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地铁时间表:庄则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00:11:29

庄则栋

 

  庄则栋

庄则栋(1940~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十四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1961年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中文名: 庄则栋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江苏省扬州市 出生日期: 1940年 运动项目: 乒乓球 所属运动队: 国家队
  • http://blog.sina.com.cn/zhuang... 新浪博客:

目录

简介
家庭生活
乒乓历程
庄则栋最感自豪的是“三第一”
个人荣誉
庄则栋与乒乓外交
  1. 乒乓球只是偶然因素
  2. 乒乓外交
社会评价
迷失“文革”
  1. 结识科恩开启“乒乓外交”
  2. 紧跟江青得罪很多人
  3. “文革”后遭审查退出政坛
简介
家庭生活
乒乓历程
庄则栋最感自豪的是“三第一”
个人荣誉
庄则栋与乒乓外交
  1. 乒乓球只是偶然因素
  2. 乒乓外交
社会评价
迷失“文革”
  1. 结识科恩开启“乒乓外交”
  2. 紧跟江青得罪很多人
  3. “文革”后遭审查退出政坛
展开
    

简介

  庄则栋(1940~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生于江苏扬州市。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十四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1961年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参加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3次蝉 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  

国第一个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是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还是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在当时的国内赛场,庄则栋也是成绩显赫,他还是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三连冠,国家队内单打三连冠(其中包括一百多场的连胜记录)。在他当打之年(61年至71年),他获得的冠军头衔数,超过了其他所有队友所获冠军数的总和。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1、1963、1965年3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3年9月1日国际乒联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1973~1976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后任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教练。

家庭生活

  庄则栋与中央乐团的钢琴演奏家鲍惠荞于1959年相识,1967年结婚。他们的儿子庄  

彪、女儿庄岚,受母亲薰陶,都喜爱音乐,常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庄、鲍二人已于1985年2月离异。1987年,佐佐木敦子为嫁庄则栋,被迫放弃日本国籍,移民北京。当时庄则栋仕途失意,刚从关押的山西落实政策,到北京市教育局下属的少年宫当体育老师。45岁的世界冠军妻离子散,生活艰难,和老母挤在在祖传的四合院里。在少年宫教小孩打乒乓球谋生,每月只有几十块工资,加上三个世界冠军费30元(一个世界冠军10块,他  

连得三届)。离婚后每月给给老母30,给孩子抚养费40,自己生活费30。这时候,佐佐木敦子找到少年宫,要求恋爱。但是当时中国还不开放,与庄则栋恋爱的佐佐木敦子被限期离境,中国驻东京大使馆不给佐佐木签证。北京不给庄则栋发护照,不许庄则栋出国。他们冒死上书要求结婚,经过书记处、政治局、王震、胡耀邦……最终邓小平批准,才得以成婚。最终佐佐木敦子自愿放弃日本国籍,当中国人,移民北京。20年贫贱夫妻,鞍前马后,伺候老庄起居生活。  原在日本公司上班的佐佐木敦子加入中国籍后,失去日籍高薪职位,变成胡同家庭妇女,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惨淡生活。两个人住在前圆恩寺的胡同里,患难夫妻上下班经常与老鸭迎头相撞。一直到老庄退休,庄氏夫妇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少年宫和前圆恩寺老房子,夫唱妇随,风雨无阻。20年前,两位就是老鸭朋友,现在同是《一个人的远行》作者。

乒乓历程

  庄则栋,世界乒坛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中国体育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他曾经三次  

蝉联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队内部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的乒乓之道起步于新中国的艰难岁月,他的乒乓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创业激情,对此《经济日报》于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重要的专题报道;他与美国运动员科恩的邂逅并大胆接触,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他为“小球转动地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创造了迄今无人能超越的神话。    

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十岁开始练习乒乓球,十四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十五岁在北京市少年乒乓球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  1957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上,获混合双打冠军。  1958年,十七岁时入北京乒乓球队。身体素质好,采用独特的直拍中近台两面快攻打法,速度快而稳。年末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1959年末,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同伴一道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冠军。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第三名(与李富荣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与徐寅生合作)两项冠军、混合双打第三名(与梁丽珍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71年,在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与梁戈亮合作),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他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冒着极大的风  

险,勇敢地与美国运动员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毛主席用小球转动了地球),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为人类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体育界第一人。  1973年当选中共十届中央委员。  1974年至1976年10月间,任国家体委主任。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任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教练。  2000年,在山东济南成立庄则栋乒乓球学校并任校长。  2002年10月30日,庄则栋国际乒乓球俱乐部成立。  2003年末,成立太原庄则栋乒乓球俱乐部。  2004年初,成立庄则栋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2004年5月,在山东淄川成立庄则栋乒乓球俱乐部。  2005年6月2日,在北京成立“庄则栋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7年6月22日,被中国明星乒乓球队聘为总教练。

庄则栋最感自豪的是“三第一”

  为中国人争气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庄则栋最感自豪的是“三第一”,即世乒赛男单三连冠,国内比赛三连冠,国家队队内比赛三连冠。庄则栋打球以进攻、速度、气势见称,打球时有猛虎下山之势,因此号称“小老虎”。1955年,中国第一位乒乓球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将庄则栋选入中国乒乓球队。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邱钟惠表示,庄则栋是“使劲快打,见球就打。打得很猛,主动进攻,一般都不防守不推挡。”总之,看庄则栋打球,就是一个“爽”字。

