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 鱼水盟txt:民间中医奇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6:29:01

民间中医奇闻
口腔溃疡
我上大学时,同宿舍有一桂林同学,由于经常熬夜,上火,嘴里长了很多溃疡.
于是,她将一鸡蛋煮熟,吃掉蛋黄,留下大半个蛋白,然后将其银戒指包在其中,用湿毛巾包住,然后不停地抹额头,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蛋白中的银戒指,发现戒指渐发黄,发紫,甚至变黑;将戒指洗干净后,再象原来一样抹额头.数次后,溃疡差不多已经没有了.
这是我亲眼所见,不知各位在读医书时有没有看过这么种疗法.据我同学说,他们在家乡时,一般毛巾还要浸一些药水再抹额头.
冻疮
同学之弟,幼时脚上生冻疮,年年发.某年冬日,再发时其母打听来一个偏方:猪脂化油对入蜂蜜.用来搽脚上冻疮处,不久后冻疮痊愈.----从此以后直至现在其弟大学毕业后,再未发过冻疮.
以肉补肉
某日,我的一婶娘让我给她姐姐的儿子开处方.然后,她给我讲了下面的让人难以相信的故事.
婶娘的姐姐的儿子八岁时,曾生一病,右侧腹部烂了个窟窿,粪便从那里流出来.抱去上海某大医院求治,答曰没有希望了.于是奄奄一息的孩子被抱回了家---等死.他家的邻居对婶娘的姐姐说,听说用肉就可以补肉,与其等死,不妨一试.于是,婶娘的姐姐便每日用大肥猪肉,洗净,切片,贴于小孩腹部窟窿处.奇迹就那么一天天,发生了,一段时间过后,小孩的粪便竟然从肛门处出来了,而腹部的窟窿也痊愈.再抱去医院,医生说已痊愈,不需治疗了.
那孩子以后顺利的长大了,还娶妻生子,只是终究命中坎坷,三十多岁时骑车从某高桥上摔下,受伤,虽未出大问题,但自此大便泄泻.后又发现乙肝病毒,再后来脾肿大,肝硬化,而切除脾脏----不幸中的万幸,现在四十有余了吧,还活着,且能做家务活.
两个大馒头与肺结核
同学的同学的母亲,每当我的同学去她家时,都会讲她曾经的那段光荣的历史.
年轻的时候,她得了肺结核,住在专治肺结核的医院里.
每天,都有死亡的肺结核病人被抬出去.她怕极了.
她也不想吃饭,但她更渴望活着.所以,每餐吃饭时,她总努力把给她的两个大馒头给咽下去.------饿了的人觉得馒头无比香,她却感觉非常痛苦,馒头咽下去她就要吐,于是她吐了吃,吃了吐,非常努力把馒头吃下去.
她就那么活下来了.
-------馒头对于肺结核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但我见过的肺结核病人几乎都是很少吃主食的.在这物质丰盛的年代,肺结核却重新开始流行,谁知道是不是因为主食摄入太少了呢.
胆结石
一个患者讲给我听的.
他村上有几人,得胆结石.不知从哪里得来一个秘方:核桃肉打粉拌麻油,每日食用.
效果很不错呢,那几人真的痊愈了.
痔疮
一患者,曾得痔疮.
某日,别人教他一偏方.用经霜的癞蛤蟆草熬水,放痰盂里,他坐痰盂上,熏,每日半小时,连续一周.
一周后,他果真痊愈.
癞蛤蟆草是我家乡长的一种草.说是草,更象是一种野菜,菜叶子上有一点一点鼓起来的疙瘩,有点象癞蛤蟆皮的样子,所以家乡人称之为癞蛤蟆草----具体学名我不知道.
据说,只有霜降过后的癞蛤蟆草才能用,因为没有下霜时其是有毒的,而霜降过后则无毒了.
新鲜旱莲草止血
旱莲草能止血----没听说过吧.
我很小的时候,就从大人那里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每次割草的刀划破手指后,赶紧揪些新鲜旱莲草弄烂敷伤口上,从来立杆见影而止血.
我甚至亲眼见过一个被悬空扔来的菜刀砍伤手掌的人,也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止血,根本未去找医生,伤口也顺利愈合.----用旱莲草止血,虽说从地里采上来洗洗泥土就捣烂贴伤口,看上去好象不卫生,但我还真没见过因此而伤口感染的.
新鲜小蓟汁治虚性腹胀
某人容易腹胀.某次做重活后,腹胀如鼓,连续二十余日.
某邻人教其一方法:用新鲜小蓟压汁服用.
于是其妻去田野采鲜嫩小蓟洗净切碎,用纱布包住挤汁大半碗.中午一碗,晚上一碗,其顽固的腹胀消失了.
受上例的启发,后来我曾用干小蓟煎水治一友人之夫切除胆囊后的顽固腹胀,一周后也痊愈,后来也未复发.
离奇痊愈的肝腹水病人
一个司机师傅讲给我听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司机师傅的邻居.当年,那邻居三十左右,男性,患肝硬化腹水,住院三天,花费几千,医生说没有希望----就是有点希望,家里的经济也支撑不起,于是垂危的他被抬回了家.
正是夏天,而如别的垂危的肝腹水患者一样,他也觉得舌头很干很干.因此,他的家人买来冰棍,就那种两三毛钱一根的简易的冰棍,一滴一滴往他的舌头上滴水,想减轻些他的不适.
奇迹出现了,三天,在滴了二三十根冰棍的水后,他的小便多了,腹水渐消,能下床了.
就那样,他闯过了鬼门关.
快二十年过去了,他仍然健在,且长得白白胖胖.当年他的健在的父母却离去了.
丹毒
这是母亲讲了好几次的我小时的事.
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有一回好象是大腿上有一大块部位非常地红艳-----
那时的乡下常有游方郎中或者政府派下来巡查的医生之类的外乡人到来.那时恰好又来一人,母亲便请他给我看.他看后说是丹毒,并关照母亲,不要请西医也不要请中医,说他们都没有好方法的.他教给我母亲一法:取当初埋我生下来时的胎盘那个地方的泥(我家乡的风俗孩子生下来后把胎盘埋到屋子附近的土里),然后去河水里捞青苔,和在一起外敷丹毒处,干了后立即换.
母亲当然照做.河里的青苔湿漉漉的,和泥后也是湿漉漉的(我家乡是水乡,到处是水,没有很干的土的,一般深挖一点点,土也是湿漉漉的),然而敷到我身上,立即就干了,于是母亲立即给我换,就这样一整天过去,终于敷上的青苔和泥不干了,我的丹毒也消失了.
------很可惜现在几乎见不到青苔了,而胎盘也都交给了医院,再没有人家埋到土里去,于是这么好的一个疗法也几乎在民间失传了吧.
类风湿
某人七十多岁,二十多岁时患类风湿,用草鸡按常规方法去毛和内脏,然后加盐,然后在锅下生火,通过加热盐来煮熟鸡.然后去盐吃鸡,吃了三只后就痊愈了,一直到老都未再发.-------当然那时的鸡是正宗草鸡,那时的盐应是青盐.
我还听说,有人吃黑羊肉,最后也使类风湿痊愈.

