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呢裙搭配什么外套:名校长谈管理(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3 16:12:05

四、廖文胜谈校长要向善向上真实

廖文胜是位比较少见的美术教师出身的校长。

从美术教育上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教育有两大区别,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敬仰的程度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生活没有上去。这是因为素质不全面。中国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削弱艺术。学美术不是为了当画家,而应是对自己精神生活的提升。教育是为了生活,艺术是许多学科不可替代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艺术课空缺,即使有也多是点缀门面。犹太民族产生了许多大人物,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神话和想象中,这对人的艺术生命是很重要的。在很多县城和农村,街上往往很脏,连马路边都有垃圾,虽然官员们每天都从路上过,可为什么不管,视而不见?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注意培养观察能力,没有接受审美的教育,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要实行“全面的教育”,那就不能忽视艺术教育。

我们的师德建设,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避免道德教育不讲道理,要用真实的情境来进行教育;二是在研究人,人在做事中才能提高道德水平;三是要重视对人成长过程中的专业培训,对人的道德培训。师德建设要靠教师参与,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自己参与了的,记在纸上的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打动自己心灵的才是有价值的。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所有的教育都应以尊重生命的成长轨迹为前提,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为基础,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追求,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终结。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校长要学会退让,教师犯错误也要让他自己去想,去体味。好校长是要把坏事变好事,允许教师犯错。只有让他们自己去经历了,他才会成长。任何人的成长是自己的成长,专业化的成长是自己的事。只有让自己过真实的生活,才有真实的力量。“真实”在心中刻得深,才会有真的成长。

作为校长,做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虽然也会发脾气,但教师看到校长很真实,也就从内心里认为校长很可爱。“真实是最美丽。”谦逊是人的美德,但谦逊背后还有自信和大气。人是真实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人际关系要变得简单、纯粹,要靠真诚,靠面对面地谈。

合格校长的最大任务就是,在思想创生的过程中要建构起学校的文化,而文化靠的就是思想。而思想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取向很重要,需要用心去做。做校长的目的其实就是价值观。

我认为,在一所学校里一个好的制度和标准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清楚告诉老师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第二,要有科学的程序;第三,要有引领的价值。

要慢慢做有思想的人,因为影响人最大的是思想;要有向善和向上的态度;要有行动力。

五、胡美山的法治管理、系统管理和思想管理

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人治还是法治,是一个学校管理是否成熟、完善、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胡校长组织有关人员,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制订或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将其分为总体类、岗位职责类、制度类、学生类等,多达一百多项。

再好的规章制度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或半途而废,都将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所以,实施比制定更重要,更关键。为此,胡校长提出了“六不”原则:不讲缘分,不讲身份,不论学历,不论资历,不看职务,不看职称。而且从严掌握,坚决落实,奖罚分明,臧否有度。开学之初,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想家偷偷地逃走,后又被人送归学校。胡校长认为此事关系到兴蒙的声誉,必须重罚。根据《师德考评细则》,给当事人扣除量化分300分、罚款300元的处罚,并给分管主任与胡校长本人分别扣除200分、100分,罚款200元、100元的处罚。处罚决定公布后,在全体教职工中引起很大反响,它让教职工看到了学校执行规章制度的决心与力度,从反面强化了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同时,对成绩突出者,则给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而且奖罚及时公布,一般是当天或第二天在各部小黑板上公布出去,一个月汇总反馈一次,一个学期总结一次,并兑现奖惩。这种及时性有利于教职工自我或他人及时地发现优点和不足,便于发扬长处,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而这种透明性破除了奖惩的神秘感,让教职工心理平衡,心服口服。

学校所有的教室、宿舍、餐厅、办公室内外不见挂一个字的规章制度,挂的全是名人名言、书画摄影以及师生美术作品等。他们不是力促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落实吗?原来胡校长主张规章制度不应挂在墙上,而应挂在人心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应是崇高、优美、典雅和艺术的,不应该由冷冰冰的清规戒律来充斥。

