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汇尔怎么这么便宜:五亩园,苏州文化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00:32:00

四十年代时的五亩园(北面的房子,曾是昆剧传习所旧址)

昔日的五亩园之东部,现在成了民宅“桃坞才苑”(图片之右下角,是昔日的中丙房,即原昆剧传习所旧址,目前已修建和恢复)

很多人都知道,苏州的这座屡经兴废的私家古典园林“五亩园”里,曾有一个昆剧传习所,培养的“传字辈”,日后成了传承昆曲的栋梁;其实,这里还作过培训电报人才的场所,出过一个民间灯谜社团,“五亩园”,曾集中了园林,谜社,电报,昆曲,以及其他多种文化慈善事业,堪称苏州文化现象。

 

    汉代,有人在此植桑隐居

    五亩园的范围,东接今桃花坞西大营门,西接今蔡家桥红菱村、红木雕刻厂,南接今校场路西段(即今唐寅故居)、双荷花池,昔日曾是一座颇有名气的私家古典园林。

    传说西汉时,这里是一位姓张的长史隐居植桑之地,北宋时,有位姓梅的宣义郎(宋时官衔)就其地筑亭冶园,取《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意,谓之“五亩园”,又称“梅园”。

    北宋绍圣(1094-1097)中,苏轼的好友、时任广州太守的章质夫(1027-1102,)在苏州五亩园南拓地营造了一座“桃花坞别墅”,世人谓之“章园”,章质夫是福建浦城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有文治武功。

    梅、章两园当时是苏州桃花坞著名园林,两家后代也曾效流觞曲水故事,在梅园“双荷花池”和章园“千尺潭”之间,共疏双鱼放生池。后在南宋战乱中,这一带的梅园、章园以及庆云庵、旃檀庵、报恩寺、杨柳楼台、张家祠、刘家祠、孙园、蔡庄被毁,“大半为菜圃,章园桃李十存一二,梅园古树几无踪迹。然游人好事,仍此探春(宋末元初徐大焯《烬余录》)。”元末明初,张士诚屯军桃花坞,朱元璋灭张并“捣桃花坞”,梅、章两园又遭重创。从此,后人说古,往往只能从明代中期开始,清代学者俞曲园(1821-1907,名樾,字荫甫)曾以诗总结道:

    拜石亭连碧藻轩,吴中五亩旧名园。

    后人来往桃花坞,底事惟知唐解元。

明末,娄县(隶属松江府)诸生吕贞九在此复筑采香庵、小桃源,庵介梅章两家别业。他在此先后撰写出《芦城平话》、《明朝小史》、《宫史》、《事物初略》、《买愁集》等。清乾嘉年间,五亩园又废为菜圃,后为古籍校理和碑刻搜集专家、长洲叶昌炽购得,建筑物名称多用五亩园旧有,人称“叶氏花园”或“叶家花园”。咸丰初,叶氏家道中落,卖予潘姓。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苏州,遭兵燹而毁。后虽有所修葺,却从此一蹶不振,五亩园渐渐成为一个地名。

 

    清代,吴地文人在此猜谜结社

    光绪八年(1882)至十四年(1888),五亩园成为了吴中文人猜灯谜结谜社的活动场所,发起人是苏州人管礼昌。

    管礼昌(1843-1902)曾与江沅共同批校并跋《成唯识论》十卷(清释明善撰),参与正续《清经解》校勘工作。著有《故史龛灯虎》、《中论润文略解》四卷等。咸丰年间,他受晚清著名文学家、考据学家、戏曲家俞曲园的影响,爱上灯谜。光绪年间,俞曲园的灯谜专集《隐书》单行本(梅华馆刊印)刊行,管礼昌约了同乡朱世德(字积卿,号野竹庵)、徐钺(字威如,号知幻居)等七八位志同道合的文人,在五亩园内悬谜为戏,成立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灯谜社团“五亩园谜社”。 清末,苏州的猜谜之风不亚于当时的北京、上海和扬(扬州)淮(淮安)地区,谜社活动较为活跃,每逢望日,明月当空,五亩园谜社的社员们便会聚一堂,酒阑茶罢,各张旗鼓,悬谜遣兴,并斗机锋,相互运以奇巧之思,出以简明之笔,尔后“馀情不已,豪兴未衰”,“虽愈出而愈奇,皆有文而有典”。社员沈敬学曾有一段描绘他们社中猜射灯谜之乐的文字,生动地刻画了当时谜社活动的情景:

