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女狂妃不好惹:家庭常用食材食疗十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1:37:44

番薯食疗方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

  【功效】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通乳汁;外用消疮疖肿毒。

  【主治】大便带血,腹泻,便秘,湿热黄疸,水臌腹泻,夜盲,消渴,乳痈,疮疖。

  【说明】番薯能作为主食,亦能作菜,可蒸、煮、烤食、又可晒干磨粉做成各种食品,也可制成芡粉、粉条、酒、醋等。但不宜多食,多食会滞气引起烧心、吐酸水、腹胀和放屁。

  【番薯食疗方精选】

  1、番薯嫩叶苗、蕹菜嫩叶、红糖适量,同捣烂敷于脐部,经一两小时后可泻下腹水,泻尽腹水可愈,治水臌肿胀,肝硬化腹水。

  2、番薯嫩叶100克,羊肝120克,同煮熟食之,连续两三次有效,若选用红黄种番薯叶更好,治夜盲。

  3、生白番薯洗净去皮,切碎捣烂,亦可加鲜鱼腥草等量同捣烂,敷于患处,敷至局部发热即行更换(约两三小时之久),连敷数天可愈,治乳痈疮疖。

  4、用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治缠腰蛇(带状疱疹)。

  5、番薯鲜嫩叶,洗净切碎,加食盐适量,共捣烂水煎后,趁热洗患处,治阴囊湿疹,洗后撒上滑石粉。

  6、鲜番薯叶,加白糖适量,共捣烂贴患处,治疗指疗;若加红糖捣烂敷患处,则可治无名肿痛。

  7、鲜番薯叶250克,煮熟后淡食其汤,治小儿疳积,夜盲;若用油盐炒熟食,一日两次,治便秘。

  8、鲜番薯叶,鲜冬瓜适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期不限;或用于番薯藤适量水煎服,治糖尿病。

  9、番薯煮汤食,治湿热黄疸、习惯性便秘。

  10、番薯粉加白糖,用开水冲熟或煮熟食,治口干咽痛。

  11、番薯粉适量炒熟,裹敷患处,治跌打损伤。

  12、鲜番薯叶,捣烂调红糖贴脐部,治大小便不通,敷伤口可治蛇、虫、蜂、蝎伤。

  13、鲜番薯叶,捣烂,冲入开水大量灌服催吐,治误食河豚或蕈类中毒。

  14、干番薯藤30克(鲜藤100克),辣蓼头30克(鲜品60克),水煎服,治痧气腹痛,呕吐泄泻。

  15、番薯藤60克,川木瓜60克,或加食盐少许炒黄,水煎服,治绞肠痧,腹痛,腹泻。

  16、番薯500-1000克,削皮切成小块,加适量水煮熟,加生姜3片,红糖适量,再煮片刻即可食用。有宽肠通便,益气生津,补中和血作用,可治老年人肠燥便秘,妇女产后血虚便秘。

  17、番薯粥:番薯100克(去皮切片),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强肾阴、通大便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便秘。

  18、猪肉(五花肉)250克,切块煮汤,煮熟后加入番薯叶再煮片刻即可食用,以淡食为宜。有养血益气通乳作用,可治产后乳汁不足。

饭锅粑食疗方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肠、胃。

  【功效】助消化,厚肠胃,止泄泻。

  【主治】消化不良,饮食成积,久泻不愈。

  【说明】饭锅粑俗称饭焦,有健脾止泻作用。

  【家庭食疗方精选】

  1、饭锅粑500克,炒成焦黄,炒焦山楂60克,山药120克,砂仁30克,共研细末,每次10克,白糖水调服,一日两次,治老人或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久泻不愈。

  2、饭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治饮食成积,消化不良,寒泻不止。

  3、焦锅粑60克,砂仁、小茴香、桔皮、花椒、白术各6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治胃弱,胃脘饱胀,不思饮食。