祖传神药——松针熬水
神药——松针熬水
在一次野游时,看着郁郁葱葱的松树,有一同伴说:“这里的松树没受污染,我们摘些松针回去熬水喝!”他话音刚一落地。几个人同时“啊”了出来,我忙抢着问:“松针熬水能喝么?治啥的”?“能喝,有股清香味。治风湿的,我都喝五天了,浑身也不发轴了。”我们一听点点头。大家都知道,身为警察的他,常年站岗,早已落下了风湿的毛病,老婆特意把他的棉裤腰加高了十五厘米。听他这么一说,我心一动,我不也有关节炎么?尤其是左手,一到早晨肿得都攥不上。今天这里正好满山遍野都松树,何不摘点回家试试。说摘就摘!一通狂掳,不大的功夫,一大包松针到手了。心里这个得意呀,恨不能赶紧到家。

回家后,连忙找出铝锅忙活起来。先从枝上揪下100来根绿松针(多了松油上头!),放在锅里先少添点水煮沸,目的是把表面的松油和灰尘去掉。洗净后捞出后,放在锅里再添上水重煮。我添了三水舀子凉水,烧开后把火关小继续熬,最后熬到只剩一舀子水时,再把火完全关掉,晾凉后装进一个大饮料瓶内,渴了就喝它。对了喝前还要摇一摇!我心说:“冯志国五天见效,我一个月见效也知足啦。”
tsByTagName=" 三天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手没咋见效果,牙疼倒好了、口臭也没了!有位中医曾跟我说过:口臭是胃肠不好引起的。如今口臭治好了,这可去了我一大心病!不然在人前老尴尬了,口香糖总是不离嘴······ 十天以后,因风湿引起的左手肿胀也消了。最重要的是,我的浑身乏力现象也没了。这些年因为有心脏病,我总是四肢无力,只要回家,就想躺下,仿佛扛了一天麻袋似的,乏得要命。可也怪了!喝过松针水后,这种症状没了,看我喝的这么有效果,老孟也试着喝起来,这一喝也见了效,他上厕所次数少了。这把我乐的?赶紧向婆家人和娘家人推荐。之所先向自己人推荐,可不是我自私,是因为我必须先让自己和家人做了试验后才能向别人推荐!我弟弟喝了几天后,也有了疗效,原来他早晨固定会拉几次稀便,这回正常了。七十多岁的叔公公行了一辈子医,也在我的强力推荐下,喝起了松针水。星期五在电话里兴奋的跟我说“侄媳妇,你这松针熬水太见效了!我原来夜里一两小时就得起一回夜,这回夜里基本不用起了。”电话这边我炫耀的说道:“我敢骗老爷子您呀?我是先当了'小白鼠'做完实验才向您推荐的,肯定好使!”

