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播大学学生平台:“大运河”纪念标赏析[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6 01:35:44
       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于610年开通,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大运河贯通南北,共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段,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较大作用。在绵延千里的古运河两岸,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城市莫过于扬州。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创了扬州的建城史;隋朝中期,隋炀帝杨广为贯通全国交通,开凿古运河,以河兴扬,扬州成为当时颇具影响的大都市;清康乾时期,康熙、乾隆乘船从古运河数度下江南,把扬州的繁华推向鼎盛,扬州成为江南漕运、淮南盐运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2500年以来,古运河扬州段的历史沉淀深厚,沿途景点、园林、遗址有近百处,其中最著名的有瓜洲古渡、御碑亭、鉴真东渡码头、文峰塔、瘦西湖、隋炀帝陵等景区。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茱萸湾
  茱萸湾是古运河从北面进入扬州市区的门户,位于扬州城区东北5公里的湾头镇,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因古运河至转弯处盛长茱萸树,故名茱萸湾。隋炀帝三下扬州,清康熙、乾隆帝六次下江南都曾经过此地。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的茱萸湾,历经千年沧桑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化。如今的茱萸湾已是国家AA级风景,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动植物园。景区内建有华东地区一流动物散养观赏区,分别有猛兽区、食草动物区、宠物区、猴岛、水禽鱼类观赏区、鹤生态园、海狮表演馆、猛兽表演馆等。其园坐山造势、小桥流水、植物点缀,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自然朴素,山林野趣,游客可零距离与动物接触。环岛还建有8千米的运河风光带,有季节特征明显的植物林带(雪松林、柿子林、竹林等)及各类花卉观赏园。此外还有现代都市人素质拓展训练营地——攀岩、云梯、空中断桥等。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唐代名寺——竹西寺

  相传隋炀帝三下扬州,在蜀冈上建有两座行宫,即上方宫和北宫,上方宫即后来的“上方禅智寺”,又叫“竹西寺”,是唐代一大名寺。清代乾隆六下江南,曾三下竹西,赐题“竹西精舍”。
  
  寺周围风景绝佳,扬州名胜大都集中于此。今天在竹西寺旧址上建起了竹西公园,公园大门正对着从茱萸湾流入的古运河。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邗沟

 
 邗沟是扬州古运河的滥觞,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开凿邗沟,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目前扬州遗存的古邗沟在城北,紧临竹西公园,长一千多米,中段尚存清修石桥“邗沟桥”。早先在邗沟旁建有一座“大王庙”,共奉两位与扬州城关系密切的吴王——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西汉的吴王刘濞,目前古运河畔的大王庙已修复开放。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东关古渡

  
“东关古渡”是运河中较出名的几个码头之一,该渡口在唐宋年代很是闹猛,官船,盐船,各类商船,游船,都在这里靠驳上岸。宦官商贾喜欢在近河地段择地盖房,这一带的华屋精舍就很密集。码头深处至今仍有一些旧街道,但已经没有了店肆林立人流熙攘的昔时情景。渡口总是与河道同时存在的。作为南北工商漕运的活动“支点”,完全可以想象当年东关码头人马车船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古时两淮是产盐之地,盐船货船抵岸,风尘辛劳的盐工行脚便在长长的栈道上留下沉重的脚印和苦涩的汗水。
  
  古渡无言。关区现存的13条明清老巷无言。以竹石兰桂著称的近关名园“个园”无言。然而人们从运河汩汩的流水中听到了历史的声响,关里关外各色人等贫富枯荣的前尘往事,都在母亲河的"心眼"里。

  现在此处修建有巍峨的东关古渡牌坊,是游人饱览运河风光的好地方。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普哈丁墓园

  
普哈丁墓位于扬州市区东关古渡南、古运河东岸,相传普哈丁为穆罕默德圣人第十六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来扬州传教,此墓园原是专为安葬普哈丁的,后又陆续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

  普哈丁墓园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明永乐皇帝视墓园为国宝,下诏予以保护。清政府也对墓亭进行了多次修建,亭壁上还嵌有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墓园时立的“先贤历史记略碑”,碑文用汉字刻定,简要纪叙了普哈丁在我国传教的情况。整个墓园建筑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墓域,内有普哈丁墓及其他阿拉伯人的墓碑;第二部分为清真寺,是教徒们做礼拜的活动场所;第三部分为东郊公园。此外墓园里还集中保存了一些我国元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文墓碑。
  普哈丁墓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10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

  文峰塔是运河四大名塔(杭州六和塔、扬州文峰塔、临清舍利塔、通州燃灯塔)之一。文峰塔为楼阁式塔,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如孤峰耸诱,矗入云宵,成为进出扬州的标塔。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次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几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塔外即为"古运河"的石碑,当年鉴真东渡曾从此扬帆远航。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高旻寺

  
素有江南佛教四大禅林之称的高旻寺位于扬州“城南十五里之茱萸湾,扼三汊洪流,踞九龙真脉”之地。高旻寺在历史上即为扬州八大名刹之一,素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称。与成都的文殊院、新都的宝光寺、镇江金山寺共为长江流域禅宗四大丛林。现与宁波天童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并称为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丛林,扬名海内外。
  
  “高旻寺”之名为康熙42年第4次南巡所赐,得之于“登高旻天清凉,玄气高朗。”此后,乾隆6次南巡,六度驻于此,留下不少诗篇、匾额和楹联。咸丰年间,寺、宫均毁于兵火。高旻寺的天中塔近年复建完工,塔9层,高72米,登塔可眺望古运河从扬州到瓜洲的全貌

 
  “大运河”纪念标上的瓜洲

  
瓜洲位于运河入江之口,是苏北平原的滨江门户。晋代时,因沙渚出水成洲,又因漕河在此分为3支,形如“瓜”字,故称“瓜洲”。唐代润洲刺史齐浣开凿伊娄河,自瓜洲直达扬子,与古邗沟运河相连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楼般夜雪瓜洲渡”,伊娄河开通后,瓜洲成为一个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无数故事与传说在这里发生。

  茱萸湾是古运河从北面进入扬州市区的门户,位于扬州城区东北5公里的湾头镇,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因古运河至转弯处盛长茱萸树,故名茱萸湾。隋炀帝三下扬州,清康熙、乾隆帝六次下江南都曾经过此地。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的茱萸湾,历经千年沧桑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化。如今的茱萸湾已是国家AA级风景,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动植物园。景区内建有华东地区一流动物散养观赏区,分别有猛兽区、食草动物区、宠物区、猴岛、水禽鱼类观赏区、鹤生态园、海狮表演馆、猛兽表演馆等。其园坐山造势、小桥流水、植物点缀,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自然朴素,山林野趣,游客可零距离与动物接触。环岛还建有8千米的运河风光带,有季节特征明显的植物林带(雪松林、柿子林、竹林等)及各类花卉观赏园。此外还有现代都市人素质拓展训练营地——攀岩、云梯、空中断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