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排名:云南名吃过桥米线免费配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1:45:30
米线配方 过桥米线做法 云南过桥米线】云南名吃过桥米线免费配方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楼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作料做成。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为佳,将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摆入小碟,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等。进餐时,大"海参碗"盛汤,加味精、胡菽、熟鸡油。汤滚油厚,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磕入碗内,继而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 2009-10-26 14:39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2楼

云南过桥米线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大米经过发酵后磨粉制的,俗称“酸浆米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特点:米线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传统的制作方法。 

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成型,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干浆米线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和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 2009-10-26 14:39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3楼

过桥”——把米线碗凑近汤碗,用筷子夹起米线向上提起放入汤内,米线在两碗之间搭起一座不断线的“桥”,如果一下把一碗米线囫囵倒进,不是不可以,只是辜负了“过桥”的意境。最后选几种自己中意的风味咸菜碟(多为酸辣口味),在云南不讲究的农家,这些小料全部都是摆在一边,客人随意选几种,而在城市的餐厅一般就只提供两种左右了。正所谓,小料不在多,意在提味。 才子佳人的俗故事,到云南吃过桥米线,几乎所有人都会同时听到这个闻名遐尔的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知道来历,吃起来会更添美妙滋味。 

   

久负盛名的过桥米线,是建水著名的风味小吃。它风靡全省,遍及城乡,以吃法特异,滋味鲜甜清香,香辣相宜而闻名. 源于建水的过桥米线,不仅味美,而且来源动人。据建水《刘氏宗谱》记载:清代咸丰年间,有个名叫叶家庆的厨师,在县城锁龙桥头开设了一个名为“宝兴楼”的米线馆。一天,一个举止文雅、穿着讲究的绅士到馆中吃米线,要店主按他介绍的方法,做出汤来配米线吃。刘家贵照此做好后,便端到了顾客面前。只见这位顾客拿起筷子在汤中搅拌片刻,便从小碗中挑起长长的米线,涮汤吃起来。刘家庆感到好奇,便问:“大新爷(旧时建水人对当地考中进士的举人的尊称),你的这种吃法叫吃什么米线?”这位顾客说:“我从桥东来到桥西吃米线,人过桥来米线也过桥,就叫吃过桥米线吧!”后来,刘家贵采用他的方法烹制氽肉汤米线,结果其味高出一筹。从此,过桥米线之名便由此而来。,过桥米线的餐馆已有三四家。其一姓王,其一姓柯,每家隔壁都伴有一家米线作坊。民国时期经营过桥米线的饭馆有金谷园、运泰园、双合园等。制作的肉汤越来越考究,选用壮鸡、肥鸭和猪筒子骨,由旺火熬煮,取出骨肉后,再以文火炖煨,装碗时,再在汤内注入热鸡油,能较久地保持汤的温度,使生肉片能氽熟。氽汤的肉料品类增多,除猪脊肉片外,还有猪肝片、腰花片、鸡脯片、乌鱼片、鱿鱼片、海参片、火腿片等。蔬菜有碗豆尖、竹笋片、鸡枞片、豆腐皮丝,以及建水特有的草芽、地椒等。火腿鲜红、鲜菜碧绿、草芽洁白,豆腐皮金黄,五颜六色集于一碗,色香味俱佳,人称“金线过桥”、“白龙戏水”。——食尚经典美味.

  • 2009-10-26 14:39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4楼

云南名吃过桥米线制作技术 


过桥米线配方及制作技术(一) 

原料配方: 
上等籼米(多少不限,制米线用)。猪排骨、大骨、整鸡、整鸭、火腿(以上是汤料)。生猪肉里脊、生鲜鱼、玉米片、木耳、豆腐皮、葱、香菜、芝麻(以上是过桥用鲜料)胡椒粉、味精、食盐。

  • 2009-10-26 14:39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5楼

米线作法: 
(1)将大米倒入木桶,用凉水浸泡半小时,放掉水,控干厂将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 
(2)将米面加凉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后,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3)将和好的耙送入米线压榨机(旧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庞大的压米线器械)。15分钟后即成熟米线。将米线晾24小时,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开。 
(4)用时再将米线放进锅内煮,煮熟为止,再用凉水浸半小时泡散,捞出控干即可盛碗上桌。

  • 2009-10-26 14:39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6楼

制汤方法: 
(1)将猪排骨斩马,大骨斩断,与鸡、鸭、火腿一同下锅煮熟。先急火烧开,然后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种汤料煮化。火腿早些捞出,鸡、鸭分别捞出,仍可作冷盘用料。大骨继续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钙质。汤里可放胡椒粉、味精、盐巴,也可只放盐巴。 

鲜料制法:  
请登录餐饮技术传播网浏览 
  
食用方法: 
吃时米线,汤碗、鲜料分装在三件餐具内一齐上桌,把鲜料夹进热汤碗(汤面必须有一层封面油,汤温较高)烫熟,再夹进米线配鲜料食用。

  • 2009-10-26 14:40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7楼

蒙自过桥米线(附加盟技术资料) 