前两天我又把“松针熬水”做了改良:熬松针水时,往锅里加放五、六个山楂,三十来个红枣。中医讲山楂帮助消化,红枣养血的,别的我可不敢加!!!放在一起煮水喝,既增加药效又遮盖了松油味儿。现在我和老孟每天就拿它当饮料喝。昨天我一想也不能光自己坚持喝呀,得嘱咐一下娘家人和婆家人都坚持喝。谁知电话通了后,我刚一提喝松针水,弟弟在那边就说:“还用你告诉?我和咱妈、媳妇一直坚持喝呢,连饮料钱都省了。咱都上网查了,松针能治好多病呢!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牙龈炎、口臭、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心脏病、外用治冻疮,连青春疙瘩都治呢。” 啊?我一听傻了,能治这么多病哪?我怎么没想到上网查一查?如此一来,我不是找到了不花钱就治病的神药?对了,此刻正看我篇日记的网友记住了:如果您认识的的朋友中也有以上病症的?不妨请他试一试?还有:松针可别用一次就倒掉!能熬三四回哪】
(此篇文章是转载的.本人没有体会-有要求试试的朋友请咨询医生后再试吧,如果有效果的话别忘记告诉三博.也好让更多的朋友来治病!!谢谢了!!)
采择的方法与用法:
松针富含丰富的前青花素和生物黄酮,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能有效清除人体自由基,增加人体抗氧化抗衰老能力。松针产品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保健珍品。 世界自由基生物与医学会主席莱斯特.派克宣布:松针的提取物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复合型的天然的抗氧化,抗衰老的物质。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说*松叶名为松毛,无毒。补五脏,延年益寿。 长期饮用松针,能全面调节人体机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使人身体组织年轻化,对心恼血管疾病,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失眠,便密,脱发肥胖,青春痘,阵发性头痛,睡眼质量不高等等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专家提示  1.不要随便采集路边的松针,因为此处的松针被汽车尾气长期污染,服用后对健康不利。不要采摘6年内的幼松和高度低于3米松树的松针。  2.煮后的松针汤当茶饮,亦可早晚空腹时饮用。血压过高的患者,勿擅自停用原服用的降压药品,当血压恢复正常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用量。  3.松针是油性植物,容易沾染污垢,一定要清洗干净。用软毛刷刷洗或用软布蘸洗涤剂包起松针搓洗。洗净后,用清水泡一泡。
松针与松针的药效:
据学者研究成果,我国漫山遍野的马尾松、油松的药效都是较好的。这两种松树以长江为界,基本涵盖了长江南北方大部分地区。虽然研究认为,各地马尾松、油松的成分有所不同,但它的主要药效都有。当地没有马尾松和油松的,湿地松、罗汉松、赤松、云南松、黄山松、金钱松、白皮松、黑松都可以选用。研究认定,五针松的药用成分是最优良的,而且口感也不涩;四针松、三针松的药用成分略逊于五针松,可惜五针松的资源较少。二针松的口感有点涩。上海、江苏、浙江的罗汉松较多,罗汉松口感也不涩。各地松树资源不同,同品种的松树在不同地方生长,药效也不同。
我国古代就有吃松针、饮松针茶而获享高寿的记载。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一个关于秦宫宫女的故事:秦末,刘邦、项羽攻入咸阳,战乱中,宫女们逃进深山,在山里老人的指点下,仅以松柏之实和松针为食。结果,个个脸色红润,冬不怕冻,夏不怕热。传说,这些宫女都活了300多岁,而且秀发乌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松叶,名为松毛,性温苦,无毒,入肝、肾、肺、脾诸经,治各脏肿毒,风寒湿症。”又说能够治疗肿疱,促进毛发再生,强健肝、肾、心、脾、肺五脏,能够充饥,延年益寿。孙思邈对松树也是情有独钟,将松树的相关部分用于疗疾养生,创立了“服松子法、服松叶法、服松脂法”等自然养生方法。 通过现代技术对松针的测试发现:松针提取物富含糖类、粗蛋白、粗脂肪、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矿元素、多种维生素、生物黄酮类物质、精油、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酶与辅酶等活性物质。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是松针,松针的药用成分高于松树的其他部位,不但含有大量生物黄酮类物质、前花青素,还富含叶绿素、多种维生素。松针提取物可用于扩张动脉血管,增加红血球携氧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强精,使身体的组织年轻化。人类心脏病的几大症状如心绞痛、心悸、喘息、呼吸困难,在饮用松针制剂后,都不可思议地会得到改善。
摘采松针
我们在此介绍几种最简便的松针采集法:3米高度以下、6年生长期以下的松树莫采,那是未成年松,未到开花结果时,营养成分不全;城市栽松树以3米以上部位生长的松针为好。春夏采雄树枝梢的,维生素C含量高,秋冬采雌树枝根的松针,维生素E含量高。
洗净松针
松针是油性植物,容易沾染污垢,不易清洗。要用去油腻的洗涤剂,细细洗。可用软毛刷刷洗;或用软布蘸洗涤剂包起松针抽拉洗。洗净后,用清水浸泡一会儿。
煮泡松针
煮水法:将洗净浸泡过的松针切\(剪\成3段,放水600毫升在砂锅或不锈钢器皿里煮。10-15分钟煮剩300毫升即可。 泡水法:将洗净松针切成\(剪\3段,在大口热水瓶里冲入开水,焖半小时即可。一般松针可以煮泡数次,每次的口感和成分都不同,平时可以代茶叶喝。
松针茶喝法
松针茶初喝味道有点涩,特别是油松。要想松针茶不涩,可以多煮些时间,比如说20分钟。或者把松针洗净后在清水里多泡些时辰\(比如说一夜\,也能去涩。可将柠檬、蜂蜜、红茶、玫瑰花、茉莉花、麦芽糖等与松针茶混合饮用,口味也不错。 松叶的保存 将摘下的新鲜松针叶放在深色透气的袋子中,袋口微开,不须密封,置于阴凉处自然阴干保存。松针的保存期较长,如此可保鲜3个月之久。 民间传统松针疗法 高血压 将50支松针洗干净,切成长度1厘米左右,装入罐中加水煎煮,代茶饮用,每日3-4次。或用50支松针于研钵中,加水两小杯,研磨成汁液,分3份,早、中、晚空腹饮用。 预防脑梗塞 将松针、棕榈叶、大豆一起煎煮服用,或者嚼食松针。每天喝一些松针汁,可净化血液,预防脑梗塞,饮用松针酒也有同样效果。 哮喘 过敏性哮喘,取阴干的雌松针,每日煎服20克。亦可将松针的新芽烤焙后碾末,涂在口腔咽喉部。 支气管哮喘:可煎煮鲜、干松针当茶饮用。 风热 牙痛取油松节如枣大一块,切碎,加胡椒7粒,浸于热酒中,乘热再加焙过的白矾少许,以此漱口,数次后即能见效。 又:用松节100克,槐白皮、地骨皮各50克,煎汤漱口,热漱冷吐。 体虚 取等量黑芝麻、黑豆炒后磨成粉末,然后将1/2黑豆量的 干松针也磨成粉,混和,每天服用一汤匙。 急性胃炎 取阴干的松针1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到一半水时,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 糖尿病 口渴时,将红松针放入研钵中磨碎,饮其汁液。或用松针4份、嫩松柏叶6份的比例混合,煎煮服用。服时宜忌肉食。
我国北方松树的松针有药效吗?
最佳答案
我国约70多种松树,真正有药(食)用价值的只2种,即马尾松和油松,而马尾松只产于长江以南,且马尾松的有效成分是油松的6倍,其中又以南岳衡山所产的马尾松疗效最好,由于其纬度低,雨量充沛,刚好处在我国的富硒地带,有机硒的含量与前花青素的含量最高,从而造就了衡山松针的极佳品质。澳大利亚一权威机构检测,衡山马尾松针的各项指标都要远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的马尾松针,药效独特
全世界几十个权威机构和中外科学家数百次的科学实验不断证实:松针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这三种物质被称为抗氧化的“金三角”,三者共同保护人体组织细胞免受氧化,延长了细胞的寿命。松针精油和松针黄酮有独特的水溶性,能和松针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增加胆汁分泌,减少胆固醇的积累,通过清除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扩张末梢血管、改善红细胞携氧能力,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几大症状:心绞痛、心悸、喘息、浮肿、晕眩、呼吸困难,饮用松针茶后,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改善。世界各研究机构多种实验证明,松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无致癌突变性、无致畸胎性、无致过敏性。心脑血管病症患者都靠化学药物减缓症状,这些西药的副作用同样对人类有极大的杀伤力。轻症病患者,喝几天松针茶后病情有所控制,就能停服辅助医疗的西药或减用西药,西药自然可以减量至停用;病症重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量。治疗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的西药具有较大副作用,停服西药,许多症状自然消失。
据研究,松针给以下症状的患者带来变化:
1. 平衡营养,使人体延缓衰老成为可能;
2. 大部分病因不明的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状可以得到控制;
3. 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粘、前列腺炎等成年人“富贵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症状减轻;
4.因药源性引出的疾病大大减少;
5.大部分的肥胖症都能在短中期内得到减脂、恢复;
6.大部分的消化系统、血循环系统的病症都能治愈;
7.由此带来大部分亚健康状况中年人近百种轻微病症康复;
8.镇心安神,解决失眠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有以下病症人群可以自己动手参与感受松针的神奇效果,总体有效率在83.06%;便秘者、经常感冒者、口腔有异味者、高血压者、低血压者、高血脂者、脂肪肝者、高胆固醇者、糖尿病者、有阵发性头痛者、偏头痛者、晚上睡眠质量不高者、有蛋白尿者、痛风者、肥胖者、腰粗脖短者、颈脖酸痛被诊为颈椎病者、生痔疮者、青春痘常发作或久治不愈者、过敏性鼻炎者;微循环系统不良者、浑身上下没劲者、头昏眼花体虚者、老犯瞌睡者、腰酸背痛者、两目发干发涩者、头发干枯者、掉发秃头者、少白头者、牙周炎者、脸上色斑色素多者、动脉硬化者、老年性痴呆者、支气管哮喘者、胃痛常发作者、心功能不全者、牙龈肿痛者、肩关节周围炎者……
喝松针茶的受益人群体会超过2亿人,使人抗衰老,在精力、体能和生理指标上优于同龄人,使他们表现出过人的精力,从容应付各种压力的挑战;心脑血管病症(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得到防治,皮肤的皱纹、色斑得到明显改善;达到自己减肥、塑身的效果;血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运行正常。
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随之而来的中老年保健、中老年病症治疗的科普宣传异常火爆。松针制品的出现,与古老的“松鹤延年”、现代科学界提出的“抗氧化”人类健康长寿新理念的口号不谋而合。
八百伏牛,药之宝库,
松生其腹,万年常青。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
皆含松中,早晚食用,
扶正驱邪,补气和中,
内安五脏,外散毒痈,
生毛增发,神安脉通。
松,仙食也,受益无穷,
常饮松叶,返老还童。