蜂蜜食疗方-家庭食疗方精选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大肠、心、胃。

  【功效】养阴润燥,润肺补虚,和百药,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调和肠胃。

  【主治】脾胃虚弱,津枯便秘,胃肠溃疡,虚劳干咳,咽干声哑,心腹痉痛,善解乌头、附子之毒;外用治口疮,烫火伤。

  【禁忌】1、便溏者勿食。

  2、忌与生葱同食。

  【说明】蜂蜜又称蜜糖、白蜜、石饴、白沙蜜。根据其采集季节不同有冬蜜、夏蜜、春蜜之分,以冬蜜最好。若根据其采花不同,又可分为枣花蜜、荆条花蜜、槐花蜜、梨花蜜、葵花蜜、荞麦花蜜、紫云英花蜜、荔枝花蜜等等,其中以枣花蜜、紫云英花蜜、荔枝花蜜质量较好,为上等蜜。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具有“百花之精”的美名,一直被看作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贵重礼物”、“心脏病的良友”、“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药物”。民间很早就广泛用蜂蜜来治疗许多疾病,并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珍品。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经过反复的临床实验证明,蜂蜜对心脏病、肝脏病、高血压、肺病、眼病、糖尿病、痢疾、便秘、贫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烫伤、冻伤等症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蜂蜜食疗方精选】

  1、白蜂蜜、威灵仙各5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连服一周,对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2、蜂蜜100克,开水冲服,治误吞水蛭(蚂蝗)。

  3、蜂蜜5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治干咳,痢疾,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便秘;若加冰片粉末0.3克同饮,可治声音嘶哑。

  4、蜂蜜500-1000克,顿服,治肠套迭。

  5、蜂蜜与冬瓜汁各一杯,共调服,治妊娠小便不通。

  6、蜂蜜搽患处,或加生葱白共捣烂外敷患处,治一切水火烫伤和疮疡。

  7、每日早晚服蜂蜜两三次,每次三汤匙。可治高血压,冠心病。

  8、藕粉30克,用滚开水冲搅成糊状,加入蜂蜜30克温服,有清除虚热、润肺止咳作用。

  9、鲜藕汁100毫升,蜂蜜30克,拌匀服用,每日一次,连服数天。可治肺热咳嗽,咽干喉痛,血热鼻衄等热性病。

  10、川贝末5克,蜂蜜30克,蒸半小时服用。治经久不愈的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

  11、金银花30克,用水两碗煎成一碗,去渣取汁,冲入蜂蜜20克,分早晚两次服。可治流感,咽炎,老年人便秘。

  12、黑芝麻15克(捣烂),冲入蜂蜜、牛奶各30克,早晨空腹时服用。可治老年人或妇女产后便秘,亦有美容黑发作用。

  13、白芨、百部各12克,瓜蒌仁15克(捣碎),水煎去渣取汁,冲入适量蜂蜜,分作两次服,可治肺结核。

  14、鲜桑椹子不限量,捣烂后用纱布包好取汁,加热浓缩后加入适量蜂蜜,煮成膏状,冷却后装瓶。每天早晚各服两汤匙,开水冲服。可治青年白发,病后气血两虚,神经衰弱等症。

  15、牛奶250克,煮开后加入蜂蜜30克,空腹温服。有滋补健身、美容健肤作用。蜂蜜食疗方完。

蜂王浆食疗方

【性味】甘酸涩、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

  【功效】滋补强壮,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有保肝、治癌作用。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头晕眼花,这早衰老,营养失调,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病,糖尿病,贫血,冠心病,高血压。

  【说明】蜂乳,又名蜂王浆,成药名称为蜂乳精,蜂王浆针剂、蜂皇精片、王浆蜜等。蜂乳是蜜蜂口咽腺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的白色胶液,味酸、辣、涩略带甜味,是一种具有特殊营养价值的补益强壮之品,延年益寿的珍品。蜂乳中含有七十多种物质,其中含有促进发育的有效成分,有刺激生殖能力,增强肌体抵抗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造血机能,修复组织、增殖细胞和调节神经、血压、血糖及防止衰老、延长寿命等作用。它对白血球减少症、动脉粥样硬化、营养失调、贫血、肌肉萎缩、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肝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支气管哮喘、四肢血液循环障碍、性机能衰退、不孕症、肠胃疾患等症有很高的疗效。近年来还发现蜂王浆对癌有局部的抑制或杀伤作用。蜂乳还可用于治疗皮炎、脱发和扁平疣等皮肤病。

  【家庭食疗方精选】

  1、王浆与蜂蜜按1:100的比例配成王浆蜂蜜作口服用。四岁以下小儿服5克,五至十岁服10克,十岁以上至成年人服20克,每日作两次分服,连服两个月。治疗传染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未老先衰等症,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2、蜂王浆,每日服300-600毫克,连服1-3个月,对营养不良有良效。

