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载荷的计算:日本首次归还战时掠夺中国书刊资料 学术价值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9:22:25
日本首次归还战时掠夺中国书刊资料 学术价值高  70年前日本侵华时期掠走的40册岭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日前归还中山大学图书馆,并通过媒体寻找主人。一个月过去,这批论文仅1本被作者的后人寻回。中大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昨日通过南方日报发出呼吁:请相关知情者和中大图书馆联系,让这些学术历史价值极高的论文流传于世。

  日本首次归还掠夺书刊资料

  走进中大图书馆特藏部,在两个大纸箱内,笔者见到了这批珍贵的论文。翻开这批成书于中华民国28年至30年(1939年—1941年)的本科论文,虽纸页发黄墨迹犹新。论文主要集中在工业、政党、交通几大领域,从对货币政策改革还是抗战局势论,观点都十分犀利。“这自然也成为日本情报机构眼中的香饽饽。”程焕文说。

  据程焕文推测,这批论文应当是1942年岭南大学颠沛流离之际被日寇掠夺。1938年,日本侵华铁蹄日益逼近广州,岭南大学被迫南迁香港。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岭南大学再次返回内地。几经辗转,这些论文连同许多重要资料不翼而飞。

  今年7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在馆内偶然发现了这批没有编目的文献资料。因为岭南大学在1952年时已并入中大,所以日方基于学术操守和与中大的良好书刊交换关系,40册岭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终于在9月份回归。

  据了解,这也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第一次归还战时掠夺中国书刊资料。

  父亲百年诞辰后人寻回论文

  前天,名列40册中的《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思潮之检讨》终于被其主人张维持的后人寻回。此时,距离已故的张维持先生100年诞辰只余18天。

  张维持的儿子张超专程从香港来到广州,拿到了3份论文复印本。之前,有留在广州的亲戚看到报道后,发现故人的论文赫然在列,立刻联系张家后人。听到这一消息,6个兄弟姐妹及家里人都十分激动,远在新加坡的外孙林立当晚还挥笔写诗。

  “尘海销声二十年,忽闻东渡有遗篇”,43岁的新加坡大学中文系教授林立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连赋2篇律诗,回忆祖父的音容。“髫年膝下日承欢,每见秋来鬓渐斑。慈比清风呵柳弱,教同春雨化驽顽。”

  据中大图书馆特藏部工作人员何祯介绍,目前已有10多位人士陆续与中大图书馆联系,希望找到祖辈的笔墨。除张维持外,有3位都如愿地寻到了论文,但这并不在日本归还论文之列,只是属于同时期的中大学生的论文。

  将携手岭南学院校友会寻人

  程焕文推测,这批岭南大学的学生如果健在,起码有90多岁的高龄了,可能并不知道论文归还之事。此外,他们多半有出国背景,其后人散落在世界各地,校方没办法一一通知。

  能找到张维持的后人,要归功于张维持在中大的任教背景。中大中文系的老教授黄天骥在报纸上看到寻找先师的消息,急忙与中大图书馆联系。而张超来到广州后,陪同他的正是两个著名中大教授的后辈——王起的儿子王则楚、詹安泰的儿子詹叔夏。

  中大图书馆将和岭南学院校友会携手,希望能为论文找到主人。程焕文承诺,对每位寻访到的论文作者,图书馆将免费赠阅一份精装本学士论文(复印本)作为纪念。

  “这是中大的学术传统,我们为每一位学子的毕业论文都装订成册,放在图书馆内保存。欢迎中大校友回来看他们当年的心血之作”,程焕文说。

  ■人物

  上世纪30年代下乡调研思想新锐

  张维持是容庚先生助手

  张维持是原岭南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在这篇厚达1寸的《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思潮之检讨》论文里,他讨论了从五四启蒙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兴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演变史,并以中国乡村建设思潮为例,探讨社会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

  张维持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巨大影响,言辞充满了批判性。如五四启蒙运动推倒礼教的行动,他批为“不大了解社会的构成,不大了解所谓生活状态”,因为只有改革封建生产关系,才能推翻封建社会。

  张超说,父亲从小就和他们说马列主义的思想,痛斥日本的侵华行为。从论文中看,这种奋进的爱国主义思想早在他读大学时已形成。

  不要以为上世纪30年代的学生只是会喊口号的愤青,张维持亲身到定县和鄒平乡村进行田野调查。据他发现,乡村建设正在进行“愚、贫、弱、私”四大问题的改革,其对应政策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张维持认为,乡村建设千头万绪,但这四个基本建设值得参考。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读了张维持的这篇论文,评价其为“思想先进,眼光独到”。

  ■张维持简历

  张维持精通英文和日文,1939年从岭南大学毕业后,担任联合国儿童救济基金会专员翻译及《澳门日报》的主笔。新中国成立后,张维持回到母校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直到终老(1991年逝世)。

  谈起张维持的工作履历,不得不提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已故的中大教授容庚先生。容庚曾为教师们开设青铜器知识讲座,后来张维持根据听课笔记,与老师合编19万字的《殷周青铜器通论》,是当时研究青铜器的重要读物。

  张维持一生酷爱陶器,著有《广东石湾陶器》,被容庚戏称为“淘气专家”。这些轶事,都被收录到《容庚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