冷敷与热敷之别
冷与热对身体都是一种温度刺激,能引起心脏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等的改变,而起到消炎、止痛、保暖、降温等作用。

一、冷敷的功效
止血 冷敷时能使皮下血管收缩,故可用冷敷止血。最常用的如鼻出血时用冷水拍洗,或用毛巾蘸冷水放额及鼻梁处,均有止血作用。
止痛 局部冷敷能抑制组织细胞及神经末梢的活动而减轻疼痛,还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末梢的压力,亦有止痛作用。但冷敷时间不可过长,每3—4小时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消肿 若扭伤或挫伤后,立即施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而阻止血液流入周围组织,待冷敷停止后,血液恢复正常时,受伤部分的机体已经进行了修补和凝血,因此能减轻局部发青肿胀。二三天后为了加速出血的吸收可改为热敷。
防止发炎、化脓及感染扩散 因寒冷可减少局部血流,所以能制止感染的进展与散播,冷敷又有削弱细菌与组织活动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发炎。
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敷时应经常察看皮肤的颜色,若肤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瘀积,必须立即停止冷敷,否则将妨碍营养与氧的供应,减低细胞的抵抗能力,严重时能引起组织坏死。

二、热敷的功效
消散炎症,促进化脓 温热能使局部充血,增进血液循环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因此,有促进炎症吸收(消炎退肿)、促进化脓等作用,如脓肿疖疮在未化脓时有淋巴腺炎等都适宜做热敷。
止痛 关节痛或因受寒、胀气而引起的腹痛等用热敷有良效。
保暖 老年人或重病人,血液循环不良或体温降到36℃以下时,可采用热敷保暖。
须注意:急性阑尾炎及牙齿病的感染化脓等忌做热敷。
冷敷及热敷疗法

冷敷疗法
冷敷可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细胞的感觉功能,减轻疼痛,具有降温、止血、止痛,防止继发感染和血肿增大等作用。

冷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冰袋敷法:这是一种干冷敷法,在有冰的条件下冷敷特别有效,在橡胶制成的冰袋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冷水),将袋平放于桌上,使袋口提高,用手轻压袋身,排出袋内气体、然后扎紧袋口,擦干表面的水,套上布套子,放在额部、腹股沟和腋下等处即可。冷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2)湿冷敷法:用盆盛冷水(冬季可放人冰块,夏季最好用新取来的井水),盆里泡两块小毛巾或纱布,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多次。
适应症
20℃~30℃的水用于一度烫伤、电光性眼炎效果较好。还适用于鼻出血、软组织钝挫伤、关节扭伤早期和颅脑损伤、脑溢血、煤气中毒、高热头痛等病症。
冷敷小贴士:
-对于急性创伤或亚急性损伤,在受伤后的三天之内,只能对伤口进行冷处理。
-治疗时间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治疗范围的大小,治疗方式的不同,和个体差异。例如,一个偏瘦的人会需要较短的治疗时间,因为冷处理并不需要穿透人体组织肌肉来降低体内温度。
-对于急性损伤,使用冷处理的最短时间是10--20分钟。很多人会选择持续冷敷一个小时或者更长。也有人会选择在受伤后的4--72个小时中每隔数小时重复冷敷。
-为了减少运动后肌肉酸痛,建议运动10--20分钟之后对皮肤进行冷敷。
-对于慢性不适,例如感冒,也可以选择最短10分钟的重复冷处理。
-如果你是发低烧、对冰过敏或者你会经常感到冷,那么建议在做冷处理时在冷敷包上搭上毛巾。

热敷疗法
热敷可使体表温度升高,皮下组织舒展,痉挛的毛细血管松弛、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促进病变部位组织活血、化淤、生肌、消炎、消肿、止痛及瘢痕组织软化等。

热敷疗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热水袋法:属于干热敷法的一种。首先检查热水袋有无漏气,然后将热水(最好60℃~70℃)装至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擦干袋外面的水,装入布套内或用布包好待用。一般情况下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暖壶(用毛巾包好)热敷,也可用炒热的食盐或米装入布袋来代替。
(2)湿热敷法:敷布可用纱布或毛巾做成。先把敷布浸在热水盆内,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敷布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换1次敷布。敷布要准备两块,更换时须观察皮肤颜色。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此疗法对急腹症诊断不明,面部三角区感染,各种脏器内出血,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禁忌。
适应症
慢性胃肠道疾病、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没有排脓的疖肿、淋巴结炎、眼部的麦粒肿、牙痛、咽喉炎、气管炎、关节炎和小便不利等病症。
热敷小贴士:
-最佳的热敷时间,应该在15—20分钟之间。因为热敷的热量最少需要15分钟才能进入人体组织,发挥治疗作用。
-热敷法可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其中湿热敷的热穿透力更强,对于减轻颈部软组织充血、解除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等有显著作用。
-不要试图用温度过高的热敷袋来麻木皮肤,减轻疼痛。长此以往会降低皮肤对外界的敏感度。

腰疼的病因让你一看就明白!
1、肌肉损伤及神经根受刺激

2、神经根炎性疼痛分布区域

3、神经根机械受压疼痛图示

4、坐骨神经下肢走行示意图

5、神经受压下肢麻木示意图

6、椎管狭窄致下肢受压图示

7、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图示
颈椎
',1)">
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
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
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
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
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
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
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
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
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
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
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
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
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椎
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
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
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
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
阳萎早泄性无能,妇女淤血肚子疼,
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
走路形态罗圈腿,骨桥形成难较正。
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
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
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
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
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
临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
要注意
骨桥骨癌加结核,溶合软化与空洞,
手法施治应禁止,否则将会憾终生。
骨错缝、筋出
筋出槽、骨错缝的诊断与手法治疗
1 定义
1.1 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1.2 骨错缝: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 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脊椎后关节紊乱等。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的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的关节隙(缝)。
1.3 筋出槽与骨错缝的关系: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法纠正才能整复。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错缝。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因为难以一一对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的诊疗实施。
2 诊断
2.1 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体格发生。
2.2 临床症状: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但多酸痛、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的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于发病数天而就诊。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之后。
2.3 X线检查:无明显x线征。
2.4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血沉、白细胞均不高)
2.5 体征检查: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3 鉴别诊断:
3.1 二头肌长头滑脱。
3.2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3.3 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3.4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3.5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

