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曾氏动力:高考文言文汇编(2005.2006.2008)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30 19:51:11

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几个月后,樊英又称病重,皇上下诏要他以光禄大夫的身份休假,恩准他回老家。樊英起初接受征诏时,大家认为他一定不会改变志向,到后来应对皇上,他又没有新奇的计谋和深远的对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当初,黄河南边的张楷和樊英一起应征,不久张楷对樊英说:“天下有两条道路,出仕与隐居。我以前认为您出仕能够辅佐当今天子,有助于当代人。然而您开始以贵重无比的身体,激怒天子,等到您享受官爵俸禄后,又听不到您匡时救世的主张,您就进退两难了。”颖川人陈寔自小跟从樊英学习,樊英曾经有病,妻子派侍女拜问,樊英下床回拜。陈寔觉得奇怪,就问樊英。樊英说:“妻是齐的意思,妻子与丈夫一同供奉祭祀,据礼应该回拜。” 樊英的恭敬谨慎都像这样。享年七十多岁,最后死在家中。

2002—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题与解析汇编(上)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6 07:45:27   浏览次数:13

2002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参考译文㈠】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井玉贵提供]
【参考译文㈡】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珍爱的东西,只是他们珍爱的东西各有不同啊。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五员出逃,楚国紧急捉拿他,五员逃到太行山望着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且老百姓聪明:它的国君是个昏庸的国君,不值得与他共事。”就离开郑国逃往许国,拜见许国国君向他请教应投奔何处。许公不回答,面向东南方向唾了一口,五员郑重地拜了两拜接受赐教,说:“我知道应该投奔哪里了。”于是逃往吴国。途经楚国,来到长江边上,想要渡江,见到一位长者,用蒿划着小船,正要捕鱼,五员来到长者跟前请求他摆渡自己过江。长者用小船横渡五员过江。五员问长者姓名,长者不肯告诉他,五员解下身上佩带的宝剑送给长者,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愿把它献给您老人家。”长者不肯接受,说:“楚国的法律,捉住五员的人,赏诸侯国爵位,赐上万间房屋,奖千镒黄金。昨天我摆渡伍子胥过江,尚且不贪图朝廷的赏赐,今天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千金宝剑呢?”五员逃到吴国,派人到长江边去寻找长者,竟没有找到。姓名不可能打听到,本人又找不到。五员每天吃饭时一定要祭祀他,祝祷说:“江边的长者!”做某件事,并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才去做,大概只有江边的长者吧!
现在拿百两黄金和捏成团的黄米饭让孩子选择,孩子一定会选择捏成团的黄米饭;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让鄙陋无知的人选择,鄙陋无知的人一定会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道理深刻的话让德才兼备的人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一定会选择道理深刻的话。一个人的智慧越通达,他所作的选择越精粹;一个人的智慧越粗疏,他所作的选择越粗俗。[刘玉贤提供]
【文本解析】
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近年来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几乎都是从二十五史中挑选某一历史人物传记,往往是多个事件连缀在一起,体现传主的性格特点或道德品质。今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和海淀区二模文言文阅读试题近似,所选阅读材料既有记叙,又有议论和评价,这种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吕氏春秋 异宝》和全国卷2001年节选《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节选《史记李将军列传》相比,阅读文字明显偏难,如文中“刺小船”的“刺”作“用槁撑”,这一义项学生在课文中并未接触到,“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的“抟黍”,学生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命题者如能联系中学教材实际,在文中给予注释,考生阅读起来可能会容易些。总之,考生普遍感到今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难度增大了。[刘玉贤提供]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C]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古汉语实词,要求区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的词,在词义上的差别。
A中的“宝”在文中是动词,看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宝”是名词,指珍贵的东西。
B中的“刺”在文中是动词,用篙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刺”指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D中的“去”在文中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与古汉语去的意思正好相反。
