了93倍于它的巴西,这种蛇吞象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巴西各个阶层的独立意识已经在剧烈膨胀。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估计他的儿子、巴西摄政王佩德罗在巴西的统治不会长久,就叮嘱他,独立运动势不可挡的时候,就顺势宣布独立,将王冠戴在自己头上。果然,聪明的佩德罗王子将老国王的话听进去了,当葡萄牙议会撤销巴西的中央管理权,要他立即返回葡萄牙时,在里约的王宫广场成千上万群众的要求下,他拒绝回国,并于1822年10月12日自立为帝,用绿黄蓝三色旗取代了葡萄牙国旗,里约开始了77年的帝国首都的时期。    现在,虽然帝制早已推翻,1960年为了中部开发而迁都巴西利亚,但里约仍然是巴西的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城市人口达600多万。下一届的足球世界杯和夏季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就足以证明里约的地位和魅力。    巴西百年无战事。    它静静地躲在南半球,以中国七分之一的人口享有3倍于中国的可耕地,还有优越的气候和丰富得惊人的矿产,与世无争,悠闲地过着小日子。它唯一涉及的战争是二战,唯一的有规模的用兵是1944年,派了2.5万人去意大利,加入盟军,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作战。战争的结果,有468人战死,令举国疼痛不已,成为重大历史事件。1945年,巴西政府把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安葬在纪念碑地下的陵墓里。墓前铭刻着“巴西铭记着她的无名战士”字样,墓中央点着长明的火炬。这火炬到目前为止整整燃烧了50年了,燃烧着一个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对那400多个英灵的歉疚和思念。    在建城纪念碑旁的巴西二战纪念碑下,有一个小小的纪念馆,陈列了当年那支远征军的武器和装备。那可不是我军和日本鬼子作战的汉阳造之类,而是冲锋枪、卡宾枪、轻重机枪,哦,刚才在广场上还看见了大炮,清一色的美式装备。那些厚实的大衣、皮靴,更体现了巴西人的以人为本,当然也体现了国力。一张照片上,年轻的士兵们正在排队上船,笑逐颜开。    这让我想起我们那些与之形成强烈对照的前辈——当年强拉上战场的数以百万计的壮丁,不禁感慨万分。                       在纪念馆门口,我与站岗的士兵合影。这位不知道叫戈麦斯、席尔瓦或者费尔南多什么的兄弟,一个印欧混血的小伙子,友好、随和。一旦明白了我的意思,对我蹩脚地说了句你好之后,跨前一步,以稍息的姿态,面对镜头。                               4.在耶稣的怀抱里

    一抬头就望见了科尔科瓦多山,也就是耶稣山。

    耶稣山,海拔高度不过710米,但因为山上有座耶稣雕塑而名闻天下。耶稣雕像是里约的标志,如同自由女神是纽约的标志。和自由女神一样,这里的巨型耶稣雕塑,也是出自法国艺术家之手。

    不到耶稣山,就等于没有到过里约,就等于没有到过巴西。因此觐见耶稣,在里约,就成为唯此唯大的头等大事。

    站在耶稣山上的耶稣,伟岸得惊人,总高38米,总重1250吨,光是头就有30吨重,张开双臂,左右手的指间距离差不多也达到30米。在远处看几乎被忽略的基座,其实是一座可以容纳150多人的教堂。科尔科瓦多山是里约热内卢的制高点,因此,十几层楼高的耶稣站在那里,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尊严与神圣。他张开双臂,要拥抱里约,甚至全人类。几乎里约城的所有角落,人们都可以看到耶稣,感受到他温暖的怀抱,接受他慈祥的注视。整个里约,因为他而有了浓浓的宗教氛围。

    已经看见了耶稣山,但实际距离还远。本来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出机场就直奔耶稣山,但是那时的耶稣,似乎不肯仓促接见我们,突然隐入云雾。我们才有了沿着弗拉门戈海滨的东游西逛。 

                

                 

 

