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乾化妆造型学校:“飞机融资租赁”的实践与未来——“海航集团谭向东董事”讲话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3 17:25:04
飞机融资租赁”的实践与未来——“海航集团谭向东董事”讲话摘要字体大小: - - ft518   发表于 09-02-18 10:27     阅读(1088)   评论(0)     分类: 一.世界航空增幅放缓、中国航空后劲十足
        08年上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所引发的国际经济增速降低影响,全球航空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国际主要飞机制造商在2005-2007年收获巨额订单后的运力交付有所加快,从而使全球航空业供需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此外,各类不期而至的“需求冲击”因素也是造成民航需求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比西尼亚尼指出:“整个航空业正陷入危机,需求的持续疲软和油价的不断攀升正在重塑整个行业。今年预计整个行业将损失61亿美元,超过2007年航空业的盈利56亿美元。”,预计燃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让整个行业的燃油成本增加140亿美元。而信贷紧缩危机影响扩大,预计营业收入增幅将放慢至4.7%,运输量增幅将为4.0%。
        我国的民航需求在未来2至3年尽管仍将受到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居民消费升级、航空自由化的趋势并未改变,民航业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随着奥运会后民航安全形势趋于缓和、外国人入境签证政策放松,以及汶川地震负面影响的消除,四季度民航流量有望出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航空公司共有1131架飞机,比06年增加8.9%,未来5年还可能交货700架新飞机,中国的航空公司机队扩张速度预计将达到年均12%。2009年受2008年基数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缓慢复苏的影响,增速有望达到甚至超过15%。基于类似的原因,预计未来2-3年中国航空业供需紧张的状况将明显缓解。
        以海航集团为例,2008年,海航计划引进各类飞机50余架。其中,上半年已交付22架,目前海航集团在册飞机数量为178架,在全国建立了11个运营基地,开通国内外航线近500条,通航城市达90多个。未来几年内,随着世界航空业的总体复苏,海航对飞机引进的需求增速将进一步加快,以海航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航空企业的飞速扩张,将为国内航空市场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世界航空租赁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航油价格上涨、航空业竞争加剧使得航空公司积极致力于节约成本、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锁定所有权风险,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航空租赁业务的发展。
        1. 短期增速明显放缓
        2008年初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的金融系统,直接造成信贷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并渐渐开始影响实体经济。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高、通货膨胀等现象的出现预示着经济济有可能进入衰退,这对于航空租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世界上主要的航空租赁公司纷纷调低预期,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经营策略降低风险因素。这样的环境下,航空租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行业整合,将诞生一批机队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航空租赁公司,这也是行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2. 长期市场前景乐观
        全球航空租赁市场的低迷并没有影响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有“金砖四国”之称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航空租赁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上升周期。Embraer保守预测“金砖四国”航空运输业未来20年之间年平均增长率将维持在7.5%(中国)、5.5%(俄罗斯)、5.3%(巴西)和5.5%(印度)。从历史来看,航空业的成长期约为40年,包括“金砖四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航空业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大航空租赁公司大力拓展新兴国家市场的原因。
        三.中国航空租赁产业潜力巨大
        1. 规模增速居首,市场容量第二
        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1580架,净增飞机680架,中国航空运输总体发展速度将达到14%,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500亿吨公里。这就意味着未来5年内国内航空租赁市场容量将达到450架,对外国、国内的航空租赁公司都是发展壮大的契机。波音预测,到2026年,中国的航空公司将需要约2880架新飞机,这些新飞机总价值约为2800亿美元,而租赁市场将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1000亿美元)。其中新增支线飞机290架、单通道飞机1840架、双通道飞机660架、Boeing747等大型干线飞机90架。届时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3900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中国航空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充分的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的空间。
        2. 前期起步较晚,当前发展迅速
        中国的航空租赁业起步较晚,但持续的高增长已经使中国成为各大航空租赁公司争夺的焦点。随着我国民族租赁业的快速复苏,国内飞机制造商、跨国银行和内资银行纷纷抓住发展机遇,并购、独资或合资了多家专业或涉及航空租赁的大中型租赁公司,我国民族航空租赁产业群的雏形已初见端倪。