只有C中的“受”古、今汉语都作接受、承受讲。

8.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答案A]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试题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古汉语的省略句知识,主语承前省略是古汉语中很常见的现象。
B中两句承前省掉的主语都是五员。C中三句承前省掉的主语都是五员。D中第二句承前省掉的主语是五员。可见B、C、D三组陈述的主语都是一致的。
只有A中第一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句的主语是荆,即楚国,该句宾语是“之”,即五员,第三句实际是承第二句的宾语省掉了主语,也就是说第三句的主语就是第二句的宾语,即五员。古汉语中承前边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省掉主语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第2句的主语承第1句的宾语省掉了,第3句的主语则远承第1句的主语省掉了。题干中问“暗换主语的一项”,首先中学教学中没有“暗换主语”这一提法,其次A中第一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句的主语是荆,这是明明白白的,无所谓暗换,第三句则是古汉语承前边句子的宾语省略后边句子主语的省略句常识。为清楚明白起见,倒不如将该题的题干改为“文中画线的句组,主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但句组知识不是《考试说明》要考查的内容,所以此题考查的方式值得商榷。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B]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古汉语虚词。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B组两句中的“因”都是副词,都作“于是、就”讲。
A中“过于荆”的“于”是介词,作“从”讲;“苛政猛于虎也”的“于”也是介词,但用在形容词“猛”之后的“于”作“比”讲。
C中“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句“有道者所以异乎俗”之间,取消该句的独立性。“宋何罪之有”中的“之”也是助词,用来前置宾语“何罪”。
D中“知不以利为利矣”的“以”是介词,作“把、拿、用”讲。“以趋于亡”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答案A]
①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②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④去郑而之许。
⑤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⑥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选文第一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宝者异也”的见解,第4段的评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是对作者观点的升华。2、3两段分别用孙叔敖和江上丈人的事例来证明作者见解的正确。①②都是表现孙叔敖“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③主要陈述的是郑主见识的短浅,④写伍员的仓皇逃亡,都与“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无涉。⑤⑥都是对江上丈人无己、无功、无名行为的评价,都是表现江上丈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
由此可见,上面四组中,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A。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
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
“其所取弥粗”。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D项说“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显然与原文意思相悖。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
[7—11题解析 刘玉贤]
17.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试题解析】
该题文言语段出自《史记全本新注》(卷六十二)中的《管晏列传第二》,原文第2、第3段如下: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试题对原文进行了选择加工,去掉了一些阅读理解中需借助相关背景知识的句子,将其重组为一个语意相当完整的语段,要求翻译其中画线部分。由于有上下文语境的支撑;画线句从词语到句式又都是中学文言文学习中接触过的;且只要理解,一般不会出现由于表达能力的干扰而译文多义或表意不清的情况,因此该题在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上,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相应水平。
管仲出身贫寒,又因侍奉公子纠而获罪于桓公,但他得到了鲍叔多次援助,又被推荐给桓公,这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知人荐贤“是《管晏列传》的主题,也是试题语段的中心内容。 [17题解析 黎松龄]
【参考译文㈠】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①,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使管仲进身为官后,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注:①“逐”的原意是驱逐,这里译作“罢免”。[井玉贵提供]