    “今雨(新朋友),会者既多,乐而忘倦,辄当更长烛明,茶初酒半,各出新制,悬的为招。珠求象罔,结想于杳冥之渊;花笑如来,会心在眉睫之地。未属则叉手沉吟,既得则拊骷称快……”(沈敬学《新灯合璧·序》)

    “五亩园谜社”的对外征猜,则在城中养育巷“仪凤茶肆”内。

    “五亩园谜社”的20余名固定社员中,大多数是苏州本地人,如胡国祥、王恩普、陈曾绶、张玉森、胡锡珪(1853-1885,清末海派画家,著名画家颜文梁之师)、张幼云、顾瑞卿、江长卿、张炜如、徐国钧、陈祖德、陆鸿宾、俞吟香、沈敬学等;也有寓苏或在苏任职的外地人,如何维棅(道州人,字琴荪,号静轩主人,同光年间寓居苏州,著有《静轩主人灯虎》)、陈荫堂(光绪二十二年接办北京“老二酉堂”书局,著有《监塘诗钞续集》)、赵杏生(上海老宝盛银楼股东)等。

    “五亩园谜社”所制灯谜,通俗流畅俗不伤雅,自然浑成风趣幽默,许多佳构饱含浓厚乡土风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姜维严颜”猜吴谚一句,谜底是“大胆老面皮”(注:姜维胆大如斗;严颜,别解为老子的脸皮);又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猜吴谚一句,谜底是“人人叫我大阿哥”(注:吴语“兄弟”称弟弟);再如“兑”猜吴谚一句,谜底是“空心大老倌”(注:“八”,空字之中心;吴语“兄”称大老倌,亦称阿哥)。这类俗谚俚语谜,因其具有浓厚的地方通俗语言特色,甚合民众情趣,因而流传甚广。

    光绪十四年(1888),因骨干社员俞吟香,何维棅,胡锡珪,江长卿等相继作古,“五亩园谜社”渐渐偃旗息鼓。发起人管礼昌为悼念亡友,寄托哀思,将诸社员参加历次活动时所出的谜作加以精选,编纂成《新灯合璧》三卷。

    《新灯合璧》刊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夏,规格类似现在的64开本,由苏州司前街漱六斋书坊刻印。全书分三卷,上卷《故史龛灯虎》,为管礼昌自著,收谜148则;中下卷收谜集和合编的《杂著》,共收谜398则。

    4年后,即清光绪十八年(1892)《新灯合璧》再版,俞曲园应邀题了一首词,是以猜制灯谜全过程为主题的:

    春灯谜,春宵戏,闲情偶向闲中寄。消和息,浑无迹,绛纱亲制,锦笺偷译,密密密。

文心慧,诗心细,大家围着灯儿睨。寻还觅,机犹窒,几回凝想,默头抱膝,得得得。

最后,俞曲园如是写道:“倚《钗头凤》一阕,以助诸君谜兴。”这首词后由已故著名谜籍珍藏家、苏州谜界前辈、享有“谜贤”之称的高伯瑜先生书录收藏,现存漳州灯谜艺术馆。1993年1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华谜书集成》第二册,苏州人管礼昌的《新灯合璧》入编其中。而《新灯合璧》的初版本,至今仍藏于北京图书馆。

 

晚清与民国,这里设培养电报人才传习所

    光绪十八年(1892),五亩园成为了我国电报界培养和输送报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前,五亩园残园已捐归其南面偏东的苏州地方社会善堂机构轮香义塾。轮香义塾从事的慈善施济范围非常广,内容有立义塾、设惜字会、施棺、停棺、代葬掩埋等,分别计入教育类、放生惜字类、施棺代葬类等几大类。五亩园残园归并后,轮香义塾面积由此扩大,不久,由著名社会活动家、学者、慈善家谢家福(1847-1897)主持此处事务,且对五亩园残存的建筑、设施进行了部分修复。

    从王起凤民初时所绘的《五亩园图》上得知,当时谢家福管理的这片地块上,主要有梅坞、更好轩、双荷花池、碧藻轩、桑园、小桃源、采香亭、走马楼故址、拜石台、采石矶、张长史治桑处、文昌宫、旃檀庵、桂花精舍丙房、桃花坞、轮香局、义塾(儒孤学舍,原正道书院故址)、中丙房(丙房,即停棺之屋)等,以及连接各处的长廊。

