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普通本刷不到挂件:投资杂感二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7 10:09:16

投资杂感二则

 

                   李春根

                   

                (一)4.3万倍与7.5倍

 

   美国有位名叫葛丽丝·葛洛纳的可敬老太太,于1935年用180美元买入了3股亚培公司的股票,然后就一直持有。经过N次分红和配股,至老人2010年1月逝世时,180美元变成780万美元。坚定持有75年,上涨了43333倍!无论是耐心还是收益,对任何个人投资股票者来说,都绝对是惊人的!顺便提一下,这笔巨款根据老人生前意愿,赠予老人的母校——伊利诺伊州的森林湖学院。

   看到这则消息时,我的心情和那个伊什么学院的领导、教师以及同学差不多,对葛洛纳女士充满崇高的敬意。

   手握一股,坚持75年,收益4.3万倍的事迹,可以用来教育投资者,当然也可能会吓着投资者。

   随机做了个小调查。我询问好几位信奉股票投资长期持有的朋友,是愿意持股75年,收益4.3万倍,还是愿意持股7.5年,收益也7.5倍?所有的回答都是选择只要7.5倍,脸上的表情也不那么长期持有了。还有一位这么回答:“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75岁!”        

   也是,人生苦短,其间免不了娶妻、生子、尽孝,还要买房、买车,有点雅兴的还想周游列国或列省等等,哪一样不要大把银子?7年半都嫌时间太长,7个半月就够了,当然一夜暴富为最好。

   投资总是希望尽量多尽量快地取得收益,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人们对买入的股票明天、下个月、明年会怎么样,其实绝大部分时间心里是没有底的。这种“没有底”,决定了我们投资之初选择与决策的艰难,也决定了我们渴望能尽快“有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时所做的一切功课,就是为了这个“有底”。庞氏骗局为何屡屡不分国界在多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寻找“有底”的心理。洞悉人性的麦道夫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只承诺每年10%左右的回报率。真的不算高!但正因为回报不高,才更象真的。再加上麦道夫曾当过纳斯达克主席的背景,就很有“有底”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对相对陌生或不擅长的领域,多数会选择模仿或跟随他人。在投资领域,有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投资者泡沫的反馈循环”。当人们看到已经有人通过麦道夫投资赚了钱时,一般就会认为这是一条安全的投资之路,非常“有底”,是不应该轻易放弃的投资机会。无怪乎那么多高智商的人争着上当,包括一些非常成功的犹太商人。这些老狐狸之所以自觉自愿从口袋里掏钱出来被人骗,为的就是老麦给了他们这个“底”。

   前面说的那些朋友放弃4.3万倍收益,选择7.5倍,除了别的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除了数量不算多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多数人主观上可能还是想尽可能远离风险的。在相同条件下,投资时间短一些,更容易让人产生安全感。相对于四分之三世纪来说,7年半似乎更容易“有底”。

   投资75年,公司能存续下来,并且还上涨了数万倍的事,总体上看是相当的小概率事件。那个亚培公司好象是个制药公司,做的药想来卖得不错。能存续75年的公司肯定有,能成长成百上千倍的公司也能找到,但又长寿又赚钱的公司不大好找.这位老太太的成功多多少少有运气的成分.如果想要成为大概率事件,恐怕要建立一个优秀组合来分散风险.好心的葛洛纳如果专事股票投资,只要她注意分散持有名牌医药股,可能会是一个女巴菲特!

 

    

                 (二)投资宜“贪”不宜“急”

 

   长期持有买得便宜的好股票,是概率最大的致富方式之一。相当多的股民朋友看好一个或几个股票时,基本上都是倾其所有满仓操作,因为买入时一般都会认为是好时机,好时机就应该多投入,不如此不足以痛快淋漓,不如此不足以快速致富。尔后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则常常已是弹尽粮绝,没有退路。一言以蔽之,“贪”与“急”使然。

   人性中的贪,是一种普遍现象,你我皆有,若一味站在道德的高度进行批判,就没什么建设性了。2010年8月4日,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条新闻,广东东莞有一位彩民,他所买的彩票中,有两张中了双色球头奖,奖金高达1176万元。按理这位老兄应该欣喜若狂吧,但这位刚跻身千万富翁行列的幸运儿却仍感到遗憾,因为他当期还10倍投注了一张1注的单式票,结果因为一个红球之差,错过了10注头奖。所以他还多少有些失落地说“:本来,我可以中5000万!”

   我觉得这位老兄挺可爱的,心里怎么想怎么说,特实诚。不能指责人家贪心不足,得陇望蜀,确实5000万比1700万多很多,遗憾一下很正常。

   广义地看,买彩票似乎介于赌博与投资之间。投资时“贪”字当头没什么不对,关键在于能贪得到。

   长期持有就是一种贪,如那位彩民朋友一般,不但要1700万,更是想把5000万一网打尽。

投资可以贪,而且应该贪,但不能老着急。看一些股市成功人士,在投资时总是收放有度,进退有序。大部分时候都是潜伏着挑选猎物,一旦机会适当,即果断出击,成功率非常高。他们果断,但不着急,贪起来有利有节,比喻为食肉猛兽很是贴切。股民们早已比喻过了:“大鳄”!

   反观不少股民朋友,却是着急而不果断,每天盯着屏幕看盘,买进卖出,忙得不亦乐乎。不管是肉是草,只管往嘴里拨拉。涨一点便立即找到“股神”的感觉,几乎逢人就想自我表扬几句;跌了则以为天要塌下来,或赶紧割肉斩仓,或被套后责怪政府不作为。整日里急急慌慌,一惊一乍,极少敢于坚守投资理念或投资初衷,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食草动物。常常是钱没怎么见赚着,倒是看到不少胸闷脑溢血进医院的。

   急于求成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之常情,但却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就去放纵。

   选股时如果着急,可能会忽略掉很多看似不打紧,实则很关键的细节,从而错过好公司或跌入陷阱。

   买了股票就要立竿见影有成效,那也多半会急惊风遇着慢郎中,经常误事:拿在手里时股价一动不动,只眼看着别的股票一个劲地涨。一着急卖了换成正在涨的,情况便立即逆转,卖出去的开始不停地涨,换进手里的开始不停地跌。于是,继续着急。股市里这类故事差不多天天都有上演。

   大家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在战略上,我们要有气吞5000万的壮志,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贪念的股民。但在战术上,还得一步步来,5000万或更多的钱不大可能一把抓入口袋。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股要一个一个地选,钱也得一元一元慢慢地赚。人民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解放全中国还得三大战役。建设新中国也还得一个一个五年计划慢慢来。你是谁?还能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更厉害,比政府更厉害?能一口气达到目的,能一个月成为富翁,两个月成为李嘉诚?再胖的胖子也是靠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自古以来,人们对急于求成是一直持批判的态度。雅一点的说“欲速则不达”,那是古时先贤们发呆时迸发的思想火花。俗一点的嚷“财不入急门”,不知是多少急于发财而碰了钉子的人总结出来的。对官员或公仆们来说,工作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有点紧迫感,可以急,却不能贪;对股民们来说,要有发财的欲望和决心,贪一点无妨,但需戒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