【参考译文㈡】
管仲说:“我曾经替(给)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事情)更加困窘(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运气)有好(顺利)的时候,有不好(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来做事(做官),三次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合适)的机会。生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后,就身居管仲之下。人们(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贤能),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了解)人才。[黎松龄提供]
【参考答案】
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却使事情更加糟糕”)(1分),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1分),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1分)
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
译为“了解”也对)(2分)。“而”字前后各1分。
整句译错不得分。“穷困”“时”“利”“多”“知”,译错两个扣1分。其余部分
意思对即可。

2003年北京文言文阅读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君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注释】
1.孤,指幼年丧父。
2.书舍,即学堂。
3.以上三个“书”字都作“学”解。这是极不常用的意思,似不见于先秦古书。耳,此外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不常用。
4.龀,儿童换齿。童龀,此处即指儿童。嶷(nì),年幼聪明。
5.安丘,地名。
6.郑君,指东汉末的大学者郑玄。
7.蹑屣:穿鞋。因为古人出门才穿鞋,所以说“蹑屣千里”,就是远行千里的意思。
8.东家丘:孔子的西邻不识孔子之贤,鄙称孔子为“东家丘”。事见《孔子家语》(待核查)。文中用这个典故来比喻不识自己身边的贤人。
9.规,此处是求的意思;所规即所求。这是不常用的义项。
10.辞谢,承认错误,道歉。这也是不常用的义项。
11.此处及下文的“分”是“介”的错字(详见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79、80页)。以书相介,就是写了一封介绍信。此处的“书”是书信的意思,看原文的下文(试卷中未引出)即明。出题者理解为书籍之书是完全错误的。
北京大学 张富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解析]答案是B。
A项中的“哀”应解释为“为......悲伤”。高中课本第三册(人教版)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的“哀”也应如此解释。
C项中的“识”应解释为“记”,读音为zhi,四声。高中课本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中的“汝识之乎”的“识”即为此义。
D项中的“乃”,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此义项在高中课本中出现过多次。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答案A]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解析]答案是A。
A项中的“具有”在此语句中是两个词,“具”的意义为“皆、都”,“有”的意义与“无”相对,而现代汉语的意思与此完全不同。
B项中的“涕零”的古义为“落泪”,例如:“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诗经》)和“临表涕零”(《出师表》)这两句中的“涕零”。现代汉语的意义与此义同,例如:“感激涕零”中的“涕零”即是“落泪”的意思。
C项中的“乡里”的意思是“所居之乡”。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常用义项“同乡”,例如:“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在现代汉语中“乡里”也是这两个义项。
D项中的“交游”的意思是“交朋友”,现代汉语中也有此义项,但用得较少。古汉语中还有一个义项是“有交往的朋友”,例如:“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杜甫《遣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答案C]
A. 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 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 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 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解析]答案是C。
A项中上句的“而”是表承接关系,连词。下句的“而”是表修饰关系,连词。“子路拱而立”出自《论语》。
B项中上句的“其”代“他们(书者)”。下句的“其”代“自己的”,是领属性代词。此句出自高中课本第六册(人教版)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C项中的两个“之”均是助词。下句出自高中课本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
