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跟踪器定位器:——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4 04:35:12
关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2008-09-03    作者:兰建平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还是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次跨越”。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如何通过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前浙江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两创”总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的四次转型跨越     根据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将浙江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四次阶段性跨越,如图1。     图1 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次跨越     第一次跨越:农村工业化基础上的阶段性跨越。从1978年到1985年,以实施“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手段与目标,抓住商品市场需求严重短缺的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民营经济、(乡镇)集体经济“四个轮子一起转”,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生产,建立起一般商品生产与供应的先发优势。这一时期主要利用“短缺经济”时期的市场拉动力量,发挥浙江人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大办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农村工业化,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转变的第一次跨越。在这次跨越过程中出现了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民创业高潮。     第二次跨越:专业市场推动式的阶段性跨越。从1985年到1995年,在大部分小企业、小作坊式工厂完成了初次创业、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产品生产逐步从以家庭工厂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企业为主,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事实上这一时期是浙江历史上乡镇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产业结构呈现“轻、小、集、加”的形态,相比第一阶段的家庭工厂占主导地位,产业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产能也大大增强。随着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档次的稳步提升、产能的增加,乡镇企业必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拓展市场,重点解决企业产品的出路问题。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转移到了以积极推进“市场化”为目标,通过建立各级各类市场,打通浙江产品走向市场的通道,解决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后续市场空间问题。为了解决市场与生产之间的突出矛盾,全省各地市场管理部门改管理为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实行“管办合一”方式,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各级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网络,全省专业市场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规模。由于专业市场对产品销售的巨大放大作用,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甚至调整产品营销策略,“不进商场进市场”。“办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全省办专业市场的热情空前高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就是典型的代表。到“八五”末期、“九五”初期,全省有各类市场4480多个,市场总面积达2100多万平方米,经营户70多万户,年总成交额达到近2800亿元。浙江开始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这一阶段,浙江的很多市场事实上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市场的市场”。各种专业市场与小商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浙江第二次阶段性跨越最直接的推动力量。第三次跨越:产业集聚化与市场网络化发展的阶段性跨越。从1996年到2002年,浙江出现了大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或中小企业。亚洲金融风暴后,随着人民币汇率保持高度稳定,我国高速增长的外贸出口逐渐趋于稳定。在这一背景下,浙江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呈块状经济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浙江充分利用国家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用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纺织丝绸、轻工、食品、建材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通过加强工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四大新兴主导产业,较好地实现了产业整体技术的跨越。同时,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园区等,大力推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以制造业为例,据统计,至2002年,全省共有制造业集聚区917个,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05.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4.4%。     在产业技术与组织程度整体取得一定跨越的基础上,市场网络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成为第三次阶段性跨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专业市场与专业市场之间、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之间、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之间,逐步形成了网络,从而获得了“网格式”竞争优势。而这些网格的节点,往往是中心镇、乡和中心村,这为“十一五”期间浙江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浙江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市场整合程度不断提高,“走出去”与“引进来”发展逐步形成互动的格局,全省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本土民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发展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深化发展。     第四次跨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阶段性跨越。从2002年至2007年,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目标,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手段,以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建设为途径,在全省建设“10个中心、20个基地”,即培育和建设30个左右以若干核心区块、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其中10个左右为全国性制造中心、20个左右为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并要求代表产业总体水平的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外向度保持制造业出口的持续增长,力争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基地。根据省经贸委关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十一五”中期评估报告,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无论是产业技术的先进性还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先进性,应该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为浙江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从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升级发展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变迁对经济转型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浙江要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变迁是当务之急。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宏观环境是“三叠加”(产业升级转型期、国际经济波动期、宏观调控紧缩期三叠加)、“三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准备金上调、劳动力成本上升)、“三加剧”(资金供给、土地供给、环境空间紧张状况三加剧)。这种形势对当前浙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十分不利的。今年以来,特别是受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浙江大多数民营开始承受“产品出口亏损”与“企业融资困难”的双重压力。同时,又遭遇冰雪灾害、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影响,这种宏观经济环境表明,产业内部依托自身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     ——产业结构的制约。首先,一产的基础地位不够稳定。