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都学什么:双楼记:见证青岛百年历史(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19:56:14

双楼记:见证青岛百年历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9:28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双楼记:见证青岛百年历史

总计耗资85万马克的胶澳总督府于1906年落成。(刘增平提供,本报记者陆金星翻拍)日占时期的总督府。(刘增平提供,本报记者陆金星翻拍)1938年1月,日本军队再次进入青岛市区。1907年,建设中的总督官邸。(取自《与建筑对话》)青岛迎宾馆是青岛建筑中的一枝奇葩,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写过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双城记》,“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它们见证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风情。在青岛,有两幢楼,见证和记录了青岛建置120年来的历史。对于这两幢楼,老青岛人并不陌生,因为它们的身上有着鲜明的历史烙印。它们分别是总督府、迎宾馆。

  总督府位于市南区观海山南坡,面对青岛湾和小青岛,系德国胶澳殖民地统治机构所在地,为总督所用,故名“总督府”。迎宾馆坐落于信号山南麓,系当年德国胶澳总督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总督官邸”或“总督私邸”。

  总督府:需要仰视的建筑

  看过总督府的人,总会被它的历史沧桑感震撼。

  “它是一幢需要仰视的建筑。无论从历史意义上讲,还是从建筑艺术上讲,它的地位和价值都是青岛乃至国内独一无二的。”这是执著于青岛历史建筑研究的“圈里人”对总督府的一致评价。

  “总督府有多老?没有几个健在的青岛人比它还老!”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专家巩升起介绍,早在1898年9月公布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方案中,观海山南麓这片山势平缓的坡地,就已被预留建造办公大楼。1903年,由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马尔克设计的总督府建筑方案出炉,1904年正式开工,1906年1月落成投入使用。从建成使用至今,总督府已经历经了105个春秋。

  总督府是一幢砖石和钢混合结构的建筑,采取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整座建筑的俯视图呈“凹”字形。其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东西长80米、南北长约40米,主体高四层、约20米,底层为半地下形式。其主立面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段式,以砖石木结构为主,局部为钢梁混凝土。外墙为花岗石砌筑。

  历史上,总督府老楼曾进行过七八次大修,最近一次大修是在2009年。

  德国“模范殖民地”缩影

  总督府依山傍海,处在观海山的山坡上,面朝青岛湾,其左右分别建有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楼前留有很大的空间,并以总督府为中心,向周边放射出六条道路。总督府的周边,则建设了法院 、看守所和高级住宅,再往前方的广西路、太平路一带,是洋行、旅馆等重要设施。

  如今去总督府,会看到它的背面有一幢和总督府一模一样的对称建筑。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专家巩升起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市政府根据总督府大楼原貌在其北侧“克隆”的一幢外形、材料与老楼相同的新楼,“克隆”得非常成功,使总督府旧址成为一个宏大的方形建筑群。

  谈起青岛的历史,年近八旬的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如数家珍。

  那一年是1897年,德国派兵侵占青岛一带。第二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整个胶州湾及胶州湾周围土地据为“租借地”,租期99年。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力图将青岛打造成一个“模范殖民地”,与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一决高低。

  1898年9月2日,青岛首个建设规划正式公布,在这个规划中,总督府及其他政府建筑布局在观海山南麓,背山面海,处于整个青岛湾的中心位置。1906年,总督府竣工。

  德国人为什么把总督府建在这里?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来青岛时曾这样评价:“总督府是当时的市中心,它占用了青岛前海地区,也是观海山下最重要的位置。从这里可以控制山海,指挥全市……”

  府门十五年间三易旗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从德军手中抢走青岛,提出了企图灭华的“二十一条”,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12月10日在总督府大楼前举行回归典礼。

  鲁海说,当时,按照双方协议,与会人员聚集在大楼之前观礼,大楼门前原有8名日本兵站岗,正午12时,8名中国兵持枪走上台阶,向日兵敬礼,日兵撤下岗位,中国士兵站上岗位,日兵向中国士兵敬礼,走下台阶。但日兵撤下岗位后,违反协定,不向中国士兵敬礼,而是径自傲慢地走下台阶,引起观礼中国人极大不满,次日全国哗然。