    在一个人口百分之九十都是天主教徒的国家,建立一座无与伦比的耶稣纪念碑,是巴西人的梦想。不过,最初,里约一位大主教向当时的摄政王、因为签署了解放黑奴命令而几乎被尊为“巴西的林肯”的伊莎贝尔公主提出这个建议时,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直到1922年,在欢庆独立100周年之际才正式决定建造,1931年最终完成整个工程。

   耶稣来到科尔科瓦多,让一座曾经的无名小山名满天下。2007年,它入围世界新七大奇观,最终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景观之一,进一步彰显了宗教、历史、文化和商业的价值。它是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意之一,绝对符合民意,也是里约政府的永不罢工的一部印钞机。

 

 在耶稣山眺望世界最大的体育场马拉卡纳体育场。这个可以容纳20万观众的体育场,也是世界杯和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地方

 

 

 5.上帝之城

 

   

 

    在里约,耶稣山是比面包山更著名的地标。

    站在耶稣山,沿着耶稣的目光看出去,从罗德里格-迪佛雷塔斯湖到科帕卡巴纳再到弗拉门戈海滩一线,尽收眼底。这是里约最亮丽的风景线。可以容纳20 万人号称世界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狂欢之都主要展示平台的桑巴大道、状如一只倒扣过来的纸杯的天梯大教堂,我都可以用照相机吊拍特写。

    然而,在耶稣的背影里,另外一种著名的风景贫民窟,是这个美丽城市藏掖不住的癞疮,另外一种极端。 

    巴西的贫民窟世界知名,其中又以里约的最有名气。曾经看过一部关于巴西的电影:《上帝之城》,讲的就是发生在贫民窟里的故事。

    耶稣背后的贫民窟就是兄弟山贫民窟,在那里街巷逼仄,房屋参差,有几十万人密匝匝地挤在那里,据说是里约最大贫民窟。有不少房子处于施工半途中,陈小姐告诉我们,房主有钱时在屋顶加盖一层,没钱了就先住在楼下,等筹到钱时再继续往上摞。

 


     

                            里约最大的贫民窟兄弟山贫民窟

 

    城市里的贫民窟源于大量穷苦农民涌入城市讨生活。巴西有条法规,如果你在一个无主的土地上修建住宅,只要若干年内没人申诉,这片地就可以归你所有。这与巴西地广人稀有很大关系,因为它领土只比中国小1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还不到中国的零头,1.97亿。穷人来到城里,就随便找些砖头、木板,在没人管的山坡上,搭个窝棚就安营扎寨下来。一家又一家,摊大饼一样延展,以致形成大片大片的贫民社区。

    贫民窟如同这个国家的植物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构成82%城市化率的主要组成部分。保安、花匠、清洁工、搬运工、仆役、保姆、小贩,出入其中,成为整个城市的配套,不可或缺。虽然政府鞭长莫及,连警察也不敢进去,毒品贩子、黑帮就顺势“主持”了里面的工作,成为城中之城、政府外的“政府”,但是贫民窟在藏污纳垢的同时,也让最弱势的人群得以遮风避雨,妻儿老小聊以团聚。那里的孩子们照样可以在小巷里踢球,在海里冲浪,在沙滩上晒太阳。依他们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天性,得过且过,谈不上舒适,更免谈尊严,但他们像杂草一样,在城市边缘地带扎下根来。

    也许,在巴西,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贫民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渡。无奈,却也功不可没。

    应该说,贫民窟的存在,在体现巴西人生命力的顽强的同时,也体现了巴西政府的宽容。因为,他们至少没有过多考虑政府乃至国家的面子,刻意制造人民怎么怎么幸福和谐的假象。鸡窝狗窝也好,贫民窟也好,老百姓自己择地而居,与家人相依为命,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温暖,但是毕竟行使着一种权利,一种自由。

    听说巴西政府近年来大力治理贫民窟,通电通水,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并且,随着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临近,政府开始清剿黑帮势力,连装甲车都开进了贫民窟,这些,应该是我在里约听到的重大的好消息。 

  


                      里约老城,地面石块铺就,是葡萄牙殖民地的特征


                         里约天梯大教堂,这是里约标志性建筑之一

 





                                        巴西的阳光少年





                                以上三张照片也是在耶稣山上俯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