柑桔皮食疗方

【性味】辛、微温、无毒。

  【归经】入肺、脾。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消痰,行气导滞。

  【主治】呕吐、恶心、腹泻,胃中有痰,伤风咳嗽,心腹气痛,食滞吐泻。

  【说明】柑桔皮为调味之品,有和胃行气之功。柑皮入药以陈旧者为佳,称为陈皮;鲜皮性燥烈不入药;桔皮入药称为桔红。

  【禁忌】燥热实邪者勿食。

  【家庭食疗方精选】

  1、柑皮烤焦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搽患处,治冻疮。

  2、桔皮烧炭研末,用香油调搽患处,治天疱疮。(柑桔皮家庭食疗简选方)

高粱食疗方

【性味】甘涩、温、无毒。

  【归经】入肠、胃。

  【功效】固肠胃,止吐泻;高粱根利小便,治难产。

  【主治】小便不通,妇女倒经,腹泻。

  【家庭食疗方精选】

  1、红高粱根60克,扁蓄草30克,灯心草6克,水煎服,治小便不通,浮肿气喘。

  2、高粱裤(即裹在高粱秆上的叶)五个,加糖100克,水煎服,治尿闭。

  3、高粱根七个,水煎去渣,用汤煮鸡蛋两个,加糖少许服,治膝痛,脚跟痛。

  4、红高粱花,水煎加红糖服,治倒经。

  5、高粱花10克炒黄研末,红糖开水冲服,治小儿赤白痢疾。

  6、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锅内炒至黄赤色,有香味为度,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食3克,一日三次,治腹泻。

  7、高粱穗、茜草、茶叶、红糖各10克,水煎代茶饮,治高血压。

  8、高粱米6克,放锅内炒至炸裂,石榴皮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小儿腹泻。

桂皮食疗方

【性味】辛、热、有小毒。

  【归经】入脾、肺。

  【功效】除冷、健胃。

  【主治】中焦有寒,小腹冷痛,胃寒纳少。

  【禁忌】体内有热及胃火重者忌食。

  【说明】肉桂品种较多,质量好的企边桂,皮厚味甘香微辣,是一种贵重中药,质量差的皮薄,价格便宜的叫桂皮,一般只供祛寒健胃并作肉类食品调味用。

  【家庭食疗方精选】

  1、桂皮5克,红糖12克,水煎温服,治妇女产后腹痛。

  2、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于月经来潮前水煎温服,治月经前小腹胀痛。

  3、桂皮3克,研细末一日两次分服,用温开水送下,治胃气寒痛。

黑豆食疗方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肾。

  【功效】补肾滋阴,补血明目,除湿利水。

  【主治】肾虚腰疼,血虚目睹,腹胀水肿,脚气,自汗盗汗。

禁忌:中满者慎用。

  【说明】黑豆一般煮熟食之或配药煮熟食之能治病,但不消化,故中满者或消化不良者宜慎食之,黑豆若炒熟食之则其性极热,易生热性疾病。黑豆芽及皮、叶、花均可入药治病,黑豆皮中药称“料豆衣”或“穞豆衣”,有解毒利尿作用;黑豆芽称“大豆卷”,能清热解毒,水煎服,可治风湿性关节疼;黑豆叶捣烂外敷可治蛇咬伤;黑豆花能治目翳。

  【黑豆食疗方精选】

  1、黑豆制豆浆,煮熟喝,可止自汗。

  2、黑豆衣10克,浮小麦10克,治阴虚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虚汗。

  3、黑豆15克,黄芪10克,或加浮小麦6克,可止盗汗,自汗。

  4、黑豆同塘虱鱼,煮汤食用,治老人腰疼。

  5、黑豆同鲤鱼煮汤食用,治脚气水肿。

  6、黑豆250克,黄酒750克,水煎分作数次服食,治胎动不安,腰疼。

  7、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8、黑豆30克,红花6克,水煎冲红糖100克,温服治经闭。