把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把个体的行为变为群体的行为,把发散的目标汇成统一的目标,就是管理。胡校长把兴蒙学校这个大系统划分为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子系统都有明确的职能:决策系统设校长室,主要是校长,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总结等;执行系统即职能部处,设三部五处,即幼教部、小学部和初中部,行政处、教务处、学管处、总务处和科研处,分别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老师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等实施管理;监督系统设督查部,负责审议、督促、考勤、量化、评估、反馈等。各系统要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子系统不可能脱离大系统和其他系统而独立存在。执行系统执行决策系统的决策,监督系统监督决策和执行情况,同时向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反馈信息,以便在新的层次上决策和执行,这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相互开放,运转有序。这个系统有明确的目标,这是管理的发端,又是行动的指南,更是各种力量的凝聚点。没有目的和目标管理,系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兴蒙学校的整体目标,即管理的目标是“四个一流”,即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这个目标起点高,气魄大,充满自信,鼓舞人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同时,各系统又都具有目标,乃至每个人都有目标。大目标规定小目标,小目标服从大目标。综合这一理论和一个学期的实践,胡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又制订了一个目标管理方案。

目标管理方案分系列设置目标,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果硬性地把全校所有的职工拉到一个尺度上进行目标管理和评价,显然不够科学合理,任课教师与食堂工人的工作就很难用同样的尺度去衡量。于是,学校结合实际,将学校目标管理的大系列分成了七个子系列:任课教师、保育教师、班主任、后勤职工、餐厅人员、职员、学校管理人员目标管理评价系列。

在进行目标管理和评价时,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相当部分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很难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所以,在客观目标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加上了主观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两者的权重大约是8:2。同时,又将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兴蒙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过程之中,如考勤、教学过程管理、日常检查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并及时反馈,及时纠偏,防止积重积弊发生,使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到期末的时候,对这些记录的情况进行汇总。经过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量化,并结合其他项目,进行终结性管理和评价。通过以上的管理和评价,基本上可以把每一个教职工界定在真实合理的位置上了。

由此可见,这种管理从计划、决策到执行、实施、监督、检查,既有法可依,又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是规范、科学、有效的。没有这种科学先进的学校管理,就不能很好地发掘出人才的潜能,兴蒙就不会创造出好的质量和特色,追求卓越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在学校管理方面,胡校长的“思想管理”是高层境界的管理。胡校长读的书,不仅有教育理论、历史、文学、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还包括毛泽东、孔子、老子、孙子、柏拉图、罗素等大思想家的书。

统治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思想,它可以穿越时空,是永恒的。权力也统治人,但却受到时空的限制,仅限于彼时彼地而已。思想的统治以人们的主动接受和内化为前提条件,是一种软工具,无声无息,潜移默化,但却魅力无穷,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为之倾倒,为之去奋斗,去牺牲。它是一种最高的智慧,绚丽多姿,美丽动人。而权力的统治基本上是以被动的方式让人接受的,是一种硬工具,需借助机制、机构、组织等,自上而下地去实现,以让人服从和遵守为目的,它是有形的,物质的。

权力者可以是思想者,思想者可以是权力者,可用权力推行思想,可用思想驾驭权力,但最终还是权力层消亡,留下的仍是内核——思想。孔子、老子、孟子、鲁迅、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苦没有多少权力,而只有思想。但从古到今,乃至将来,他们的思想却永远地产生着巨大影响。思想是无限的,是超越有限的权力的,是永葆生命活力的。

思想来自于学习、思考和实践。胡校长将当今的校长归为三类:一是事务型的,二是谋略型的,三是思想型的。第一类校长以处理常规工作为主,无目标,无计划,一切都是短期行为。这种校长不需要多大的能力,一般人都可以胜任,其结果是学校也是常规型的。第二类校长有谋略,讲究工作艺术与技巧,有明确的目标与一定的计划,甚至可以管住老师与学生,乃至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具有一定轰动效应的成绩。第三类校长则是形而上的,思想型的,有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管理观。其思想自成系统或者尚不成系统,自成体系或者尚不成体系。这种校长注重精神领域的东西,不大过问具体的事务。从第一类到第三类,校长的层面愈来愈高,人愈来愈少。真正形成思想体系的校长,在中外都是凤毛麟角,陶行知、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裴斯泰洛齐、小原国芳等,都是思想型校长。

胡校长说:“我并不是自不量力者,更不是说自己是第三类校长,我甚至连第二类也不是,但我在追求,我在向那个方向努力。所以,经过学习、借鉴、思考和实践,我在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研科研、师资建设、家校联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做了点滴的、零碎的思考。”无怪乎采访了许多老师,他们都对胡校长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的影响下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断地完善自身。如果这叫作管理的话,那便是人格魅力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无形的管理。