病神针”大师的祛病绝活——妇科八华区
掌根放在大椎穴附近,手指朝向下,手掌接触到的地方就叫“八华”。这个八华和八髎是相对应的,它是治疗妇科病的一个神秘三角区,很多人都不知道。八华是湖北“百病神针”李柏松大师治疗妇科病的常用区域,我在临床上也发现了它的独特之处,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方法:
①把手搓热,手掌贴在大椎穴,手指朝下;
②先只推一个手掌的位置(相当于从大椎穴推到身柱穴),然后在这个位置反复推30~50次,用掌心把这块皮肤搓热、搓烫;

③搓完之后,一直推到八髎,做5~10次,让整个脊柱发热。

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一股暖流流向心肺,温煦全身。
------------------------------------------------------------------
武术大家祖传下来的掌击八髎法
治妇科病除了温灸,你还可以掌击八髎。这是杨永宗师在民间挖掘整理中得到的一个秘法,据说是一位山西的民间武术家祖传的。
当时,那位民间武师的家境非常困难,儿媳妇年纪轻轻就有很严重的贫血,脸色苍白,气虚无力。这位武师听说家里祖传有一种培养阳气的方法,那就试一试吧。于是,他每天帮儿媳妇击打八髎3000次。慢慢地,儿媳妇的病就好很多了,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八髎就在尾闾关靠近脊柱的下方,尾闾关是人体元气萌发的“雪山地带”,所以你通过掌击八髎,就可以整体催发阳气,使全身经气畅通。这种方法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疾病,包括腰酸背痛、男女科疾病、大小便不好等。
方法:
①手掌合拢,掌心虚合,呈空心掌。空心掌振动比较强,且能量容易聚焦;
②在八髎处(见上图),竖掌持续性拍打,每天500~1000下,手指朝上或向下都可以。
随着击打八髎次数的增加,你会出现酸麻、刺痛的感觉,并且有一股暖流由外向内渗透,流向背部、头顶,全身微微出汗,这说明已经达到最佳效果了。

神医奇效正宗秘方:(1)专治脚跟疼(也叫跟骨刺),此症顽固,女多于男,疼痛时脚跟不敢落地,吃药打针无效。此秘方不打针,不吃药,保你治愈,永不复发。(2)治急慢性肠炎痢疾、五更泄秘方:此方更神奇,服一次立效,急性当时除根,绝不吹牛。以上两方药物易购,一本万利,是一老行医者三十多年的拿手绝招,必定给你带来无穷财富。',2)">