D项中上句的“以”为介词,可译为“用”。下句中的“以”可译为“依照、按照”,介词,此句出自高中课本第一册(人教版)《孟子梁惠王上》(教材中文章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解析]答案是C。A项可依据后一句话的意思推断“就书”的主语是“邴原”。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可推断B项的省略成分也为“邴原”。D项的省略成分是“孙崧”。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解析]答案D。(命题有误)
A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感伤而哭泣的原因是幼孤而不得学。
B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求学于孙崧的原因是他认为孙崧更适合做自己的老师,更适合自己的追求。
C项的表述不合文意。邴原认为孙崧不了解自己的志向追求而误解了自己。
D项误解了原文中“当以书相分”和“乃藏书于家而行”两句话中的“书”,在这两句中的意思应为“书信”。 刘羊羽

【译文一】
邴原十一岁死了父亲,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流下眼泪,说:“想读书,可以啊!”(邴原)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读书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入了学。一冬的时间,背诵了《孝经》和《论语》。从(他)在儿童之中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拜访了安丘孙崧。孙崧推辞说“您家乡的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是的(知道)。”孙崧说:“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君)而说知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了,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君当作东家丘,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说:“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看重孙崧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
北京大学 张富海
【译文二】
邴原十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穷,很小就成了孤儿。邴原家附近有所学堂,邴原路过学堂伤心地哭泣。老师见了问道:“小孩子为何事悲伤?”邴原回答道:“失去父亲的孩子容易伤心,家境贫寒的孩子容易伤感。那些能读书的孩子,一定都是有父兄的,一来我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来羡慕他们能有机会求学,内心悲痛而替自己伤心落泪啊。”老师也为邴原的一番话动情而流下了眼泪,就说:“你如果想读书,我可以教你!”邴原回答说:“家里没有供我念书的钱财。”老师说:“如果你有远大志向,我可以白白教你,不收钱财。”这以后邴原就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整个冬天,用心诵读《孝经》《论语》。自打儿童时起,就表现突出和别的孩子不同。到他长大后,他的品行如同金玉一样光洁。邴原想远赴外地求学,就到安丘拜访孙崧。孙崧推托说:“你家乡的君,你了解他吗?”邴原回答说:“了解。”孙崧说:“君治学,纵览古今,研究范围宽广,博闻强记,探索幽深的道理,实在是求学人拜访的老师中的楷模啊。现在你却舍弃他,远行千里到我这里,恐怕你认为君只是家乡的长者。你好像并不了解郑君却回答说了解他,什么原因呢?”邴原回答说:“先生说的话,真可说是苦口良药,但是先生仍然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个人的打算不见得相同。所以才既有登山采玉的人,也有入海采珠的人,怎么可以说登山的人就不了解海的深浅,入海的人就不知道山的高低呢?你说我仅把君当作家乡的长者,你是否认为我就是家乡无知的人呢?”孙崧向邴原婉言道歉。并说:“兖州、豫州一带的读书人,很多都是我所认识的,很少有像你这样的;我写封书信向他们推介你。邴原尊重孙崧的意愿,不好意思拒绝他,带着孙崧的信告辞。邴原内心则认为拜师求学开导学问,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能做到学识通达,这不像结交朋友,要靠介绍来促成。书信对求学有什么用呢?就把孙崧写的信放在家里,继续外出求学。 刘玉贤
四、(15分)
1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解析】
诚:实在、确实。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苦药良针:苦口良药。《扁鹊见蔡桓公》中有“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针石”金针和石针,乃治病之法。可以翻译成“苦口的良药精良的医术”,而不能翻译成“良药苦口”。
达:通晓、明白。同时根据文意,如果学生翻译成“切中”“切合”也可以算作正确。或“与---有所不同”亦可。不能翻译成“到达”“满足”等。
微:隐事、细事。《韩非子》“圣人见微以知萌”。同时在古汉语中也含有谦虚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微小的、卑微的。但不能说别人的志向是“微趣”。
所规:是“所字结构”,“规”为动词,我们学习过“规划、打算”等义项,如《桃花源记》中有“(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另外,如果学生根据文意翻译成“追求” “谋求” “向往”等也正确。
所以,译文应该是:“先生(您)的话(或者先生说的话)(1分),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1分,其中“诚”“苦药良针”为两个考点。其中“苦药良针”可以不翻译。),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的志向(2分,其中“然犹”、“达”、“微趣”为三个考点,一点错误扣1分),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的打算不同(1分,其中“所规”为考点)。”