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浙江一产的增加值年均增长3%,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次,二产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2007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对工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仍然是纺织、服装、机械、化工、塑料等传统产业。最后,三产比重调整幅度较低。2007年全省三产增加值为7521亿元,其增长速度比二产增加值增长速度低0.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制约着浙江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资源配置效率的制约。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显示,从1995年至2006年间,浙江三次产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TRE)平均仅为0.18%;其中,部分年度内的三次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应甚至为负。并且从2000年开始,浙江三次产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从高位开始呈现总体下滑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浙江三次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浙江资源再配置效应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     图2 浙江三次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应(1995—2006)     浙江在最近十余年内的三次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的相对较低,表明浙江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还有进一步合理化的空间。目前,较低的资源再配置效率制约着浙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产业发展区域结构的制约。根据浙江当前的现实条件,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工业化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尽管浙江省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在省内的区域发展结构上的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相关课题研究表明,这种区域不均衡状况不仅表现在当代工业化发展的总体评价结果上,而且还表现在工业化发展的各个主要不同侧面上。图3显示了浙江省当代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指标指数水平的三大区域间对比状况。产业发展区域结构的明显不均衡状况,制约了浙江在经济发展上的区域结构调整,并最终将影响到浙江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图3 浙江工业化发展区域结构图     三、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面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核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科学地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产业的提升来推动浙江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的提升,主要包括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组织方式的提升、经营方式的改变、产业高端支撑要素的改变、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式的改变,这是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和关键举措。     ——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发展的问题,本质之一是技术的发展。产业技术的突破,尤其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近30年来,浙江产业技术在第一个10年主要依靠国有企业的技术溢出,在第二个10年主要依靠购买(技术引进),而最近10年则主要依靠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浙江整体产业技术已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通过实施“九五”期间的25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十五”以来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浙江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国际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加强,当前浙江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按照“自主创新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紧紧围绕“958”计划赶超,力争在若干个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产业组织方式的提升。产业组织形式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浙江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成本低价格扩张,动力在于中小企业依托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实现的“外部规模经济”。我国目前的产业组织政策是“集中优先”,推行发展企业集团、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优先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竞争性行业出现的过度竞争,以及企业规模过小、数目过多的问题突出。浙江产业组织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块状经济。到2007年,全省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600个左右,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2/3。当前的重点是结合块状经济的实际,依托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大力提升块状经济的总体水平,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分工定位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集群,提高浙江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经营方式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在于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浙江区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基础是民营企业,经营方式主要是产品经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经济效益比较低。在全国所有省、市(区)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中,浙江经济效益名列第24位。解决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道路在于转变企业的经营模式,一是推动“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从“无牌向有牌、有牌向品牌”转变。二是推动依靠“产品经营”为主向“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为主转变。特别是在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双重背景下,在注重产品经营的同时,应当高度重视资本经营,一方面大力引进国际资本,以民资引外资,努力提高民营企业“资本国际化”的程度;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开展国际投资,努力通过创业去创建“本土化的国际企业”。    ——产业高端支撑要素的改变。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支撑要素是人力资源。“没有木材的地方却成了全国有最大的板材市场;没有棉花的地方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浙江的企业家资源。浙江依靠一大批善于创业、敢于创新的企业家,能够不断地从市场中整合各种资源,集聚各种要素,引领了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第一代创业者大多到了退休的年龄,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年轻企业家,这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花大力气培养、提升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以企业家素质提升为切入口,实施新型企业家的培养培育计划,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根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以培养一线技术研发队伍为目标,大力提高研发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等,形成经营管理者与技术支撑者“软(管理)硬(技术)”结合的竞争优势。     ——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式的改变。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转型时期,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从“被动变革”向“主动权变”转变。政府扶持经济发展要实现根本转变,要坚持“四个转变”,即从以项目审批为主向以规划引导为主转变、从以政策管理为主向以政府服务为主转变、从以对企业经费补助为主向创新跨越的奖励为主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支持为主向行业共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变,从而体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位”的政策思想和价值导向。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基础上,浙江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第五次跨越的方向与路径,必须在产业发展领域坚持“四个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经营网络化、产业集群化,科学地推进这“四化”是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