  9、黑豆炒熟研末,每次10克,用苏木10克煎汤送服,治室女经闭。

  10、黑豆、红糖各30克,薤白一把,水酒四杯,水六杯同煎,空腹时顿服,治血丝虫病。

  11、黑豆500克,煮浓汁冷饮,解藤黄、斑蝥中毒。

  12、狗肉500克,黑豆60克,煮至烂熟食,治年老或肾虚耳聋,小儿夜尿、遗尿。

  13、益母草黑豆糖水,益母草30-50克,水煎取汁,加入黑豆60克,煮至熟烂,用适量红糖调味服食,亦可加入1-2汤匙米酒或糯米酒服食。每天一次,连服七天为一疗程,有活血,祛瘀、调经作用,可治妇女闭经。黑豆药膳方亦是。

  14、黑豆腐皮汤:黑豆50克,豆腐皮5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滋养补虚、止汗功效,可治自汗过多及阴虚盗汗等症。(黑豆食疗方)

  15、黑豆元肉大枣汤:黑豆50克,大枣50克,元肉(龙眼肉)15克,水三碗同煎至一碗,早晚两次服用。有健脾补肾,补心气,养阴血作用。适用于血虚心悸,阴虚盗汗,肾虚腰酸,须发早白,脾虚足肿等症。

  16、法制黑豆:熟地、山萸肉、补骨脂、当归、茯苓、枸杞子、旱莲草、五味子、桑椹子、黑芝麻、菟丝子、地骨皮各10克,水煎四次去渣,药汁混合,加入黑豆500克,食盐100克,浸泡至黑豆发胀,然后小火熬至药汁干涸,晒干黑豆装瓶备用,每次服食10-15克。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功效,适用于身体瘦弱,神经衰弱,尿频遗精,腰酸腿疼,筋骨无力等症。

红曲食疗方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健脾消食,活血化瘀。

  【主治】赤白痢疾,胃有积滞,胃寒饱胀,妇女血气痛,产后恶露不绝。

  【说明】红曲为绝美的天然食品染料和有益无害的防腐剂,是以熟米饭为曲菌生长繁殖的糖源,在严格的卫生条件下,接入绝佳的红酒糟以为菌种,然后给以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酸度分解糖化而成。我国许多名酒皆以红曲为酒曲,也是制作红色腐乳的重要成份。此外,它还被用于制作香肠、食物烹调和菜汤、肉汤的红色着色剂。还可当作药物用于治病。

  【家庭食疗方精选】

  1、红曲15克,水煎服,治食鱼肉积滞。

  2、红曲、香附、乳香各10克,研细末,每次服10克,黄酒送服,治心腹作痛。

  3、陈红曲10克,炒白术5克,炙甘草3克,共研细末,每次服2克,米汤送服,治小儿吐逆。

  4、红曲研细末,外敷患处,治小儿头疮。

红糖食疗方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

  【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禁忌】糖尿病者忌食。

  【说明】糖有白砂糖和红片(粉)糖、冰糖等品种。助脾、补血、祛寒、破瘀入药多用红糖;清热、消炎、润肺多用白糖或冰糖。糖对身体有益,对病后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糖虽有和中助脾保肝缓肝气之作用,但多食令人胀闷、生痰、损齿、生疳虫、消肌肉。另外,晚上睡觉前也不宜吃糖,特别是儿童,最容易发生龋齿(俗称虫牙)。红糖是一种未经提纯的糖,其营养价值优于白糖。

  【红糖食疗方精选】

  1、红糖60克,鲜生姜6克,水煎服,治风寒感冒、妊娠恶阻、产后腹痛、胃寒痛。

  2、红糖60克,茶叶少许,热黄酒冲服,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

  3、红糖60克,鸡蛋两个,用水煎,于月经干净后服食,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

  4、红糖60克,大枣60克,生姜15克,水煎代茶饮,治闭经,连用至经来为止。

  5、红糖60克,豆腐250克,生姜6克,水煎,每晚睡前吃豆腐饮汤,连服一周,治慢性气管炎。

  6、红糖醴:红糖10克,黄酒50亳升,同煮沸,待糖溶化后趁热服。可治感寒性腹痛、腹泻症。

  7、红糖10克,大蒜头10克(去皮),生姜2片,清水半碗,蒸熟后去渣饮用,分为2-3次服。有祛痰,止咳,止呕作用,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8、红糖,姜汁各等分,小火煎沸,每次服半匙。治上气咳嗽烦热,食即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