敷脐疗法大全(内部资料)
敷脐疗法大全
天医堂http://hi.baidu.com/%CC%EC%D2%BD%CC%C3
1.取艾绒少许加少量十滴水,两药搅拌均匀,继之加温一至二分钟,以不烫手为度,放置于肚脐中(神阙穴),然后用胶布固定,二十四小时后取下,一般每日一次。此法适用于急性腹泻,效果较好。
2.敷脐法:用胡椒末和饭作饼,敷贴脐上,甚佳,主治寒泄。
3.伤湿止痛膏贴脐法:用伤湿止痛膏(或麝香虎骨膏)一贴,贴于脐部,十二至二十四小时更换一次。用于腹泻。
4.丁桂散灸脐法:丁香、肉桂、甘松、山奈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加面粉,温水调成药饼,用针灸针刺数孔。将药饼子按脐上。再将鸡蛋大小之艾主置药饼上,灸三至五壮,若皮肤的痛,稍移动药饼。
疗效举例:白××,男,四十六岁,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日初诊。腹泻数月。曾用中西药物无效,症见:面色萎黄少华,四肢畏冷乏力,脘痞纳少,喜温喜按,大便日行三至六次。舌质淡红,舌苔厚白,脉细软。按上法治疗,灸五壮后,患者感一股热流于腹中周流,顿感舒适。次日便次减少,但仍脘痞,原法加灸中脘穴,五次而愈。
出处:《四川中医》一九八七·九·封三。
5.药艾绒隔盐灸脐法:陈艾叶五百克,川乌三十克,草乌三十克,冰片五克,雄黄三十克,薄荷十克,麝香一克,甘草十克,细辛十克,于姜三十克,牙皂十克。上药共研为细绒,捏成蚕豆大小的艾柱。用食盐将脐填平,铺成一个直径约六厘米的圆形薄饼,约一分硬币厚,上置药艾住灸之,边烧边吹,待其烧尽,再换一壮,连灸数壮至十余壮,用于暴泻。
疗效举例:熊××,男,三十一岁,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一日下午劳动时稍觉小腹发胀,当晚下半夜,先觉恶心欲呕,继则腹痛泄泻,初泻稀便,进而泻水样便,势如洪水决堤,不可收拾,病人眼眶凹陷,唇乌口张,肢冷脉伏,送医院补液,二小时许,腹泻如故,泻下之物如洗肉水。在继续补液的同时,迅速采用上法,灸至五壮后腹泻渐停,第十壮时四肢微温,第十五壮后,病人眼微睁,可发微弱喉音。在灸神阙穴的同时,以艾条(以上药艾绒搓成拇指大小药艾条)悬灸百会,双侧涌泉三十分钟后,病人方完全清醒。后以扶脾丸(东垣方)收全功。
出处:《四川中医》一九八五·十·四十一。
备注:百会穴在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涌泉穴在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
三分之二交界之凹陷处。
6.针脐中四边穴法:脐中四边穴即脐上下左右各开一寸处,共四穴,患者平卧,选用二十八号或三十号针,以四穴上下左右为序进针,成人一般针三至五分深,小儿针二至三分深,不留针。急性泄泻每日针一次,慢性泄泻隔日一次。
疗效举例:张××,女,六十二岁,患五更泄泻四年,近一年来形体消
瘦,食欲减少,腰背酸痛,肠鸣腹胀。服药甚多,尚未治愈。经针刺脐中四
边穴五分深,捻转半分钟,泄泻停止六日,继针八次而愈。
出处:《江苏中医》九六一·九·二十九。
7.吴茱萸三至五克,食醋五毫升。将吴茱萸研细末,加食醋调成糊状,加温至四长摄氏度左右,摊于二层方纱布上(约零点五厘米厚)。将纱布四周折起,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十二小时更换一次,用于脾胃功能失调的泄泻(消化不良)。
出处:《江西中医药》一九八八·五·三十三。
8.白胡椒、吴茱萸各六克,大蒜少许。用米饭捣成饼。贴于脐上,用于寒泻。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9.芥子末、面粉各等分。用湿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胶布固定。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0.五倍子适量。将其研末,醋炒,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于久泻。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1.炮姜、附子未各等分。共研细末。敷干脐部,炒盐加葱热熨子上。用于阳虚寒泻。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2.理中散:党参十克,白术七克,干姜五克,灸甘草三克。混合烘干,碾面,备用。取药粉零点二克填入脐内,覆盖一软纸片,再加棉花,外用白胶布固封,三至七天换药一次。用于慢性泄泻。
出处:《河南中医》一九八三·一·三十九。
13.隔盐灸脐法,患者仰卧,将细盐适量倒人脐部。以填满脐窝并稍高出脐部周围皮肤为度,将艾绒制成艾主数个,每用一个放盐上点燃灸之,燃尽后再换一住,连灸七至十壮,日一次。
出处:湘南民间。
14.丁香、肉桂各等分。共研细末。敷于脐部,胶布固定,一日一换,三至五天为一疗程。
出处:《中国灸法集粹》
15.艾绒、十滴水各适量。取艾绒少许,放在金属小盒内,用酒精灯温火加热,再加适量十滴水,搅拌均匀,继续加温,大约经过一至二分钟用手取出艾绒(此时艾绒已呈湿润状),按压至不滴水,不烫手为度。放在神阙穴上,用胶布压盖固定,二十四小时换药一次,另用百分之五葡萄糖溶液二毫升,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每侧一毫升),每日一次,可连用三至四次。用于夏季流行性腹泻。一般五次痊愈。
出处:《中国针灸》一九八五·四·三十。
16.乌梅、川椒、黄柏各等分,鲜生姜适量。前三味共碾为未,加生姜共捣制成糊膏状,将姜膏摊在纱布上。外敷神阙穴,用胶布加压固定。用药半小时,脐腹有温暖舒适感,一般外敷一次可症状告愈,若不愈,二至三日后可换药再敷。用于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病性结肠炎及其它慢性腹泻,寒性腹泻者。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一九八五·四·二十六。
17.肉桂三克,硫磺六克,白胡椒一点五克,鸡内金三克,枯矾六克,五倍子六克,新鲜葱头三至五节。前六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葱头捣烂,与上述药末拌匀。加适量醋酸调成糊状,平摊于脐部,用纱布覆盖井用胶布贴稳,每天敷二小时即可,每日一次;六次为一疗程。若敷药后出现发痒、灼痛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用于五更泻,症见泄泻日久,每日黎明前即感腹痛,登厕必泻,小腹畏寒喜暖者。热泻及痢疾禁用此法。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一九八六·二·四十三。
18.清凉油适量,搽脐内,用于受凉而引起的单纯性腹泻。
出处:《群众医药》一九七六·七·四十三。
19.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灸甘草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热,布包。放于脐上,热熨斗熨之,逼药气入腹,此法通治泄泻和痢疾。
出处:《理沦骈文》。
20.苍术、厚朴、陈皮、山檀炭、车前子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热,
布包。放于脐上,热熨斗熨之。用于水泻。
出处:《理沦骈文》。
21.车前子适量。研细未,水调成膏。敷脐。用于水泻。
出处:《理沦骈文》。
22.车前子、肉桂各适量。研细末。纳脐。用于寒泻。
23.白芥子适量。研细末。纳脐。用于寒泻。
出处:《理论骈文》。
24.胡椒适量。研为细末,纳脐内。用于寒泻。
出处:《理沦骈文》。
25.官桂、厚朴各适量,姜汁少许。将前二药研细末,用姜汁调成膏,敷
脐。用于寒泻。
26.丁香、枯矾各适量。研细末,纳脐内。用于寒泻。
出处:《理论骈文》。
27.胡椒、大蒜、艾叶、吴萸、灶心土各适量,除大蒜外。余药研细末,
人大蒜捣如泥状,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理沦骈文》。
28.滑石、甘草、鲜车前子各适量。前二味研细末,用车前子捣汁调成饼;
敷脐。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29.猪苓、地龙、针砂各适量,葱汁少许。前三味研细末。加入葱汁调成
饼状,敷脐。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30.滑石三十克,酒芍十五克。灸甘草六克,炮姜一点五克,丹皮汁适量。分别研细未,将滑石用丹皮汁浸煮收干,再加入余药,用水调成膏,敷于脐部,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31.硫磺、枯矾各适量,来砂少许,前二味研细末,朱砂为丸,纳脐内。用于气虚暴泻。若泻不止行,用艾五百克坐身下,火烘脚。
出处:《理沦骈文》。
32.木鳖仁,丁香各适量。研细末,用唾液调成膏,纳脐泄气愈。用于水
泻。
出处:《理沦骈文》。
33.热泻散:黄连十二克,滑石三十克,木香十互克,吴茱萸十克。共研细末。贴神阙穴,大肠俞,胶布固定。用于热泻。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注: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旁开一点五寸。
34.木鳖仁五个,丁香五个,麝香零点三克,共研细末,米汤调作膏。纳脐中贴之,外以膏药护住。用于水泻不止。