六、卢志文的人本管理

卢志文不对下属发火,他说,冷静地对发火的原因进行探究时,就会发现源头多在校长身上。而校长的暴跳如雷与大光其火,伤及的不仅是下属的感情,损害的还有校长的人格与声誉。他认为,要么由于校长的治校方略错位,下属方向不明,犹如没头苍蝇般乱飞乱撞,以致工作无序,出现错误;要么校长凡事 “一把抓”,事事自己说了算,下属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做起事来束手束脚,遇到难题必然无所适从;要么校长平时做甩手掌柜,疏于管理,下属不知办事规范和要求,校长遇事突然“抓一把”,必然驴唇不对马嘴;要么下属的观点正确,思维新颖,只是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使得下属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申明自己的主张。这样,下属在校长看来也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因此招来训斥。下属的心意遭受破坏的同时,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因之泯灭。所以,在发现自己的下属出现错误时,卢志文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在的省察,自上而下地寻找问题,进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这样一来,非但火没有了,还会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看成是组织成长和塑造部下的一种乐趣。

即使问题出在下属身上,卢志文校长也会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他认为,犯错难免,平凡人如此,圣贤亦如是,每个人都是在犯错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下属犯了错误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心平气和地与之共同分析出错的根源,缕清纷乱的思路,点示前行的方向。同时,校长还要勇于负起领导的责任,让宽容与理解之光照亮下属继续前进的希望之道,而不是在其内疚之心里火上加油。这样,“不贰过”的内圣情怀就会“随风潜入夜”地滋润到下属的心田之中。卢志文说,为了区区小事校长大动肝火,令下属一天甚至多天心绪烦乱,以至于影响了工作,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

做一个不对下属发火的校长同消极应付、无所事事并非如出一辙,相反,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下属犯错的次数,才是斩断发火之源的温馨之剑。

1、人尽其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让其做合适的事,这是卢志文校长的聪明之处。他总是在选人上费尽心机,为某一位置寻得一个最佳的人选,或“三顾茅庐”似的追踪寻找,或“为伊消得人憔悴”般的耐心培养指导。同时,选人也包括人的组合,“人事相适,同频共振”是其选人的高明之处。卢志文非常善于把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和能力的人组合在一起,让优化组合发出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人选方面出现问题,错误问题也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2、授之以渔。布置任务,安排工作,这是所有校长都可为的事情。但是下属在执行校长旨意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时将校长的科学思维方法接受下来,就是一个另当别论的问题了。卢志文认为,布置任务是工作的必需,也是训练下属能力的一种载体,他的科学管理方法,纷涌迭出的创意,都是在工作流程中不经意间向下属传达的。下属在这种耳濡目染的创新氛围中,也就水到渠成地学会了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卢志文说,学会只是第一步,更高的境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都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活力资源。培养下属的创造激情,开发下属的生命潜能,早已走进卢志文日常工作的规划之中。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导,在卢志文及其下属那里已经有了生动的实践。卢志文说,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管理上的“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已经根植于下属创造性工作的沃土之中,所以自己“南面而已”的洒脱就情在理中了。

3、“悬剑”不用。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成员富有阳光心态和简单思维来从事日常工作的话,这个组织就会变得呆板、迟钝而没有生气;一个校长如果不能为下属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生存发展环境,就会使这所学校了无生气,前途暗淡。卢志文认为,领导以训人始,必以失败终;校长的热心、耐心、关心,换来的将是省心、放心、开心。卢志文认为,校长的管理一般在管门房、管课堂和管心房三个层面游动。显然,管门房是最低层次的管理,管心房才是管理的至高境界。他从来不查教师的迟到、早退,甚至听课也不多,更多研究的是如何让全校职工愉快地做事,高效率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卢志文形象地将校长喻作悬剑、舞剑和用剑三种不同的类型。他说自己是一把“悬剑”,悬而不用,正如“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样,是管理上的上上之策。“舞剑”以警夫虽然有威慑之力,但在被管理者的心理层面却投下了惊恐的阴影。“用剑”的结果是校长与被“斩”者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卢志文认为,为了握剑在手悬而不用,校长就要像车胎一样能“受得了气”,像闹钟那样“通过敲打自己去警示别人”。因为生气无济于事又有害健康,所以他深信西方一位哲人的告诫:“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注定要吃亏的,那就是发脾气!”而有了这种思考与心理准备,加之“悬剑”不用,他自喻的“车胎”虽未打气却总是气鼓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