特点: 
选料考究,用料多样,制作精细,鲜甜滋嫩,清香滑爽。营养滋补,食法独特。 

介绍: 
蒙自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源于滇南蒙自。据传说,过桥米线的新颖吃法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云南蒙自,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风光明媚的蒙自县城,有一个绿树环抱、波光粼粼的南湖,如同翡翠,环境十分优雅。当时,有一个书生在南湖的湖心亭攻读诗书,他的妻子每天前来送饭,因她家离岛还有一段路,途中要经过一长座桥,经常饭一送到就都凉了。由于这书生求知心切,读书十分刻苦,往往废寝忘食,常食凉饭冷菜,以致身体日渐消瘦,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用土锅炖得香香的给书生送去,由于过度劳累,在路经长桥时忽觉身体困倦,便在桥旁树荫下休息,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快落山了,想着止夫还饿着肚子,心里十分着急,当她用手拿土锅时,发现土锅还会烫手,揭开盖子一看,锅里还向外冒热气,仔细一查看,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黄色的鸡油,把大量的热量封在汤内,一尝,还很烫,真是喜出望外,急忙将饭菜送给丈夫趁热吃了。由于明白了上述道理,聪明的妻子就变着花样为丈夫做饭菜。她知道丈夫喜欢吃米线,就经常带着布满鸡油的滚汤、生薄肉片、米线和鲜嫩的蔬菜、佐料等,走过长桥送到湖心亭书房,书生把生肉片、蔬菜、米线、佐料放在汤中一烫即可食用,吃起来鲜香滑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由于她的精心调理,书生逐渐恢复了健康,精力十分充沛,读书更加刻苦,最后考上了状元。这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被群众传为佳话,因为妻子送饭时要经过长桥才到湖心亭,故而她发明的这种米线的吃法,被人们称为“过桥米线”。后因书生考上状元,故又称“状元米线”。

  • 2009-10-26 14:40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8楼

主料: 
酸浆米线3000克(10份量),人工鸡蛋面1500克。 
汤料: 
净武定壮母鸡2500克,净壮老鸭1200克,猪筒子骨1000克,猪背脊骨1000克; 
生片料: 
净乌鱼肉250克,猪通脊肉250克,猪腰子350克,嫩鸡脯肉250克,瘦云腿200克; 
生菜料: 
去皮鸡纵200克,鲜嫩草芽200克,嫩豌豆尖300克,水发豆腐皮200克,嫩韭菜300克,绿豆芽200克,白菜心300克,鸽蛋10个。 
调料:

  • 2009-10-26 14:40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9楼

制作方法: 
(1)分别将壮母鸡、老鸭、猪筒子骨(敲破)、猪背脊骨洗净漂透捞出,盛入汤桶内,注入清水15000克,置于旺火上烧沸,舀去浮沫,放入姜块,移至小火上煮4小时,待汤还剩2/3时,用细箩筛将汤沥入另一只汤桶中,加入精盐150克。置于小火上保持微开待用。接着取出鸡鸭备用。在原汤桶中注入适量清水,继续煮熬,作为它用。 
(2)剁去熟鸡、鸭的头脖、脚爪、背脊,砍成一字条,整齐地码在汤蓝中,撒入五香粉、花椒面.在食用过桥米线前,浇入滚汤上桌。 
(3)猪腰去腰骚洗净,片为薄片,泡去血污,放入沸水中氽熟捞出泡入清水中;云腿切成薄条片;将乌鱼肉、嫩鸡脯、猪脊肉洗净漂透,分别片成薄片,连同腰片、云腿片一起铺摆在10个直径为16厘米的盘中(每个盘中都要有上述5种原料,铺摆要整齐均匀),然后取少许清水,滴人麻油,刷在生片上待用。 
(4)分别将韭菜、白菜心、豌豆尖、草芽、鸡枞、绿豆芽、豆腐皮、葱、芫荽洗净。把豆尖、白菜心、韭菜、绿豆芽放人沸水中氽熟取出,挤去水分,分别整齐地装入直径为14厘米的盘中(韭菜、白菜心切成条段;葱切成葱花;芫荽切碎;豆腐皮切丝;草芽、鸡枞切薄片);将鸽蛋打入10个小醋碟内待用。 
(5)先将生菜豆尖、豆腐皮、白菜心、豆芽、韭菜、鸡枞、草芽、葱花、芫荽、花椒油、甜咸酱油上桌,放在桌中央。再把生片、鸽蛋上桌,每人l份。米线烫透,每人l碗(300克);蛋面煮熟,每人一碗(150克)。 
(6)取大碗10个,放入蒸箱中蒸透取出,擦干碗内水分待用。将猪油、鸡油兑在一起,置于火上烧沸,放入葱姜块炸一下捞去,油保持微沸状态。 
(7)每个碗中放人适量味精、胡椒粉,舀入滚油50克,浇进沸汤800克,即时上桌,每人l碗,先烫生片、生菜、鸽蛋,后下米线、佐料,拌匀食用。