35.暖脐膏:白芥子九克,鲜姜一百二十克,红皮蒜三个,香油一百八十克,章丹一百二十克。将药浸于香油内,文火熬焦去渣,再徐徐入丹,熬至滴水成珠。贴肚脐。用于受寒肚痛、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36.封脐艾:陈艾叶、蛇京子各三十克,木鳖子二个(带壳生用)。共研为细末和匀,用棉包裹。安在脐上,以纸圈固定,以熨斗熨之为妙。用于脐腹冷痛或泄泻。
出处:《东医室鉴》。
37.熟艾十五克,硫磺六克,蓖麻仁七个。前二味碾末,同蓖麻仁共捣烂。棉包安脐上,熨斗熨之,可止泄泻。
出处:《本草纲目》。
38.食盐少许。炒热,布包,热敷于脐部,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39.陈艾(醋灸)七片,蚯蚓五条。共捣烂如泥,用火烘烤。敷脐眼上,
用布盖住,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40.艾叶适量。以酒炒艾为绒,作饼,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1.热柴灰适量,用布包敷于脐上。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2.糯米。酒糟、盐各适量,和匀,炒热。趁热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3.胡椒、大蒜各适量,捣作饼,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4.艾叶、灶心土,门斗灰,吴茱萸各等分。共为末,用醋炒热,敷于脐部。用于治疗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5.炮姜三十克,捣烂,贴于脐部,盖过丹田穴(约长二寸五分,宽一寸),布包扎一至二小时。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6.松香三克,大蒜二枚。将松香研成末,与大蒜同捣烂,敷于脐上,用膏药盖贴。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7.生附子一大片,烘热。包肚脐上,用于寒泻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8.松香适量,研为细未,过筛,用酒或白蜜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胶布固定。用于寒湿泻。
出处:民间验方。
49.肾泻散:吴荣英、补骨脂、五味子、生硫磺各三十克,带根须葱白十根。葱白切碎,余药共为粗未。将上药放铁锅内,加黄酒适量,炒热,纱布包裹,热熨神阙穴,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至二次,一剂药可用三天。用于五更泻属脾肾阳虚者。
疗效举例:周××,男,四十岁,一九九二年四月五日初诊,五更泻了年余。患者每于晨起六时许即腹痛欲泻,泻后痛止或痛减,大便时稀,小腹怕凉,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细弱。证属肾阳不足,夹瘀为患,用肾泻散加生蒲黄,五灵脂各十五克,如上法用之,用药四剂痊愈。半年后未复发。
50.久泻膏:生黄芪、补骨脂、乌梅炭、五倍子各三十克,米壳、肉桂各十五克,川连、冰片各六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三克,用生姜汁调成膏状。填敷神阙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肤疾宁膏固定,三夭换药一次,用于久泻。
疗效:治疗顽固性腹泻三十余例,无一不效。
51.胡椒未九克,生姜汁少许,调成稠膏状,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至二次,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2.胡椒未三克,饭团少许,拌匀,制成饼状,贴于脐部,每日换药一至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3.透刺神阙法:取三寸毫针从天枢穴(脐旁开二寸)皮下进针,针尖向脐中方向斜刺二至二点五寸深,持续缓慢捻转三至五分钟起针,每日一次,用于急慢性肠炎、慢性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所致的腹泻,有显效。
疗效举例:王某,五十四岁,医生。患慢性肠功能紊乱已二十余年,虽经多方治疗时愈时发,发时日解大便八至十二次,稀薄带有少量粘液,伴腹痛腹胀,纳差。用上法并加刺双足三里,翌日大便二次,成形。依法继针六次,病愈停针。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三·六·封底。
备注:本法治脱肛效亦佳。气海透神阙可治膀胱炎,痛经。
54.蚯蚓五条,陈艾六片,米醋适量。将陈艾用醋灸过,然后与蚯蚓共捣烂如泥,再用火烘热。趁热敷于脐眼上,用布盖扎,每日换药一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55.葱白根适量,黄丹少许。将葱白根洗净,捣烂如泥,入黄丹和匀为丸。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至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水泻。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56.神秘万金膏:草乌、川芎、大黄各十八克,当归、赤芍、白芝、连翘、白芝、白蔹、乌药、官桂,木鳖子各二十克,槐、柳、桃、桑、枣枝各十二克,(一方加苦参、皂英各十五克,一方加苏合香零点九克,名万应紫金膏)。将上药细锉,用麻油一千克浸药一宿,用火熬至药焦色,用丝绢滤去渣,将油再入锅,以文武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后入乳香,没药末各十二克搅匀。摊贴脐上,用于泄泻和痢疾。
备注:本方贴患处可治疗风寒湿气所侵、跌打闪创伤损、一切疼痛,并治一切无名肿毒;贴背心可治疗哮喘咳嗽;贴太阳穴可治疗头痛眼疼。
出处:《膏药方集》。
57.丁香三克,大椒六克。研极细末放膏药中,贴脐中。用于水泻。
出处:民间验方。
58.葱、姜各适量,黄丹(如豆大)一粒。把葱、姜打烂、入黄丹和匀。纳入脐中,外贴膏药。用于水泻。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资料》。
又方:葱白根捣烂,加入黄丹为丸,放脐上。
59.丁香、白芍、甘草各等分。研细末后,用唾液调和如饼状,敷于脐上,外贴膏药保暖。
出处:民间验方。
60.硫磺、丁香各二克,白胡椒一点五克,绿豆粉四点五克。共研末和匀。将药末少许敷在脐上,外以膏药封贴。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61.酒饼丸适量。研成粉末,以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次,五至八小时后去掉,同时禁食,有脱水及酸中毒者,给予输液及纠正酸中毒。
出处:《广西赤脚医生》一九七六·六。
62.大蒜一至二枚,连皮放热灰中煨熟,去皮捣烂,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局部有烧灼感,并且皮肤发赤时去掉,一日一次。
出处:《中华药学杂志》一九七六年十二期。
备注:大蒜治泄泻许多医籍均有记载,如《千金方》以大蒜须捣脐中,
《增广验方新编》取大蒜须同银珠同捣敷脐等。现多煨熟后再用,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延长敷药时间。
63.生姜、大葱、大蒜各六十四克。木鳖仁十五克,穿山甲十克,乳香、没药末各九克,丁香一点五克。前五味用麻油熬,黄丹收膏。将后三味糁入膏内,敷脐上。用于夏日泄泻,敷之即效。
出处:《理沦骈文》。
64.鲜石榴果皮二十克,捣成泥状,敷于脐部,外盖锡纸、纱布,胶布固定,二十四小时换药一次。
疗效:治疗腹泻二十四例。一次痊愈十二例,二次痊愈五例,三次痊愈四例,好转三例。
出处:《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一九七七·四。
65.五倍子(炒黄),干姜各十克,吴茱萸、公丁香各五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十克,用温白酒调成软面团状,做成直径五厘米的药饼,敷脐部,胶布固定,晚敷晨揭,每日换药一次,连用一至八次。用于腹泻。效果较好。
出处:《铁道医学》一九八○·三。
66.细辛、荞子粉各三克。共研细末,制成蚕豆大的丸子。放脐眼内,纱布盖上,固定好,用于腹泻可一次止泻。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67.总管根皮少许,嚼烂,敷于脐部。用于腹痛便泻。
出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8.五倍子六克,公丁香三克,共研细末,水和调匀。每次取三克敷脐眼上,外用普通膏药盖贴。用于腹泻。
出处:《穴敷疗法聚方镜》。
69.白胡椒二份,肉桂一份,丁香一份。烘干,共研为细末,过筛。用水或酒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并敷命门穴。外用胶布固定,一至二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为止。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命门穴在与脐相对的腰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疗效:治疗腹泻一百五十例,百分之九十五均在用药一至二次痊愈。近百分之五的病人,疗效不佳

