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显卡驱动就重启:漫议学习三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8 13:08:54

 

漫议学习三境界

 

刘大胜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此“三境界”的释义有很多种认识、理解和演绎,有说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为:知,行,得。有说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为“读书的三境界”:为知,为己,为人。笔者领教之余,玩味国学大师之妙语,赞叹不已,忽有所得:成就大事业、大学问有此三境界,培养人才有此三境界。正值我党号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之际,我认为坚持学习也有此三境界:读书、运用、创新。

学习的第一境界: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首先强调“向书本学习”,“向书本学习”,就是读书。从有关调研情况看,党员干部最喜欢社科类图书和参加经济知识培训,党员干部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符合中央要求,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是较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党组织应有针对性地大力加强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静心享受读书的境界。书是良药,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马克思说:“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毛泽东说:“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一天不睡觉,但不能一天不读书。”“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悔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邓小平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江泽民说:“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为人民工作的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胡锦涛说:“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大力推进,而提高自觉性,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崇尚学习、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要使每个党组织和党员都充分认识到,我们党成立近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也必须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和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要努力实现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全员学习”转变,由“被动学习”向“自发学习”转变,由“单纯学习”向“学研结合”转变。要努力拓展学习内容,坚持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扩大视野上求突破,在党性锻炼上见实效;要大力创新学习方式,学会研究式、开放式、互动式、反思式学习。要建立一套完整体系,做到组织领导、目标定位和载体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要形成一种示范,领导干部要扮演好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三种角色”;要建立健全责任、评估、考核、激励机制。

学习的第二境界:运用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习贵在求真务实,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942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著名演讲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不仅是勤奋读书的杰出楷模,更是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运用、指导于工作实践的光辉典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要求大家都躲进小楼、回到书斋里,脱离实际地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江泽民说:“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胡锦涛说:“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中央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悉心享受运用的境界。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学习的第三境界:创新

伟大的创新精神推动着伟大的创新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中华民族素有主张创新、与时俱进的光辉思想。它表现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创新、与时俱进这两个概念,早在《周易》中就有近似的表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变通者,趣时者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要求人们“‘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其中,《杂卦》明确地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成语“革故鼎新”即出于此。这说明,早在三千年前,中国就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和主张。在思想史领域,儒、道、法家尽管各自的主张有所不同,但在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认识上则是一致的。儒家在这方面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论语》要求人们“温故而知新”,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提倡在团结、融洽、合作的氛围之中各显其能,不断创新。《礼记·大学》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程度。道家并非完全消极遁世,总体也是主张创新、与时俱进的。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求以“无为”的姿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显示的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精神。与儒、道两家相比,法家更加趋时和务实。商鞅提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韩非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法家有关法治、“当时立法”、“随时举事”的创新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文学艺术领域里主张创新、与时俱进的传统也十分深厚。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质文沿时,崇替在选”。唐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也始终坚持创新和与时俱进,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从《九章算术》开始,到祖冲之反对“虚推古人”,至宋朝《算经十书》,一直到明清中西数学的交汇融通,中国数学在创新中得到了辉煌的发展。这些求新求变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古代中国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内在支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色与价值,不仅在于强调学习,更在于倡导创新,尽心享受创新的境界。强调学习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在世界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解决如何善于学习创新的问题,并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学习创新,进而引领中国的学习创新潮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把握:通过理念创新,促进学习观念更新升级;通过方法创新,拓宽学习视野、领域;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不仅是学习管理理念的创新,而且是一种组织发展模式的创新。我们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不仅要重视读书学习、理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而且要更加注意创新。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首先体现在建设与时俱进的政党文化方面,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内容。其次体现在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创新的服务体系方面,要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等。其三体现在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制度方面,要以科学的领导制度保证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通过以上机制创新,保护和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营造宽松环境,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