        在现有的百余家民族租赁企业中,从产业背景分析,这些飞机租赁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内银行组建的、具有雄厚金融产业背景和网点资源优势的银行系租赁公司,如中国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和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另一类是由国内航空产业制造商或运营商组建的、具有强大航空产业背景和专业技术背景的租赁公司,如目前我国最大的飞机租赁企业——长江租赁有限公司,在国产飞机租赁领域具有优势显著。
        其中,以长江租赁为代表的海航租赁产业,自创建伊始,便以振兴民族航空租赁业为己任。凭借对中国航空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和对中国法律环境、经营环境、政策方向的认识,以及自身所拥有的参与航空器材融资工作多年、了解和尊重客户要求的专业人才储备,在中国航空租赁领域已形成了集资金融通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相结合的核心竞争优势。依托股东方强大的产业背景,海航租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截至目前,海航租赁产业旗下长江租赁、扬子江国际租赁、香港国际航空租赁三家公司所拥有的合同机队规模已达62架,总资产已逾120亿元人民币。公司正在向着“建立世界级航空租赁企业、创建世界级航空租赁品牌”的目标努力迈进。 
        3. 跨国公司垄断,民族企业受制
       
目前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基本由外国飞机租赁公司垄断,其中,美国的ILFC 和GECAS两家公司占中国飞机租赁市场份额超过60%。剩下不足40%的份额被ACG、CIT、Pegasus等外国公司分割。以ILFC和GECAS为首的外国飞机融资租赁公司已经将业务发展重心转向中国。
        相比外资竞争对手,尽管我国民族飞机租赁市场发展很快,但已经独立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企业为数寥寥,且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首先,国内飞机租赁公司普遍起步较晚,中国飞机租赁市场近九成已被外资租赁公司垄断,这也直接增加了国内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成本,据统计国内租赁公司的飞机出租成本平均高于国外租赁公司20%以上;
        其次,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得到的法律、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较少,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引;
        再者,国内飞机租赁公司缺乏金融资本和相关产业资本支持,业界合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四.打造民族航空租赁产业基地,创建民族特色航空租赁模式
        ㈠打造民族航空租赁产业基地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作为国家金融改革试点,天津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先发展,引领全国金融创新”的优越环境,为其航空业和航空租赁业的发展带来了先发优势。
        目前,天津逐步形成了以航空制造业(A320总装厂)为核心,以航空运输业(大新华快运、奥凯航空)和航空租赁业(长江租赁、工银租赁)为主干,涉及航空研发、航空物流以及航空金融等多个产业的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链,而航空租赁业则扮演了助推器的作用。
        在航空产业链中,航空租赁产业是沟通产业链上下游、联结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的平台,是航空经济生态系统的枢纽。这样一个完整的航空产业链的形成,能够产生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我国航空业和航空租赁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应该立足航空产业基地,打造出一批具有我国特色的航空租赁产业基地,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等多种资源通过贯通的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将航空产业和客户是捆绑在一起的,开发多层次的航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㈡民族航空业发展需要跨越的障碍
        当然,在打造民族航空租赁产业基地的过程中,民族航空租赁企业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跨越。
       1.飞机引进指标问题
        飞机租赁的利润来源是一个“哑铃型”——即采购环节和飞机处置环节的利润高,首次租赁的利润率较低。
        目前国内航空租赁公司尚无独立申请飞机引进批文的资质,因此无法批量引进飞机,造成飞机价格与国外租赁公司相比有较大的劣势,在“起跑线”上就技输一招。
        2、市场开拓问题
        航空租赁是国际性的行业,中国航空业的发展虽然异军突起,但是市场仍然有限。为了最大程度的平抑行业波动,扩大市场分额,规避地区和行业风险,民族航空租赁业有必要“走出去”,这对于新生的民族航空租赁业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风险管理
        新生的租赁公司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中国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与自身运营有关的风险,包括引进飞机所需资金的利率、汇率风险管理,飞机残值风险和市场风险(如选择后续用户);向航空公司提供飞机租赁后对航空公司运营风险和租金支付的管理等等。
        ㈢创新民族航空租赁模式
        世界航空租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法国税务租赁、日本杠杆租赁、伊斯兰租赁、西班牙租赁等多种成熟的租赁模式。
        这些租赁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是:国家基于扩大航空投资来源、支持航空租赁发展的战略角度,通过税收返还、投资抵免和法律支持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本国的租赁投资进行支持。
        我国的民族航空租赁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有必要将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投资手段,从支持产业发展的高度理解租赁业,民族租赁业也需要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㈣政策支持
        飞机租赁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对本币和境外资金的融资租赁业务、境内不同机构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实行统一税种、统一税率、统一税基,并以此为契机,向建设成熟租赁市场应具备“四大支柱”做出努力,在完善的租赁基本法律、优惠的税收政策、灵活的会计处理办法和积极的监管法规上做工作,把这四大支柱的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构成民族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提高租赁渗透率。