  中国收回青岛后,初设胶澳商埠公署,以山东省长兼任胶澳督办。1925年改称胶澳商埠局。1929年南京政府接管青岛,称青岛市,为中央直辖市。这里成为市政府驻地。

  据鲁海介绍,著名戏剧家洪深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反映青岛遭德、日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统治的遭遇,片中就有“大衙门上的旗帜已换了三次”的镜头。

  “1945年12月,总督府还上演了青岛百年史上的一幕丑剧。”鲁海介绍说,由于反动军队枪杀青年教师费筱芝,导致全市学生大罢课,上万学生游行示威,时任市长李先良从后门溜走,参议员张乐古在大门前向学生下跪,请求学生们离去,丑态毕露。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幢大楼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

  1949年7月,为庆祝青岛解放,青岛各界群众10余万人在总督府门前集会、游行。“那一年我17岁,正在青岛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读书,担任校学生会宣传委员,编了一份叫《生活报》的小报纸。”鲁海说,大游行时,他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到位于总督府内的市政府秘书处想办一个记者证,还真办下来了 ,“当记者还是很有乐趣的,我的家庭条件不错,那时我就有自己的相机了,我拿着相机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一起,拍照、采访,现在想想非常有意义……”

  市政府东迁跳出“一隅”

  青岛解放后,总督府大楼一直用作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办公楼。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青岛评价总督府时曾提出:“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看将偏处一隅。”随着青岛城市的发展,这一评价的正确性凸显出来。

  1992年4月6日,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批评青岛得了“红瓦绿树综合征”,提出青岛建设要向东部发展。一周后的4月14日,俞正声在济南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宣布:青岛将出让处于黄金地段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纪委的办公楼,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和发展第三产业。

  1992年5月3日,青岛市发出了《加快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带头东迁。此后,随着城市空间的开放,青岛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东部也成为青岛崛起的一个新名词。随后几年,青岛市区急速东拓,东部新区开发了成片的住宅小区。如今,青岛的新东部已经成为青岛最具现代气息的区域,林立的摩天大楼所带来的都市景观,让青岛人为之自豪。

  迎宾馆:肩负“德国梦”的皇家古堡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专家巩升起,对迎宾馆的建筑艺术推崇备至 ,创作了国内首部关于迎宾馆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与建筑对话》。“1905年,信奉‘新殖民政策’的德国人决意将青岛建设成为其海外文化中心 。”巩升起介绍说,与此相呼应,待建总督官邸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远远超出住宅的范畴。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其整体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表达,体现出殖民者的“统治力”和“权威性”。

  在巩升起看来,德国人希望这座建筑物能带来一种威震八方的非凡气势,要有皇宫般的庄严感和油画般的效果,在某个至高点上形成心理优势,对清朝官方特别是当地官员、本地居民及各国使节和访问团形成强大的感召力与震慑力……

  无与伦比的建筑巨制

  这幢建筑被当成了一个“德国梦”。1905年7月,经过三年多的筹划,信号山半坡上的总督官邸工程正式开工。在此后两年时间里,设计师维尔纳·拉查洛维茨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程中,时任总督府建设局局长的施特拉塞尔亲任土木工程总监,共同执行这个“德国梦”的实施。

  1907年7月,总督官邸工程终于告竣。未等卸去脚手架,在此目睹其真容的人无不击节叫好。

  事实也的确如此,时至今日,去过迎宾馆的人,依然会深深地迷恋于它的美。这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如今,作为20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德国乃至欧洲大陆也不多见了。

  虽然只是作为总督的住宅,但迎宾馆的建筑依然气势宏伟,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高度为30米、厚达60多厘米的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石料作装饰,石面加工粗朴,于粗放之中见精巧。而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从内部结构来看,迎宾馆楼分四层,共有大小房间30个。底层为半地下房间,原为总督仆从及膳食用房;由西门进入为第二层,习惯称为一楼,整个大厅充满了古朴的西方情调;第三层,原为总督卧室和办公之处,装修得富丽堂皇……其建筑及设施之豪华,大大优于香港、澳门总督官邸。