个人荣誉

  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1、1963、1965年3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3年9月1日,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庄则栋与乒乓外交

乒乓球只是偶然因素

  庄则栋的传奇人生并非仅仅因为他是世界冠军,昔日著名的“乒乓外交”给他的人生际遇带来了荣耀和坎坷,对此,他本人引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作为点评。  对于中美的“乒乓外交”,庄则栋说:“这是乒乓球有幸成为国家外交战略的‘棋子’而已。中美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才是缔造这段历史的必然条件,而乒乓球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否则,中国的乒乓球再厉害,也是打不到另一个半球去的。我为能成为这个‘棋子’感到光荣,但这其实是中国乒乓球界的光荣,也是中国所有乒乓球爱好者的光荣。”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的历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当时中美关系“解冻”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与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礼尚往来”之后,当即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乒乓外交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纷纷拍照,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社会评价

  庄则栋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中第一个获得男子单打“三连冠”的选手,即连续三届世乒赛夺得男单冠军,同时还是我国男团“三连冠”的主力队员,是60年代成绩最为优异的乒乓球选手,也是当时我国乒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主力。此外,庄则栋还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乒乓外交”的功臣之一,这点在运动员中也是无人可比的。

迷失“文革”

  2011年恰逢“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在“乒乓外交”中,庄则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多年以来,体育系统内部并不愿接纳这位著名运动员。因为“文革”期间任国家体委主任3年,庄则栋和许多人一样被卷进了那场浩劫。

结识科恩开启“乒乓外交”

  1971年,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小伙科恩跳上中国队的大巴。15分钟的车程,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交往的历史,更改变了庄则栋的一生。庄则栋的做法,后来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赞许。“我为什么敢去(给科恩送礼物)?就是贯彻毛主席指示,1970年时他说‘现在我们要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庄则栋回忆说。  2003年,曾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庄则栋,当年那个历史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吃过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毛泽东翻看《参考资料》,看到中美两国运动员互换礼物的报道后,脱口感叹道:“我的庄爷爷。”并迅即下达同意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二十多年后,主席身边的人告诉我,这事你算是做到主席心坎上去了。”庄则栋说,“本来主席说他吃过安眠药说过的话不作数,但这次例外。”很快,同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到达了北京,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总统尼克松访华。4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美,庄则栋出任团长。

紧跟江青得罪很多人

  1972年访美回国后,庄则栋成为了国家青年队的领队兼总教练,同时兼任国家体委党组副书记,此时,他已不自觉地跨入政坛。1973年,庄则栋被派往“中央读书班”学习。学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毛泽东致江青的信》。学习班结束回到体委时,有人开始攻击当时由周恩来提拔到体委任主任的王猛。起因是1974年初,两名内蒙古乒乓球运动员被殴打后写信告状,江青让王猛处理,但几天后没有回音。王洪文的秘书说,王猛不传达中央领导指示。体委的造反派开始质问王猛。“我提出来想为王猛做些解释工作。想告诉大家,国家体委不归江青管。”庄则栋说,“后来,一名造反派的头头告诉我不能这么讲,并让我问问上面(江青等领导人的意思)。”  “江青告诉我‘王猛是大恶霸、死官僚,是林彪线上的人’。你说我信不信?在学习班学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毛泽东致江青的信》,毛主席对江青说‘我有些什么事情,我都不能跟别人说,只能跟你说’。所以我把江青他们都作为毛主席最信任的人来对待。”而关于外界传言的庄则栋与江青有绯闻一事,庄则栋这样回应:“这传闻我也听说过,怎么可能呢?人家那么大的领导,每次接见谁,身边秘书、服务人员一大堆,那些闲话都是没影的事。”庄则栋说,“我有私心杂念,就是想要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跟对人,别犯错误。”江青让庄则栋回去跟王猛斗。庄则栋听从了。在接下来的国家体委党组会上,庄则栋将矛头对准了王猛,并得到众人的附和。  1974年12月,33岁的庄则栋出任国家体委主任。江青、王洪文等人告诉他:“你年轻,很多事情不懂,什么时候有问题找我们,都见。”和那个年代被“四人帮”拉拢的干部一样,庄则栋也着了魔似的惯性地推行“四人帮路线”,开始体育革命。遵从“四人帮”的指示,庄则栋上任后更换了很多干部,以可靠为出发点。“大批地换干部,这下得罪很多人了。”庄则栋回忆说,“任职期间,我也不打干部,更没整死过人。”

“文革”后遭审查退出政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庄则栋被关入北京卫戍区审查了4年。庄则栋无法想通,“四人帮”这样的人怎么也会倒台。自己在任国家体委主任期间,分房不要,远在塔城的妹妹要调回来不让,紧跟毛主席身边的人怎么会有问题?隔离审查4年后,庄则栋被安排到山西乒乓球队等候审查结论。1984年庄则栋回到北京在市少年宫任教,培养青少年选手。一切政治活动和荣誉都再也和他无关。有次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提及他,得到的回答是“庄则栋出差了”。  此后,庄则栋在全国各地设立乒乓球俱乐部,2005年6月2日,庄则栋在北京成立“庄则栋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5年前,庄则栋被查出患了癌症,但他仍然积极治疗,乐观面对人生。(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