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l korea9成员:轻博客|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0:58:27

江南——

是疏影清梅的屈曲暗香;

是梧桐夜雨的落寞悲凉;

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肃杀寂寥;

是逶迤斑驳的雨巷中走出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是拂去了灯影秦淮中的六朝金粉;

是吹去了稠腻西湖水面的熏人暖风,不容一丝污淖轻浮。

江南——

如雨后芭蕉般清澈,如粉墙黛瓦般悠远。

 

我出生在江南,成长在江南,沐浴在和风细雨中,坐上一尾小船,在早起吆喝声中摇起桨声咕噜,水岸人家,炊烟袅袅,喜欢喝那甜糯的赤豆粥,上面铺满一层细细的红豆沙,或许还缀着几丝桂花的香气;喜欢听街头阿婆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的音韵,意味深远,仿佛来到了武陵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几百几千年来,这种闲适的生活生生不息,不若旧都大邑,兴衰犹如一时云烟。江南的生活是一种高明的融合,是一种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物欲的物质生活的共同体,在这灵秀的山水斜阳中,积淀着这样一种关于人生的智慧与思索,而一代代的迁客骚人又把这命运演绎尽了千古。

 

命途多舛的文人墨客总爱栖身江南,似乎追寻着这中庸的处世之道,不知是他们选择了江南,还是江南选择了他们?是他们慕江南之名,还是江南借他们之音呢?

 

这两者的默契总能在不经意间达到极致,最纯粹的文人,往往是最用心去品尝生活,体味命运的人,他们掏出一颗赤裸裸的心,任它在尘世间颠簸流离,或许伤痕累累,却必定真挚成熟。这般深刻的生命一经江南细雨的抚慰,顿觉得通达明慧,这是暴风骤雨后的安宁静谧,是姹紫嫣红后的朴质成熟,这才是生活的本原。同样,这种心境又与江南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让江南因为有了他们,而变得愈发轻巧明丽,厚重深远。

 

林和靖匿身西子湖畔,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苏东坡屡遭贬谪,二入西湖,写下“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万世佳句。也许,没有了林和靖,就没有了江南梅花的清冷绝艳;没有了苏东坡,便没有了西子湖水的温婉动人;也许,倘若没有了这些迁客骚人,江南就不再是江南,而只是一段无名山,一脉无名水了,大概连那吴侬软语也少了几分漉漉的水汽。。。。。。

 

古人的墨迹早已逝去,上个世纪还依稀记得矛盾走出了乌镇窄窄的青石巷子,鲁迅走出了绍兴那一座座的乌篷船,徐志摩走出了硖石,钱钟书走出了惠山,他们有的水汽淋漓,有的却落落大方,有的描刻了江南,有的却写意了江南。。。。。。

 

然而竟不知明日江南,是否还是依然如那水墨晕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