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百姓网开锁:人性本恶(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30:28
人性本恶(上) 2006-09-12 23:55:20 大中小        人性是本恶的,或说人性是自私的,这个道理到长大后才开始理解。        在我们出生后直到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家境富有贫困,如果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兄弟姐妹与我们争夺某种食物或玩具,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拱手相让,而是要打他们骂他们来保护并抢夺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一点跟猫狗的护食是颇为相似的。        人的生存本能让小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知道要为延续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和抢夺自己的食物,不吃食物很快就会死掉,这种体验早已深埋到我们的基因里。        因为吃是动物的第一本能,当然也是人的。所以有时当人连最起码的吃都保障不了时,就可能出卖属于自己的一切。        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是把人类这种利己和自私放大到极限的一种生动写照。        我们的祖先由远古的食肉动物进化而来,科学证实,在我们的体内确实还残留着这种早期祖先残忍的基因片段,当个体的基因发生变异时,一个返祖的残忍自私的动物就会应劫而生,嗜血残暴的杀戮和惨绝人寰的兽性就是他们自娱的最好方式,希特勒、墨索里尼和那些狗日的日本人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和孔融让梨不过是学龄前孩子的启蒙读物而已。        但是随着个体的长大,我们在父母的谆谆教导并进入学校后,老师在后天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灌输给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告诉我们:自私和利己是不好的不对的,至少在明面上是得不到大众的接受的,所以我们开始逐渐收敛起我们自私的本性,并艰难地向人性的善转化。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直到我们终于蜕变成为一个表面上按照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行事的人,但是自私利己的本性终究是在起着支配我们行为的决定作用,所以无论教育和舆论的作用有多强大,你会发现,人们的自私利己是不会变的,只是手段更隐蔽表面更冠冕,要不然,怎么绝大多数罪犯都是已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而不是只为一块食物就挺身而出的孩童呢。        他们的全部动机就是为满足个人自私利己的本性去占有,方式当然各种各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