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览众山小图片:冬游阜阳生态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28 08:48:32

游记写景篇一

1126          星期六 

                 冬游阜阳生态园

 

清晨七点多,两辆红色出租车开到 口,各位老师来到后,车朝集上开去。路过街口,我往街里望了一下,卖东西的小贩大都来到了,正在张罗摊子、货物。在中学斜对过路南的一家包子店门口,大伙下了车,走进店内。店内虽只有几张条桌,可桌上吃饭的人来来去去,很是热闹。店门口靠左的案板上放着一口大锅,锅里漂着鸡蛋花,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门里靠右墙是豆浆与稀饭。我们一行十二人分坐在三张桌子上,由于店内就夫妇二个,来就餐的人多,大家只好自个去舀稀饭。包子端上来后,大伙开始喝稀饭,吃包子。

吃过早饭,大家坐进车里,迎着清晨的凉风,在薄雾中出发了。天空中飘着片片浅薄的乌云,太阳在乌云背后忽隐忽现。

车到阜阳时,终于云开雾散,阳光朗照大地。九点多,便来到生态园。离着老远,我就看到生态园门口有一片小型停车场,场上停着五六辆贴满花花绿绿广告的大客车,生态园大门上方高擎着两个圆形大宝顶,宝顶涂着金色,大宝顶两面各有一个棱形小宝顶相衬托,也涂着金色,在明亮的阳光下,宝顶熠熠生辉,顶下悬挂着“阜阳生态园”六个红色大字。生态园门口有几个把门的在闲聊,三三两两的游人朝门口走过去。毕竟是冬季,游人较为稀少。孙校长买了九张票(随行小孩子不要票),我们就走进大门。

大门里面有一大片空阔地,左边是卖鬼脸面具、各种饮料和小孩玩具的,右边摆放着一排自行车和脚蹬三轮车,三轮车后面的棚子下停着许多辆电动旅游车,供游客租用。右前门哗哗的水声把我们吸引过去,我们走过去,见一圆形水池中央一架一丈多高的大水车在不停地上下转动,顶上一股抽上来的粗大水柱持续不断地倾泻在水车上。水车前面是一条蜿蜒向北的小路,小路左边是一个足球场般大的草坪,已经是仲冬天气了,这里的草坪却还是绿的,草坪中间散立着几截“断崖”,一人来高,孩子们玩的。小路右边,地势渐高,形成一片高丘,丘上挺立着数株雪松。我们沿路而走,来到高丘旁,一条水面宽阔、清波荡漾的溪流横亘在高丘下,一架拱形木桥卧在水面上,溪流两边株株垂柳婀娜多姿,碧绿的秀发随风飞舞。

溪流北面百步之距是几个动物圈舍。路东两个是养骆驼的,几头白毛骆驼昂着头静静站立着,隆起的驼峰像个大大的“M”字母。它们站立的时间是那么长,以至于身后的两股游人竟说“那是雕刻的”,正在这当儿,两只骆驼极其缓慢地向游人扭过脸来,“呀!它是活的呀!”有人在叫。骆驼圈舍后面是牤牛、水牛、绵羊舍。再往北便是猴舍了。看过猴子,我们走向路西的孔雀屋。两间青瓦苫就的小屋顶上卧着两只绿孔雀,下面阔大的场子四周或卧或站或跑着多只蓝绿孔雀及白便鸡。同行的赫老师的小孙女晴晴忽然手指着西边大喊:“开屏了,看!绿孔雀开屏了。”说着,她松开爷爷的手,兴奋地跑过去。我们仔细一看,可不是吗?在圈舍西边,两只开屏的半大绿孔雀正架着自己的杰作来回踱步呢。大伙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摄下了这美丽的一幕。

 孔雀屋西北是一大片山丘,上面竹树浓密,林间幽深阴翳。我们脚下的小路绕山丘一圈向西延展而去。路北是“百鸟园”,自西南循路向西北,沿路设置了几十个珍禽鸟舍。有红腹锦鸡、珍珠鸟、巨嘴鸟、虎皮鹦鹉等。由于颜色、形状、大小不一的鸟儿太多,记不住了。

过了鸟舍,是“猛兽园”,有鹿、黑熊、豹子、狮子、而且还有个狼舍。这些猛兽此时在冬日里一个个卧在门口、舍内晒太阳,很少有活动的,全无一点猛兽 的样子。过了“猛兽园”,我们来到“现代农产品展览厅内,里面是成排成列长在架子上的各种蔬菜水果。种在营养液内,无土栽培,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色。从农产品展览厅出来,路继续向西伸展,前面又是一道山岗,道路从中间穿过,山岗的南北是两大片树木,树叶全落光 了,惟余株株光秃秃的树干、树枝瑟瑟地在寒风中抖动。

 下了山岗,一个醒目大木牌上用箭头向西标着“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园”是生态园的主打景点。路上游客三五成群,多半是单位同事或亲朋好友。为了减少游客行路的寂寞,在前往植物园的路两边种着片片花儿,粉红、深红、明黄、浅白。虽然花地面积不小,花儿开得数量却不多。经霜的残枝败叶还能有什么生气呢。

说话间,“热带植物园”到了。抬头左右一看,乃一巨大无比的密封大棚。刚跨进门去,就觉得气温一下子比外面升高很多。里面到处绿荫匝地。热带植物比比皆是。这里分为ABC三区景点。我们先步入A区,这里香蕉树上结着簇簇绿皮香蕉,凤尾竹等热带草本植物互相攀附缠绕。我们走得累了,在一绿竹掩映 的黄色“牡丹亭”中稍坐片刻。田锋则举着相机热情地为大家留影。