文言文翻译还要结合语境,如果学生翻译的意思是对的,只是没有完全按照标准答案中的词语,也正确。 张 林

2004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试题解析】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言文节选自《隋书循吏传》。循吏,即奉职守法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循吏在史书中是与滥用刑法残虐百姓的酷吏相对的,正如廉吏之于墨吏相对一样。但后代史书中表彰的“循吏”已与太史公的说法有异,实指“循良”,即指官吏守法而有治绩者。辛公义属封建官吏中忠于职守者,为官一任,遗惠一方。他入选《隋书循吏传》名实相副。阅读文字选段与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点完全符合2004年《考试说明》的要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解说】此题答案为D。“两”,双方,两方,“双方施行”,作状语。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为母氏所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解说】
此题答案为A组。两个“为”都读作“wéi”,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其余,B组前一个“若”,假设连词“如果”;后一个“若”,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你”,指代项庄(《鸿门宴》)。C组前一个“因”,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于是,就”;后一个“因”,介词,“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D组前一个“乎”,句末疑问语气词,“吗,么”;后一个“乎”,句末表示揣测的语气词,“吧”(《庄暴见孟子》)。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
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解说】
此题答案为D项。“侧坐讯问”的是辛公义派去值班的助手,而不是辛公义本人。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解说】
此题答案为B组。A组D组中的①没有“直接写”(动作、行为、语言、表情)“辛公义勤政爱民”;A组D组中的②“欲变其俗”,只是打算,没有实践;C组中的⑥罪人的反应,属于侧面反映,没有辛公义的行为。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解说】
此题答案为D项。“辛公义的行为”的确“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但“不再打官司”的不是“牟州的罪人”,而是最终“两让而止”的“讼者”。D项将两个毫不相关的表述对象作了错误的对接。
【总体评价】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隋书循吏列传辛公义列传》。选文共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辛公义的出身,因勤苦而受器重。第二段,叙述辛公义任岷州刺史时,救助病人,改变民俗的事迹。第三段叙述辛公义以德治狱,恪尽职守的事迹。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辛公义是一个以民为本,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良吏。这在实践“三个代表理论”,充分尊重人权,防止恶性事故发生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选文并不难懂,题目延续了传统的考查方式。对实词的考查,不偏不怪,“数(音shuò)、除”两个词都在《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市、两”甚至见于小学、初中文言课文或常见成语中,“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两全其美”“两败俱伤”等。文中的“嗟异”“舆”二词稍难理解,但不影响选文的整体阅读,且不在重点考查之中。虚词的考查也未超出指定的范围,选自课本的虚词,都出自学生熟知的基本课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的用法作为高考题已在2000年试卷中出现过。省略句中省略成分的判定一题,有迷惑性。细心的考生读到“遣当值佐僚一人”时,应能作出正确判断。其余信息的筛选(第9题),文意的理解(第10题),也都没有爆出始料不及的内容和意想不到的题型。
总体印象:04年的文言文阅读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讲求实效,朴实无华。这对参加高考的学生,对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善莫大焉!
【附 :译文】
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公义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母亲亲自教授儿子读书识礼。北周天和年间,朝庭选拔清白人家的子弟入太学学习。公义在太学学习期间因勤奋刻苦而受人称道。北周武帝时,辛公义受朝庭征召进入露门学,这使他接受了更深地道义熏陶。当时武帝每月都召集辛公义与大儒们在御前讲学论道,辛公义的学识常常为大儒所叹服,被认为是奇才,同辈也都很敬慕他。