药枕配方集锦
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
1. 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2. 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药物:茶叶300~400g。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 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药物:白菊花120g。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 高血压兼结膜炎。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 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 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
7. 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8. 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克。
9. 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 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 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12. 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养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
13. 安神药枕:白菊花100克,灵磁石100克,合欢花100克,夜交藤100克,朱染灯芯30克,石菖蒲60克,远志60克,公丁香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梦加生龙骨100克,生龙齿6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装于布袋内,纵横缝纫,铺上枕巾,当睡枕用,一般可用3个月。
14. 治疗高血压、颈椎病:菊花川芎枕:将菊花500克、川芎300克碾成粗末,拌匀,装入枕芯。此药枕有平肝清热、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颈、椎病患者。
15. 蚕沙枕:将晚蚕沙500克、羌活3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散风寒、通络止痛,可用于颈椎病疼痛较明显者。
16. 绿豆槐花枕:将槐花300克、绿豆300克碾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气味芳香,能清热凉血,可用于内热、口干口苦、便秘及心烦失眠者。在炎炎夏日难以入眠时用此药枕,效果尤佳。
17. 决明枕:将石决明、草决明各10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平肝潜阳、清热,可用于颈椎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18. 荷叶夏枯枕:将荷叶、夏枯草各1000克装入枕芯。此药枕能起到清心除烦、化湿浊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失眠的患者。
19. 消暑失眠药枕,药枕的处方是:先取青蒿、藿香、菖蒲、薄荷、菊花、茉莉花、白玉兰花、栀子花干品各等量,将其碎为粗屑,拌匀备用。然后用纱布缝成枕心袋,将药置入其内,制成枕心。最后,再外套枕套即可。患有失眠症的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20. 以苦荞皮为枕心充成药枕,就是利用其透气性极好的作用,对头颅进行适度的按摩而缓解颈椎不适。长期枕用,可祛风除湿,防止动脉硬化、皮下出血及湿疹等疾病。而且其舒适性极佳,冬暖夏凉,
21. 失眠:药物白菊花、灵磁石、合欢花、夜交藤各100克
22. 失眠:白菊花、灵磁石、合欢花、夜交藤各100克,石菖蒲、远志各60克,染灯芯、丁香各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梦加生龙骨100克,生龙齿6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装入布袋内,当睡枕用,一般可用3个月。
23. 颈椎病:药物防风、羌活、威灵仙、川芎、千年健、葛根、透骨草各60克,细辛、白芷各30克,川乌、草乌、冰片(另包和入)各10克。可枕6个月。
24. 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白兰花、麻黄、丁香、苦杏仁、桔梗、薄荷、苏叶、枇杷叶、白前、藿香、礞石、生石膏各等量,研为粗末,装入枕中使用,连续用2~3月。可宣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
25. 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灯芯草100g、酸枣仁1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清心、除烦、安神,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26. 治疗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菊花、夏枯草各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适用于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
27. 治疗三叉神经痛: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可疏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28. 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夏枯草、荷叶、竹叶、蒲公英、菊花各50g。将诸药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9. 治疗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广陈皮800g,槐花、云木香各300g,川芎、夏枯草、菊花各200g,共研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睡眠时用,每日不少于4小时。药枕可连续使用60日左右再换药。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30. 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疗痹症。夜明砂、威灵仙、羌活、独活各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适用于痹症。
31.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党参、黄芪、菊花、天麻、枣仁、柴胡各等量,研为细未,制成枕心应用,连续用1~2月。可健脾益气、祛风通络,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32. 治疗颈椎病:白芷、川芎、威灵仙、川乌、草乌、姜黄、红花、葛根各等量,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2~3月。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适用于颈椎病。
33. 治疗高血压、风湿性节关炎、脑动脉硬化、腰椎病等:取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黑附片、川芎赤芍、红花、广地龙、广血竭、菖蒲、灯心、细辛、桂枝、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乳香、没药、冰片各等份,研为粗末,做枕芯。每天枕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连用3~6月以上。此药枕对高血压、风湿性节关炎、脑动脉硬化、腰椎病等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34. 治失眠的药枕:a)取决明子、滁菊花、朱灯心草各150克做枕芯。b)取黑豆、磁石粉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5. 治疗头痛目赤的药枕:取菊花或薄荷或绿豆做枕芯,睡觉时枕之。
36. 治疗大寒脑痛的药枕:蒸吴茱萸,装入枕芯,睡时枕之。治因大寒侵袭引起的头脑疼
37. 治疗青光眼的药枕:取夏枯草、荷叶、白艾、草决明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8. 治疗耳中热痛的药枕:食盐装入枕芯,睡时枕
39。治疗鼻渊(鼻内有脓痰、不通气、头疼等)的药枕:白芷、辛夷各等份,装入枕芯,睡时枕之,可治鼻塞不通、香臭不闻、流涕腥臭、头痛、眉棱骨痛等。
40。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取野菊花、灯心草、夏枯草、石菖蒲、晚蚕砂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41。 清热防暑保健药枕。a)五叶枕:由干桑叶、竹叶、柳叶、荷叶和柿叶掺匀并装袋而成。b)青蒿藿香枕颇为常用。将青蒿、藿香各等份装袋即可。也可根据各人喜爱,再加些绿豆、薄荷之类,协助祛暑解热,患有高血压者,枕内可加野菊花和桑叶;神经衰弱患者,可加菖蒲、侧柏叶。
42。药枕助眠法 a) 治疗失眠的药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用蒸大豆装枕治失眠,b)宋代有人用草决明装枕治失眠,c)用黑豆、磁石粉装的枕头也有防治失眠多梦的作用。d)紫砂枕也是助眠的“药枕”,是我国民间药枕疗法的继续和发展。如“催眠枕”是日本学者根据中医“头寒足热”的理论,经过试验,发现人的头部在25℃~30℃是睡眠的最佳温度,如果能保持这个温度,就有催眠作用.
43。药枕治疗高血压 :白矾药枕的药物组成和制作方法:取白矾2500克(筛去碎屑,将大块碎成蚕豆粒大小),川芎1000克,槐花500克,混合装入用白布缝制的枕套中,缝口供作枕即可,每袋可连续使用半年。该方药不仅具有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之功效,而且配制简易,使用方便,药源充足,价格低廉,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应用。
44。治疗头痛、头晕、疮疖肿毒、风火眼赤、昏花或血压偏高等病症:将干菊花装入布袋中作枕,适用于头痛、头晕、疮疖肿毒、风火眼赤、昏花或血压偏高等病症,具有防治功效。
45。茶叶枕:将泡饮过的剩茶叶晒干,再掺以少量茉莉花茶拌匀装袋即成,具有降火、降压、清热、解毒、明目、利尿和消暑等功效。
46。防治头痛脑热、眼赤喉痛、疮疖肿毒和心烦口渴等病症。
47。绿豆枕:将煮绿豆汤剩下的绿豆皮晒干,再掺以整个或破碎的绿豆装枕即成。
因绿豆性寒,故有清热解毒、止渴防暑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来防治头痛脑热、眼赤喉痛、疮疖肿毒和心烦口渴等病症。
48。明目枕:绿豆与菊花、决明子共做药枕,可有清心、解热毒和退目翳等功效。民间特此药枕又称为“明目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