  至今,整个建筑大都保留着原来的模样,里面的家具均为德国原装产品。

  接待过许多重要人物

  历史上的迎宾馆是神秘而高贵的,能进入这里的人莫不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崇高的地位。在鲁海的记忆中,总督官邸虽无围墙,但四周立以德文、中文标牌——“私人领地,不准入内”。

  1908年10月20日,山东巡抚袁树勋来青岛访问,到总督官邸拜会时任总督奥斯卡·冯·托尔柏尔,成为第一个进入总督官邸的中国高官。德占时期,除袁树勋外,周馥、杨士骧、孙宝琦等几任山东巡抚均与总督官邸有过交集。

  1912年9月,孙中山卸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曾来青岛并到过总督官邸。“他在楼内只待了一刻钟,但足以让时光产生久远的凝固,这是建筑早期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巩升起在他的《与建筑对话》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对孙中山的到来,时任总督瓦尔戴克起初是慌乱,紧张提防着一代伟人的光焰,唯恐引发政治矛盾,不过他还算明白,给予孙中山以应有礼遇。次日,孙中山礼貌性拜会了瓦尔戴克,地点就在总督官邸”。

  在迎宾馆馆长王建梅看来,沈鸿烈是这幢建筑记忆中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是“迎宾馆”这一名字的肇始者,也是历史上以此楼为官邸的最后一位青岛军政首脑。在沈鸿烈的手中,这幢皇家古堡完成了从一人之用到众人之用的历史性转变。

  史料记载,1934年,沈鸿烈建议将其定名为“迎宾馆”,并题写了三字牌匾。“主流说法,‘迎宾馆’这仨字是沈鸿烈题写的,但也存在些许争议,说是沈的秘书题写的。”王建梅透露,宋美龄、宋子文、蒋经国等都曾下榻迎宾馆。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青岛市最高级的接待宾馆,迎宾馆曾接待过许多国家领导人和贵宾。1957年夏天,毛泽东主席来青岛,曾在此住过一个月,还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书记处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这里开过会。

  “汪伪会谈”,历史的丑剧

  在迎宾馆的历史上,也曾上演过多出历史闹剧。

  1925年,毕庶澄任渤海舰队司令兼胶东护军使,带着几个妻妾住进了这座大楼。1926年,北伐军北上,毕庶澄进驻上海,却临阵脱逃跑回青岛,被枪决。他的四姨太在官邸跳楼自杀。另外,曾住在这里的张宗昌也遭枪杀。

  1940年1月的“汪伪会谈”,是发生在迎宾馆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当时,为成立新的汉奸联合政权,汪精卫分别致电当时设在北平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席王克敏和设在南京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邀请他们举行三方会谈,几经磋商,会谈地点最后选在了他们共同认为比较安全的青岛。”巩升起介绍说,因当时青岛处于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这次会谈本身就是由日本人幕后操纵的。

  1940年1月24日,三方会谈正式开幕。经过三天密谋,他们基本达成一致。“那几天,迎宾馆及其周边区域严密布防,如临大敌,各路汉奸粉墨登场,南北傀儡组织就此实现了合流,上演了一出历史丑剧。”巩升起说,这就是“汪伪会谈”,亦称“青岛会谈”,由此揭开了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的序幕……

  ■总督府简史

  1904年,正式开工建设。

  1906年1月,落成投入使用,为历任德国总督办公所用。

  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12月10日在总督府大楼前举行回归典礼。

  1938年1月,成为汉奸组织的青岛治安维持会办公楼。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1992年,市政府迁,这里成为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办公楼。

  1996年,总督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迎宾馆简史

  1905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

  1907年7月,工程告竣,为历任德国总督居所。

  1914年11月,日德交战,驻青德军战败离开,此处成日本历任驻青守备军司令的住处。

  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此处作为胶澳商埠督总办官邸,后为国民党历任青岛市长的官邸。

  1932年,沈鸿烈任市长后,作为接待宾客之用。

  1934年,正式被命名为“迎宾馆”。

  1942年~1945年,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为“国际俱乐部”;日军投降后,又改为“迎宾馆”。

  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5月1日,开始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文/记者 连茂明 图片除署名外均取自《青岛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