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立康的功效: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1:24:27

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

本贴收到1鲜花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目前已知我国有蛇类173种,其中毒蛇48种,上海郊县的毒蛇主要是蝮蛇,民间又叫“土公蛇”、“土龙蛇”等。陆氏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尤其是根据牙痕等来判断中毒程度和预后有独特的经验。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毒蛇咬伤后,通过毒牙液注入人体,侵犯肌腠,留于肌肉、经络入营血,内犯脏腑而发病。毒蛇的种类有神经毒(中医称风毒)、血循毒(中医称火毒)、混合毒(中医称风火毒)三种。蝮蛇为混合毒,根据临床表现,属风火毒,或偏火偏风进行辨证施治。

(一)        辨证分清风火毒
(二)        1风毒:风属阳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毒的吸收迅速,但潜伏期较长,发展快。
局部伤口轻度疼痛,有麻木感,伤口流血不多,患肢无明显肿胀。全身症状为头晕、嗜睡、肌肉关节疼痛、呕吐、腹痛及腹泻等,重者可面部失去表情、不能言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吐白沫、血压下降、瞳孔放大、抽搐等。

2火毒:火为阳邪,其性上炎,易耗阴劫液,生风动血,迫血妄行。火毒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局部疼痛如刀割,伤口出血或流血不止,患肢肿胀向上发展,皮下出血、瘀斑、血疱、溃烂。

全身症状为寒战、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尿呈酱黄色、尿血、尿少、尿闭。

3风火毒:局部创口疼痛或麻木,患肢肿胀,伤口出血,周围有水疱、血疱。全身症状为轻者头昏、眼花、关节疼痛,轻度发热;重者眼睑下垂、复视、目花或失明、胸闷、吞咽困难、张口不利、咽痛、项强、尿呈酱油色、尿少、尿闭、气短、呼吸困难、烦躁、昏迷等。

(二)治则为清热解毒,通腑利尿 蝮蛇蛇毒为风火毒,但以火毒为主,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蒲公英、紫地丁、七叶一枝花、半枝莲、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等有较好的抗蛇毒作用。陆氏在治疗蛇伤时很强调通利二便。

古书中有“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之说。有人用碘标记的蛇毒来研究,认为早期部分游离的蛇毒可以自肾排泄,同时早期使用利尿药物,能加速毒液通过小便排泄,减轻中毒程度,并防止肾功能损害。处方用蒲公英、紫地丁、黄连、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蓄草、车前草、半枝莲、生大黄(后下)、元明粉(烊冲)、七叶一枝花、生甘草。若风毒症状显著,如目糊、复视、眼睑下垂、项强、牙关紧闭,加白芷9克,另用全蝎2只、蜈蚣3条研粉,分两次吞服;火毒症状明显,如皮下瘀斑、血疱或伤口出血,用凉血止血,加鲜生地30克、丹皮9克、水牛角屑30克、赤芍15克;病人出现心悸气短、神清肢冷、汗出淋漓、脉细或脉微细欲绝、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这时蛇毒侵犯内脏发生周围循环衰竭或心力衰竭的脱证。急以回阳救逆,加别直参6~9克(或红参30克)、附子9克、万年青15克。大汗如油,再加煅牡蛎30克;出现极度气急、鼻煽、紫绀或呼吸不规则,为风毒炽盛,肺气欲脱的呼吸衰竭症状,加别直参6~9克(或红参30克)或五味子30克,六神丸30粒,并可灸膻中;若出现尿少、尿闭,为火毒入于脏腑,热结膀胱,气化失司,是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加用丹皮9克、鲜生地60克、泽泻9克、鲜半枝莲90克、车前子30克、甘草梢6克,另用滑石粉12克、琥珀3克,米汤调服,日2次;咽喉肿痛加京玄参15克、山豆根12克、射干9克;吞咽困难者,另用鲜万年青根30克,打汁,加醋少许饮服;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克、鲜竹茹9克;烦躁昏迷加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另有点眼药方:此方系奉贤县齐贤乡卫生院一老中医家传秘方,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已有80余年历史。药物

组成:腰黄、麝香、梅片、制甘石、生石膏、火硝等量,共研细末,密封贮于瓷瓶中。需用时,用玻璃棒蘸半粒米大小药末,点于目内眦,1日3~4次。外敷药可在伤口周围肿胀处,用新鲜蒲公英或紫地丁捣烂外敷,如局部组织坏死、溃烂或指(趾)骨坏死者,用二宝丹或九一丹,加红油膏外敷,待死骨分离脱落后再用生肌散、红油膏外敷收口。

(三)中毒程度与预后判断对早期蛇伤的患者,先要确定是毒蛇咬伤还是无毒蛇咬伤,牙痕是一个可靠的诊断依据。

毒蛇咬伤常有两个毒牙痕,在确诊为毒蛇咬伤后,要对其中毒程度和预后作出初步估计,针对中毒轻重及时治疗。陆氏总结了蝮蛇咬伤205例患者,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

1被咬伤季节:6~9月份蛇伤病人一般中毒较重,因上海郊区6~9月晨晚气温在18~30℃度之间,最适宜毒蛇活动,排毒量亦最多,因此蛇伤病人亦多,伤亦严重。205例病例中有837%病人在此期,并较多属于中型及危重型。

2毒蛇大小:同类毒蛇中,蛇体大者其排毒量多。

3蛇咬情况:如毒蛇处于激怒状态,或凶猛地咬着不放,历时较久,其排毒量必多,中毒症状就严重。被毒蛇“碰击式”地咬一下,历时短,排毒量则少,中毒亦轻。

4毒蛇咬伤频率:当一条毒蛇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咬伤几个人时,往往第一个被咬伤的中毒程度严重,而后咬伤者中毒一般较轻。

5被咬次数:凡一次连续咬两口或两口以上者,中毒程度多严重。

6病人的不同:小孩、老人、孕妇及内脏患有器质性疾病者,特别是心、肺、肾、肝器质性疾病患者,往往预后较差,易发生休克、心衰、呼吸衰竭、肾衰等。

7咬伤后就地处理情况:咬伤后如能立即在咬伤上方进行结扎,或进行局部伤口冲洗、排毒等处理,一般中毒程度轻;如咬后未作结扎处理,尤其惊惶奔走,加速了毒液在血液循环中扩散,这类患者中毒严重。如咬伤局部有小血管破裂者,毒液可有血循散布,其速度更快,中毒亦重。

8咬伤部位:咬伤在头面部、胸背部,较四肢部为重。因为这些部位离心脏较近,又不能作结扎处理以阻止毒液吸收。

9临床表现:出现危重型症状预后不佳。病变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烦躁、高热等说明病情恶化,出现越早越凶险,预后越差。如24小时内出现血压明显波动,常是中毒性休克的先兆。呼吸衰竭往往出现在病程的第3~4天,出现越早,病情越严重。病程第2~3天,可出现少尿,如处理不当,将发生肾功能衰竭,肿胀迅速发展并伴有皮下瘀斑者往往病情严重。血红蛋白尿一般出现在咬伤后12~24小时,个别可在咬伤后5小时出现,出现血红蛋白尿越早,病情越严重。

10肝功能检查:重型及危重型病人的SGPT均见增高,其他肝功能项目没有变化。
分享到:QQ空间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1

评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