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不胜杯酌的胜:谈志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1 11:39:59

谈志气

李天伦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中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炼志气、力气和正气。谈到志气时,他说,修炼志气,就是要承认落后而不甘落后,气不可馁、志不可丢,必须以一种开拓进取、奋力赶超、坚韧不拔、志在必得的精神去拼搏、去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王三运的“三气论”内涵深刻,寓意深远,切中当前甘肃发展的要害,在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记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今天,欠发达的甘肃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没有那么一股子气更不行。特别是志气,甘肃虽小,但志气不能小;甘肃虽穷,但志气不能穷;甘肃虽落后,但志气不能落后。

  “夫志,气之帅也。”古圣先贤的这句话,道出了志气特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个人的进步,还是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直线上升,难免会有急流险滩,难免会有弯道峡谷,但只要有志气,通过一番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命运、改变现状。历史上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甘肃发展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春风不度玉门关”,在人们的印象中,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总贴着偏远、落后、闭塞、艰苦、欠发达的“标签”。但是,近几十年来的甘肃也让人刮目相看。小是小,穷是穷,但出自甘肃、打着甘肃烙印的大手笔不少,许多方面足可比肩发达地区。“《读者》现象”、“兰大现象”、“《丝路花雨》现象”、“‘陆上三峡’现象”……让人们疑惑的是,甘肃既小,何以办大事?甘肃既穷,何以长袖善舞?甘肃既落后,何以创一流?面对朔风,背倚黄土,这片苦寒之地,何以能盛开如此美丽鲜艳的发展奇葩?

  答案不外乎两个字:志气。这股志气,是定西人“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艰辛,是庄浪人“山河面貌不变,农田基建不停”的执著,是民勤人“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豪情,是石油人、风电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韧,是陇南人、舟曲人“房子倒了桩桩在,人栽倒了爬起来”的力量。正是因为有这股重新安排山河、努力改变命运的志气,我们创造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辉煌。

  今天的甘肃,尤其呼唤志气。“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要修炼一股超乎寻常的志气。有了这股志气,我们“闯”的魄力会更大,“拼”的意识会更强,“追”的劲头会更猛,“抓”的作风会更实。有了这股志气,我们就能渡过急流险滩,穿越弯道峡谷,驶入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可以说,这股志气,就是老百姓最大的福气。在陇原大地涵养、孕育、激荡这股志气,甘肃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