 A区与B 区之间有一个空隔间,从这里既可以直接进入B区,也可以由空隔间旁的边门走出去,东面不远即是湖边,你可以坐在湖边的椅子上、石凳上歇息、观赏湖景,待小憩之后再走进去继续游览。

走进B区,迎门不远是一株枝干扭曲、盘根错节、绿叶婆娑的大榕树。往里走,小路盘绕在从林间、小溪畔,向上看,枝叶交错,“遮天蔽日”,赞比亚国花、佛竹、天竺葵、酒瓶椰子……俨然一派南国风光,置身其间,犹如穿行在热带密林,太多的植物名称,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令我们大开眼界。正走间,忽然前面传来瀑布似的轰鸣声,头顶上也竟有水滴溅落。大家加快了脚步,一座山壁陡峭,古藤垂挂,洞穴幽深的“瀑布”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崖顶”之水如滚瓜涌溅,直泻而下,倒挂下来,形成一面宽大的雨帘,雨帘后面有一窍山洞,恰似《西游记》里的水帘洞。里面一片黑暗。“瀑布”落在下面的潭水中发出震耳的激水声,潭水清澈透明,一条曲折的小溪将潭水向左边引去。“水帘洞”前有一面积不大的开阔地,随意摆放着几只树根做成的墩子、一张木桌,再后面便是高大“参天”古木。随行的几个孩子雀跃着在“水帘洞”前拍照,张国福走得有点累了,坐在木墩上休息。我与同行的司机则并无倦意,一直前行。这位老兄也是第一次来,拿着手机,不停地四处拍照。

 “哈哈哈”一阵开心的笑声飘来,我们顺着声音来到一圆形水池旁,池中一座假山,池中竟有十多只乌龟。我注意到假山上有一个牌子,上写“放生池”,下面还有一句话“浮起增福,沉下添寿”。假山旁的岩石间散乱地丢着许多一元、五元、十元的纸币,池底则躺着无数一元硬币。

从“放生池”旁向前走不多远,便来到C区,这里光线较为充足,树木少了些,花儿多了些。一个巨大的喷水池边围观者众多游客。水池中的喷水管排列有序,北面是两排平行排列的,每排九根,是向西喷水的,喷水时呈两扇张开的翅膀状。水池中央则围成圆形的一圈,喷水时,二十多个管子向空中激射水柱,水花四溅,形成一团雨雾,宛如炸开的大礼花。煞是好看。水池南面是几根三排的水管,时而喷几下,只是陪衬而已。这里鸟语花香,暖意荡漾,C区最南边是一个饭店,饭店旁摆着几张圆桌,如果是在春夏季,这里怕早已坐满了就餐的游人。但此时,这里却空无一人。

 一股凉风吹来,我已来到C区出口。出了C区,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大片草坪,草坪上远远近近或卧或立或爬行着十多只“霸王龙”、“箭齿龙”……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姿态多样。这是孩子们的最爱,几个小朋友骑在“霸王龙“背上,快活地欢呼着。草坪左边是一个湖泊,阳光下,碧波荡漾。草坪尽头是一座拱形木桥,桥之左立着一块木牌,上写“会老堂”,下面的说明文字上写着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逗留。回望C区门口,他们几个还不曾出来,却见孙校长才湖边走动的人群中走出来,向我打招呼。我手指着“会老堂”对孙校长说:“我们去那儿看看吧。”“好吧,来就是玩的。”孙校长岁近六十,却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我们一起走上木桥,向“会老堂”走去。“会老堂”乃一处古色古香的宅院,我们走过时,发现大门紧锁,门口坐着两个老人。大概是他们看守“会老堂”,不想被游客打扰,故此关门落锁。不过,我仍然从门缝中看见院中雕塑着一尊鄂冠缚带的文士。“会老堂”往东南有一条两米宽的水泥路,路两边是丛生的矮竹林。走过这段路,前面的游客多起来,这里不再是“热带地区”,湖畔数株杨树,叶子早已落光。湖边有几只圆底小汽艇,在树间拴着一根绳子上挂着几件黄红色救生衣,一位中年汉子不时向来往的游客招揽生意。“来,划一划汽艇,玩一次不贵的。”一个老人带着小孙子上了一个小汽艇,小汽艇开动了,在湖面上打了几个圈,下面还不时发出一两声汽笛声。远处湖面上,一只白色划艇缓缓驶过来,一对小夫妻正满脸喜悦地登着轮子。我与孙校长在路西一条连椅上坐下休息,我们身后左右是“海盗船”、电动车等一些儿童娱乐设施。海盗船上正有三四个小孩子与两个年轻人坐在上面,海盗船一左一右地摇晃着,上面不断传出阵阵惊叫声。

 等大伙到齐后,我们朝前面走去,路至尽头,是另一条东西大道,大道那边是一个大型广场。场边竖立一块牌子,牌子上面标着旅游路线图。我们走近看时,发觉遗漏了“荷塘月色”、“江南水乡”与“水上乐园”三个景点。但此时每个人都累了,谁也不想再去游了。顺着广场,有一条南北小路。这个广场名字是“罗马广场”,可广场上除了一个红色的大花鼓、一个大花瓶和几座正在用铁条扎起,用各种瓷碗、茶盅粘贴的五座小塔外,别无他物。看广场上放在地上正在焊接中的几个物架可知广场应该正在建设中。

  广场边的这条小路通向生态园大门。大家走出生态园时,阳光已有些偏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