    光绪十八年(1892),谢家福在义塾中创办了一个闻名电报界的“苏州电报传习所”(又称“苏堂”)。这个电报传习所是我国早期培养电信人才的三大学校之一(另两所分设在天津、上海),三年间,共为我国电报界培养和输送了报务人才800余人,影响深远。

5年后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谢氏去世,五亩园园产由谢家福认定的嗣孙谢安生继承。谢安生的父亲也是苏州电报局的早期负责人。

到了民国,五亩园南部原轮香义塾(时称轮香局善堂)的房屋依然作为慈善机构做寄放灵柩之用,当时,苏州地方当局订立了《取缔停棺暂行章程》,规定“城内停柩待葬至多不得逾60日,如遇特别事故时得呈请展限30日,棺木质料单薄者,尸水渗漏者限24小时内迁葬,否则由慈善团体待葬或强制执行。”

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此处正式移用作“城北殡仪馆”,谢安生成为最后一位殡仪馆馆长。之后,殡仪馆撤销,原址大部分改建为民居。1958年起,五亩园残园西部部分土地曾为东风焦炭厂、拖拉机厂、盲人玻璃厂所用;1961年,整个五亩园残园被苏州林业机械厂所用,现在,这一地块一半变成了别墅“桃坞才苑”,一半成了火车站地区改造中的临时停车场。

 

80年前,昆曲首先在这里振兴

    民国十年(1921)8月,“苏州昆剧传习所”在五亩园挂牌成立,五亩园由此成为培育“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昆曲人才的教育基地。

    昆剧在经历了清朝康乾年间的辉煌后,逐步走向衰落,在民国初年时,几尽消亡。苏州一批昆剧爱好者和社会名流不甘心其消亡,力图挽救这个古老剧种,便发起倡办传习所,牵头人是苏州绅商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苏州昆剧爱好者与曲友们为之赞助,推举苏州道和曲社曲友孙咏雩为所长,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孙咏雩等12人为董事,其中10人各赞助100元,合资共千元,作为开办的启动资金。

    很多少年前来应试,主考官是全福班的老艺人沈月泉。他们看到,昆剧传习所的教学场所在园内有10多间房屋。昆曲老艺人倪传钺曾描绘过当时昆剧传习所所在地古木槎枒,远山映带,几间小屋散落在古城墙脚下的景致。传习所聘任的教师都是全福“大先生”是晚清昆剧名小生沈寿林的次子沈月泉,主教小生;“二先生”是沈月泉的胞弟沈斌泉,主教副、丑、净;吴又生主教外、末、老生、老旦;许彩金主教旦行,半年后因故辞退,改聘尤彩云,以后又增聘施杭林。另有笛师高步云,拳术教师邢福海。此外,还聘请文学教师傅子衡、国文教师周铸九以及英语、算术教师孙卓人,教授文化基础知识。

    传习所原计划招收学员30名,全年经费5000元,3年结业后成立戏班。后来昆剧爱好者和实业家穆藕初主张增加为50名,5年结业,经费则由他筹集,于是传习所就由他接办,所长仍是孙咏雩。招收的学员大多是苏州梨园行子弟及贫家子弟,均为男孩,年龄为9岁至14岁不等,规定试学一年,有培养前途者,才写“关书”正式学戏。关书内容要求学员行为端正,学习刻苦,遵守所规,违者勒令退学。与旧式戏班的“关书”相比,已革除了体罚、生死由命和学成后帮师三年等陋规。文明办学由此可见。

    民国十三年(1924)5月,昆剧传习所正式于上海新舞台举行首场公演,共演出折子戏48 出,每场均由俞振飞等名曲家会串演出,赢得“嘉宾满座,蜚声扬溢”。载誉回苏后,又借苏州青年会戏院连续公演,继续筹措经费。第二年11月再次赴沪公演,时间达一年左右。

在上海这个人才荟萃的地方,苏州昆剧传习所寻师访友,并从京剧中吸收新戏、武戏,丰富上演剧目,提高演艺水平,渐渐在上海滩上站稳了脚跟。直至北伐军逼近上海,上海的娱乐活动全部停止,学员们才全体返回苏州,在道和曲社、青年会剧场等处演出。此时,穆藕初因企业连年亏损,无经济实力支持传习所,历时6年之久的昆剧传习所方告结束,但在此基础上筹建起了“新乐府”昆班。

今天,五亩园一带仍然时常传出袅袅的昆曲清音,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就在此地,与昔日的传习所仅隔着一条小巷。每天清早,那里都会传出“姹紫嫣红”、“似水流年”的悠扬,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