  • 2009-10-26 14:41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0楼

过桥米线汤料配方(技术破解版): 


汤料: 
净武定壮母鸡2500克,净壮老鸭1200克,猪筒子骨1000克,猪背脊骨1000克,香料包1个,汤料添加剂适量; 

香料包配比:  
请登录餐饮技术传播网浏览

  • 2009-10-26 14:41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1楼

汤料添加剂说明: 
所用添加剂为:“宝城”牌粉汤飘香王 
联系人: 
禹建发 (总经理) 
公司: 
柳州市宝城调味食品厂 
电话: 
0772-3650778 
手机: 
传真:0772-3995586 
地址: 中国 广西 柳州市 革新路六区运动场2号门面 

汤料制作方法: 
(1)分别将壮母鸡、老鸭、猪筒子骨(敲破)、猪背脊骨洗净漂透捞出,盛入汤桶内,注入清水15000克,置于旺火上烧沸,舀去浮沫,放入姜块,移至小火上煮4小时,待汤还剩2/3时,用细箩筛将汤沥入另一只汤桶中,加入香料包、精盐150克、添加剂(“宝城”牌粉汤飘香王)置于小火上保持微开待用。 
(2)接着取出鸡鸭备用。在原汤桶中注入适量清水,继续煮熬,作为它用。

  • 2009-10-26 14:41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2楼

过桥米线肉酱配方(技术破解版): 


(一)专用爽口肉酱: 

选料: 
选择鲜牛肉750克,大蒜仁40克,泡野山椒(红色)30克,鲜红辣椒60克,生姜50克,香葱头50克,大葱50克,洋葱80克,番茄酱20克,辣椒油40克,鲜西红柿30克,海鲜酱20克,排骨酱20克,花椒粉20克,永川豆豉30克,郫县豆瓣酱300克,米酒6克,味精20克,特鲜一号10克,多味鸡汁15克,白糖20克,香油30克,美极鲜汁10克,飘香剂10克,花生80克(炒香打碎),黄豆(炒香)50克,干红椒(剪成小粒)60克(用菜油炸香)成油炸椒,色拉油600克。 


制法: 
(1)将牛肉剁成细末,用开水煮沸2分钟,滤去泡沫待用。蒜仁、野山椒、生姜、香葱头、洋葱等剁细。 
(2)净锅注入色拉油烧热,放入鲜牛肉炸成焦黄香气液出时,再放入剁细的各种原料烧沸后,转小火熬制15-20分钟,待水分干时离火待用。 
(3)用一干净瓷盆把“油炸椒”、花生、黄豆、番茄酱、排骨酱、花椒粉、味精等所有熬制的料袋在一起调和均匀。 
(4)待锅里原料熬到15-20分钟水汽蒸发,飘出香气时,离火凉到70℃时倒入盆中拌均上盖,密封10小时待用。

  • 2009-10-26 14:41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3楼

(二)香辣肉酱(微辣、中辣、特辣、麻辣)制作方法: 

原料:  
请登录餐饮技术传播网浏览 
  
制法: 
(1)精猪瘦肉切小丁,大葱切末。 
(2)锅内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葱末煸香,再下入瘦肉丁煸炒,煸炒变色后,下入其他调料翻炒均匀入味,然后加水熬制,待汤汁粘稠后,起锅倒入盛器中即可。 



特点: 
肉与酱的经过充分熬制,使肉中含有酱味,酱中又含有肉香,具有咸淡适中,鲜香适口、辣味适中等特点。 
注: 
以上介绍为中辣味型,其他味型可适量调整辣椒粉用量。 
例如特辣,可换用福建辣椒王粉,并加入适量特制辣椒油(选用辣椒王,这种辣椒辣味最浓。锅入色拉油5斤,放入辣椒王碎3斤(提前用清水泡半小时,取出控水备用),微火熬20-30分钟)。 
例如麻辣,可适量加入山西的大红袍干花椒粉,并加入适量特制麻椒油(选用山西的大红袍干花椒和四川鲜青花椒一起用,才够麻。取5斤色拉油加入1斤鲜青花椒和1斤山西大红袍干花椒,微火熬半个小时即可)

  • 2009-10-26 14:41
  • 回复
  • 涮烫粉线技术
  • 4位粉丝

14楼

(三)香菇牛(鸡)肉酱制作方法: 
  
请登录餐饮技术传播网浏览 
  
制作方法: 
(1)先把辣椒酱放入第一油锅中,经慢火炸至出香味;再把果仁放入第二油锅中,经慢火炸至熟香; 
(2)然后把花椒、葱、姜放入第三油锅中,炸至微黄,再放入牛(鸡)肉丁和香菇榨干水份,再放入豆瓣酱炸出香味,然后把炸好的辣椒油、花生米、果仁放入锅中拌炒至出香味即可。 



特点: 
使用经熬制的辣椒酱,不加水,有麻辣香味,不呛人,口感好。使用豆瓣酱,使牛肉有酱香味。

  • 2009-10-26 14:42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