辛公义从军平定陈国。因战功被授予岷州刺史。岷州当地的习俗畏惧人得病,一个人一旦有了病,全家就都躲避他。即使父子、夫妻之间也不尽互相侍侯照料的责任,孝义之道全都断绝。因此病人很多都死掉了。公义对此深感忧虑,打算改变这种陋习。于是分派部下巡视检查岷州各地,凡有得病的,都用床抬到刺史府内,安置在刺史办公的大堂上。当时正值暑天,疾病暴发,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大堂甚至走廊全都安置了病人。公义给自己在厅堂上安置一榻,就在此办公休息,夜以继日。公义自己每月的薪酬全都用来给病人买药。为病人请医生诊病治疗,亲自给病人喂饭喂药,(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病人差不多都治愈了。到这时,公义才召来病人的父母亲属告示他们说:“人的死生是由命运决定的,和亲人得病没有多少关系,以前你们的亲人一旦得病你们就抛弃他,所以病人只有等死罢了。现在我把得病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我自己早晚坐卧在病人之间,如果说传染的话,那我怎么能不死呢?病人又怎么能痊愈呢?你们再也不要相信惧怕病人的陋习了。”那些病人的子孙亲属都满面惭愧,道谢后离开。这以后岷州地方人有得病的,争相到刺史府找辛公义,病人在岷州当地无亲属的,公义就收养他们。人与人互相之间慈爱的风气开始形成。而畏惧病人的陋习遂得以革除。全岷州的人都称呼公义为慈母。
公义后来升迁为牟州刺史。刚一到任,先视察监狱积案。自己就在牟州牢房旁边的院子里办公,亲自审问案犯。十多天里,积案差不多审结完了,这才回到刺史府大堂办公。凡是新的诉讼案件,公义都不按陈规立文案,而是派遣值班的下属官员一人,坐在旁边审问。如果案件没有及时审结,仍须暂时收监的,公义就住在审案办公的地方,始终不回家。有人劝谏他说:“审理案件有程序,使君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公义回答说:“我无德无才,不能教化百姓向善,仍让百姓受牢狱之灾,那里有百姓被关在狱中而刺史却心安理得的呢?”那些有罪的人听到这番话,都诚心服罪。以后再有要打官司的人,乡间德高望重的父老就立即告诫他们说:“这点小事,你们怎么忍心辛劳使君大人。”想要打官司的人很多就相互忍让体谅从而停止诉讼。
矿院附中 刘玉贤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参考答案
11、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2002—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题与解析汇编(下)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6 07:53:05   浏览次数:12

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解析人:㈠矿院附中  刘玉贤,㈡清华附中  王武镝]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
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释:①朱方:地名。     ②忮(zhì):嫉妒、侵害。
[参考译文一矿院附中  刘玉贤]
崔杼与庆封密谋杀害了齐庄公。齐庄公被杀害后,他们又立了景公,由崔杼担任国相。
庆封又打算杀掉崔杼来取代他的相位,于是唆使崔杼的儿子们,让他们争夺继承权,崔杼的儿子们果然彼此争斗,内讧不休,崔杼去见庆封并把这件事告诉他。庆封对崔杼说:“你请少等,我派兵去收拾他们。”于是庆封命令卢满嫳带兵去惩处崔杼的儿子们,崔杼的妻妾子女及族人全部被杀死,卢满嫳又让士兵放火烧毁了崔杼家的所有房屋,然后庆封告诉崔杼说:“我已经派人收拾了他们。”崔杼返回后,已无家可归,就上吊自杀了。
庆封于是成为景公的国相,景公怨恨他。有一次趁庆封外出打猎,景公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联合起来讨伐庆封。庆封仅率领随从的亲信抵抗,无法取胜,只好逃往鲁国。齐国责备鲁国收留庆封,庆封只好又从鲁国逃往吴国,吴王把朱方城封给庆封。楚灵王听说后,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攻打吴国,包围并攻占了朱方城,活捉了庆封,让他背负砍头的刀斧刑具,在诸侯国军队面前示众,并让他自己高喊:“做人不得再像齐国的庆封,作为人臣谋害自己的国君,并欺辱国君的遗孤,并以此来与大夫结盟。”然后就处死他。
黄帝那么尊贵,但还是死了;尧舜那么贤能,也还是会死去;孟贲那么勇敢,最终也死了;人注定都要死去。但像庆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死有余辜,自身被杀戳,连尸首都不能保全,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凡是作乱的小人在一起共事,他们开始互相勾结利用,后来必然反目成仇。主诗正义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协作,时间长了彼此信任,最终相亲相敬,后世可把这作为了解人的一条规律。
[参考译文二清华附中  王武镝]
崔杼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庄公死后,又改立景公,崔杼担任相国。
庆封又想杀掉崔杼,取代他做相国。于是挑拨崔杼的儿子,让他们争夺继承权。崔杼的儿子私下相互争斗,崔杼前去见庆封,并告诉他这件事。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等一下,我将派兵去杀掉他们。”于是派卢满嫳调动军队去讨伐他们。把崔杼的妻子儿女及宗族全都杀了,烧了他们的房子,回来报告崔杼说:“我已经杀掉他们了。”崔杼回去,无家可归,于是上吊自杀了。
庆封当了景公的相国,景公感到非常痛苦。一次,庆封出去打猎,景公联合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去讨伐庆封。庆封率领他的部下进行抵抗,不能取胜,逃到了鲁国。齐国人用这件事作理由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到了吴国。武王送给他朱方作为封地。楚灵王听说了这件事,率领诸侯攻打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那里。楚王俘虏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这样的刑具在诸侯军中示众,又命令他喊叫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国君,欺凌君王的遗孤,来(逼迫)齐国的大夫和他结盟。”于是杀掉了他。
