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熔化的特点:冯梦龙三言名篇表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5:29:42

冯梦龙三言名篇表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012年02月08日19:02腾讯读书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章摘自:《万历兴亡录》
  作者:方志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版次:2011年10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方教授虽登坛仅仅两次,但其在学术界和受众中已备受关注。方教授从事明史研究多年,学术功底深厚,长于分析,善于类比。在该书中,作者以极富故事性、趣味性却又不乏学术品位与深度的言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本应有所作为却乏善可陈的皇帝。从万历皇帝的身上,也许学习不到帝王之术,但可以了解兴亡之道……

明朝万历年间留下的可以称得上是珍贵文化遗产的文学作品,至少有署名为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和汤显祖的千古绝唱《牡丹亭》。但是,如果说更能反映万历时代各个社会阶层精神面貌的,恐怕还得推“三言”和“二拍”,也就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虽然这几种书的结集出版是在天启乃至崇祯年间,但早在嘉靖、万历时期,其中的许多著名故事已经成为说书人的经典、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放下“二拍”,我们可以算算“三言”中的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以上《喻世明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吴衙内邻舟赴约(以上《醒世恒言》),等等。

如果我们认真读读这些作品,也许会发现一个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凡是能够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为人处世的,其结果一定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是执著认真、爱钻牛角尖,那一定是既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悲剧也因此而发生。

我们重点说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是整个“三言”的第一篇,主人

公是蒋德,又称蒋兴哥。

这位蒋兴哥是湖广襄阳府枣阳县(湖北今县)的一位青年商人。小伙子人长得帅气,爱动脑子,从小跟随父亲做生意,不仅生意做得很好,还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枣阳县人人称道。十七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在邻里的帮助下,蒋兴哥娶了一位王姓姑娘为妻。王姑娘在家中排行第三,又是七月初七日出生,所以小名叫三巧儿。三巧儿聪明漂亮,蒋兴哥十分疼爱,小两口日子过得美美满满、甜甜蜜蜜。

但是,好日子过得总是嫌快。转眼三年过去了,蒋兴哥为父亲守孝的日子也过了,想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许多生意还得打理,一些账目需要清理,于是和妻子三巧儿商量,要去广东一趟。三巧儿也是明白事理的女子,好男儿志在四方,总不能把男人拴在裤腰带上吧?但小夫妻感情深厚,难分难舍。蒋兴哥天天说启程,天天还是留下来陪妻子。如此反反复复,一晃又是两年。蒋兴哥不得不咬咬牙,狠狠心,必须要走。他暗中把一切都准备好,直到临行前的几天,才和三巧儿说明。到了这个时候,三巧儿舍不得也得舍,只得千叮咛万嘱

咐,要蒋兴哥早去早回,免得自己担心。

蒋兴哥的生意主要是在广东和江南,在广东的全浦(今属广西北海)采购珍珠,销往江南的苏州、松江;又在苏州、松江采购丝绸、布匹,卖往广东。这样一来一往,时间就比较长了。这一次蒋兴哥倒真是想少做一些生意,去广东把父亲遗留下来的账目处理掉,顺便也到苏州,给妻子购置一些高档衣物,因为当时全国消费看苏州,苏州的服装、家具,都被称为“苏样”。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蒋兴哥一路风尘,又加上思念家中的妻子,不知不觉病倒了。蒋兴哥心中一急,一上火,小病成了大病,这就耽搁在路上了。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批评商人忽略夫妻之间的感情,总是把妻子搁在家中,自己为着蝇头小利,四海为家。但作为商人,生意多在外地,多在路上,又岂能天天守着老婆过日子、坐吃山空?所以,他们也多有不得已之处。而且,当年的交通、通讯及医疗条件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不少人的性命就丢在了路途上。如果朋友们有兴趣读一读明朝和清朝各地的地方志,其中的“烈女传”或“节妇传”,传主有许多就是商人的妻子。

二、红杏出墙

我们放下蒋兴哥病在路上,再说三巧儿。丈夫临行时说好,年前一定是要回来的,所以三巧儿到了临近年关的那些日子,一颗心就吊在了丈夫的身上,得空就上阁楼,开窗眺望,希望能够早一刻见到丈夫的身影。这就是人家小两口恩恩爱爱的感情。但是,今天盼明天盼,左也盼右也盼,盼穿了双眼,就是不见丈夫的踪影。

转眼过了年,蒋兴哥还是没有回来。三巧儿心中着急,乱七八糟的念头便时时出现。比如,丈夫是否做生意赔了本钱,滞留在某地?比如,丈夫是否途中遇上风浪或歹徒,性命堪忧?比如,丈夫年轻俊秀,手上又有钱,是否在某处受到了异性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眼看正月过去,又是二月了,春暖花开。这天,三巧儿照常上阁楼,开窗户,向外眺望。还真是天如人愿,眼见着一人身上穿着和丈夫一样的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头上戴着苏样百柱帽,从远处朝家中匆匆而来。此人越来越近,三巧儿心中一阵狂喜,差点儿就叫出声来。但是定睛一看,却不是丈夫,是一位身材、长相,乃至穿衣戴帽都和丈夫相似的年轻人。三巧儿顿时感到失望,正要回身关窗,却见那年轻人正好抬起头,盯着自己看,不由得一阵脸红心跳,赶忙把窗户关上。

这种事情本来随时都可能发生,看错人的事情不是很简单吗?但这件事情却不简单。

原来被三巧儿误认为是丈夫的年轻人也是位商人,来自大名鼎鼎的徽州,是位徽商,姓陈,人称陈大郎。当时的湖广是国内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地,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陈大郎是带着大本钱来这里做大米生意的,要从这里购买大米去南京、苏州销售。

虽然三巧儿发现认错人后赶忙关上了窗户,但这个陈大郎就因为这一眼,就一见钟情,喜欢上了三巧儿。当天晚上回到客栈,翻来覆去,怎么也没法入睡。接下来的几天也是这样,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用中国民间的话说,他的魂儿被三巧儿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