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蓟怎么读:大同餐饮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0:37:45

大同餐饮文化

大同有发达的餐饮文化。

不敢和京菜、鲁菜、粤菜、淮扬菜四大名菜相媲美,但吃在大同却名不虚传。大同没有自己的菜系,却集各个菜系之大成。或许是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五方杂居,民族融合,造就了大同人海纳百川、包容豁达的品性,也衍生了包罗万象、简约实用的餐饮文化。

在大同,街上最多的是饭店。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门前的霓虹灯色彩斑斓,城市的繁华和张扬尽情流露,吸引着每一个过往食客。不论你是一桌人吃饭,还是一个人就餐,服务生一律态度谦恭,笑容可掬。多寡不论,童叟无欺,人人都是座上宾。客人作为饭店的衣食父母,自然是捧在手中的,难怪大大小小的饭店都是红红火火。

老字号店铺承载着一座城市饮食文化的昨日辉煌。大同没有可圈可点,至今仍让老辈人津津乐道的金字招牌,但这并不妨碍大同人的饮食业发展,不论是高档酒楼,还是街头小店,饭菜精美,味道可口。没有什么品牌菜,但都能让人一饱口福,而且价格公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酒足饭饱之余常与人探讨,大同为何能产生余“味”绕梁回味无穷的餐饮文化?据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并没有提前公告天下,便带着一部分亲信及三公六卿浩浩荡荡南下了,当他走到洛阳附近时,突然宣布,就此定都。一下子,把大家都给搞懵了,特别是那些留守在旧都平城(大同)的王公贵族,当他们醒过神的时候,发现人生突然失去了方向,没有了根基。于是,那些纨绔子弟愈发地游戏人生,每天提笼架鸟,流连酒楼,在游戏中打发时光,在酒菜中虚度光阴。一个百万人口的繁华旧梦在餐饮方面尽情演绎,把京都本来就发达的餐饮文化愈加发扬光大。这是其一。

其二是煤文化使然。在过去采煤条件简陋、生命安全难有保障的年代,在几百米深的矿井下,煤矿工人的安全总是让人心存忧虑。每天早晨,当他们离开家中的妻儿老小,下午能否再见也难以预测。于是,煤矿工人挣下钱就去喝酒吃肉。对他们来讲,只有这种生命体验是最实在的,也是最能让人忘却眼前的烦恼。在大同,出手阔绰的煤老板固然带动了餐饮业的兴旺发达,但普通人家下饭店也是家常便饭。

其三,在大同妇女是不用上地劳动的,农活一般都由男人来干,妇女的最大责任便是相夫教子,因此,在晋北女人的手中,攸面、豆面、土豆等也能“精调细作”,变出无数花样。在晋北这块广种薄收的土地上,无霜期短,气候冷凉,一年一熟,男人们也只需三四个月侍弄农活,呆在家里的女人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拾家,来琢磨饮食。大同女人进得厅堂,下得厨房,有一种看得见的成就感,是现代社会精致生活的典范。

其四,大同离北京近,去得多了,世面见得大了,眼光也就高了,事事以北京为标准,吃饭也不例外。大同人知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北京作为他们人生的参照,自在情理之中。大同人看病去北京,购房到北京,孩子上学选择北京,节假日,有钱人会开着车去北京购物消费。弘雅饭店的国宴狮子头好吃,师傅就是从钓鱼台请来的。近来,撑勺的师傅走了,但风味没变。

生活在大同,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