        其次,建议给予民族航空租赁企业在进口关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预提所得税适当的减免,并给予一定的免征优惠期,改变现有的飞机引进状况,引导航空公司向民族航空租赁企业定购和租赁飞机。
        第三,针对人民币资金,央行可以考虑给予民族航空租赁企业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利率等于或者低于央行给予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民族航空租赁企业从商业银行拆借资金也应适用央行规定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针对外汇资金,民族航空租赁企业应当尽量申请飞机制造商所在国进出口银行的出口卖方信贷或政府贷款。
        此外,建议财政部适当地提高飞机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等措施来增加民族航空租赁企业的盈利能力;央行、银监会和证监委适当放宽民族航空租赁企业发行债券乃至上市的条件;国家外管局和发改委给予民族航空租赁企业较大的外汇贷款额度和支付权限。在确保有效的金融管制的前提下,提高资本的流动性,打破金融壁垒,使国内外银行的资金供给可以和租赁公司及航空公司的资金需求渠道保持畅通。
        五.行业合作前景广阔
        ㈠银租合作与同业互动
        航空租赁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国外大型的航空租赁公司,都与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或生产商有着密切的合作,积极寻求航空租赁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发展的需要,即以双方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良好协作、优势互补和高效分工来达到“双赢”的发展目的。
        首先,银租合作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国际成熟市场上,飞机融资有大约70%的比例是采用租赁方式进行的。依此计算,我国未来20年飞机租赁所涉及的资金将至少有830亿美元,合人民币6000亿元以上。如进一步加入航材、机场设备等业务,航空租赁业的市场空间显然更加可观。
        其次,银租合作有助于保证银行运行安全。在经济飞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和分工逐渐细化的背景下,银行很难在各个领域都成为行业专家,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了威胁。而银行通过与专业化经营、技术背景雄厚的租赁公司的合作,可以保证银行贷款的专款专用,实现银行贷款的最优数量配置,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构筑了一道“防火墙”。
        再则,银租合作有助于提高银行运营效率和收益。银行与租赁公司的合作,可以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使银行通过批量贷款降低操作成本,通过租赁公司的专业管理降低银行的监管成本。最重要的是,通过与租赁公司的合作,银行控制了行业内大量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使得银行通过资产获得持续收益的能力大大增强。这将在下一轮的银行混业经营的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银租合作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资金安排上,由于租赁业务具有租金偿还、分期回流的特征,这有利于银行改善资金结构,增加短期资金流入,改善资金的流动性。
        国内航空租赁公司相对比较独立,以技术见长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间竞争大于合作,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互相融合对方的优势,相互间提供优质的服务,共同参与到国内甚至是国际业务中来,是上述两类公司壮大规模、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关键,也是国内企业迅速成长的捷径。除日常的银行借贷以外,技术型公司可以向资金型提供技术服务,譬如机型选择、机队管理、飞机维修保养等服务;而资金型公司利用自身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积极向技术型公司提供融资业务、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服务。
        ㈡“银、租、信”携手共赢
        2008年2月海航集团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奠定了中国信保助力长江租赁做大做强海外航空租赁业务的合作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出口信用保险这项政策性金融服务,在落实我国政府“走出去”战略中,为进一步支持重点行业、民族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发展又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08年6月3日,长江租赁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保合作操作的10架ERJ145飞机融资租赁项目顺利签约;2008年6月30日,香港国际航空租赁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保合作操作的3架A330-300飞机融资租赁美元贷款项目合同顺利签署。
        上述两个项目均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在操作结构中,中国信保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有力地提升了租赁公司的信用等级。同时,这两个项目也分别开创了国内和境外飞机融资的新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贷款人和出租人的风险。
        实践表明,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充分发展航空租赁业,广泛加强业界合作,将在推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同时,在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宏观战略决策实施过程中,引入航空租赁投资机制,拓展相关产业融资租赁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金与信息短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我们愿与金融界、保险界及租赁业内的广大同仁精诚合作,共创中国航空租赁产业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