黄帝这样尊贵,但还是死了;尧舜这样贤明,也还是死了;孟贲这样勇敢,也还是死了,人本来都是要死的。像庆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该死两次了。自身被杀戮,家族不能保全,这都是由于他作恶的缘故啊。大凡作乱的人的行为,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必然互相憎恶。按照大义行事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合作,时间长了就彼此相信,最后相互亲近,后世把他们作为效法的榜样。
[参考译文三北京大学  许红霞]
崔杼和庆封合谋杀害齐庄公。庄公死后,(二人)另立景公为君,崔杼做他丞相。庆封又想杀掉崔杼而代替他做丞相,于是就挑拨崔杼的儿子们,使他们争当继承人。崔杼的儿子们私下互相争斗,崔杼去见庆封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留在这儿,我将要派兵去把他们杀掉。”于是(庆封就)命令卢满嫳带兵去诛杀他们。把崔杼的妻子、孩子以及宗族亲属全都杀死了,(并)烧毁了他们的房屋,告诉崔杼说:“我已经把他们杀死了。”崔杼回去了,已经无家可归,于是就上吊自杀了。庆封辅佐齐景公,景公深以为苦。(趁着)庆封外出打猎,齐景公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起兵讨伐庆封。庆封率领他的属下和他们进行战斗,不能取胜,就逃跑到鲁国。齐国就这件事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到了吴国。吴王把朱方邑封给了庆封。楚灵王听到这个消息,率领诸侯来攻打吴国,包围了朱方,(并)攻占了它。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并让他喊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君主,欺凌国君的遗孤,强迫大夫盟誓。”然后才杀了他。黄帝那样尊贵,最后也要死亡;尧舜那样贤明,最后也要死亡;孟贲那样勇武,最后也要死亡。人本来都要死亡。像庆封这样(受尽凌辱而死),可以说是死上加死了。自身被杀,宗族亲属也不能保全,是他作恶多端造成的。凡是作乱的人一起行事,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就会反目成仇。坚守道义的人却不是这样,开始时互相协助,时间久了就会互相信任,最后相互亲近,后人把这种做法作为准则。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以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本为底本,见《丛书集成初编》影印《经训堂丛书》本)
补充注释:
1.崔杼:春秋齐大夫,谥武子。庆封:齐大夫,字子家。齐庄公:春秋齐国君,名光,公元前553—548前年在位。2.景公:齐景公,庄公弟,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3.扌豕(zhuó):挑拨。4.后:后嗣,继承人。春秋时各国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只有正式被立为后嗣才有资格继承爵禄。5.闂(hònɡ):同“哄”,争斗。6.甲:兵,兵士。7.卢满嫳(piè):齐大夫,庆封这党。8.枝属:宗族亲属。9.绞:勒杀,吊死。10.陈无宇:齐大夫,谥桓子。公孙灶,字子雅。公孙虿(chài):齐大夫,字子属。诛:讨伐。11.让:责备。12.朱方:春秋吴邑,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南。13.荆灵王:楚灵王,春秋楚国君,初名围,即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14.斧质:杀人的刑具。质,杀人时所用的椹垫。15.徇:巡行示众。16.亡:通“盟”(依刘师培说)17.孟贲:春秋时的勇士。18.重(chónɡ)死:指被戳为死,戳前受辱为死,故为“重死”。19.僇:通“戮”。20.忮(zhì):嫉妒、侵害。
[文本解析]
㈠2005年的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阅读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作者此论主要是针对国君的,文章的主旨是在告诫国君要善于识别君子和小人,指出那些做事情不讲道义只知道害别人的小人,实际上也是在害自己,最终可能招致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是吕不韦做秦相时,由他的门下“食客”集体撰著而成。它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类,共一百六十篇。因为它成于众家之手,又是各人颇为自由地著其所闻。兼有儒、道、墨、法、名、农、阴阳、弓纵横、兵诸家学说,历来有“杂家”之称,它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轶事,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瑰玮宏博,幽怪奇艳”,在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条理清晰,善用寓言故事和巧妙譬喻来阐明事理,平实畅达,说理透辟,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㈡和2002年一样,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也选自《吕氏春秋》,但文本的难度比2002年要小一些。文章通过崔杼与庆封的故事,劝诫世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要“为义”,而不要为乱。这一主旨,要读懂并不难。有个别陌生的字词,又采用了注解和正确选项加以疏通,因此,和历年的史传文相比,难度也是相差不多的。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解析】答案:B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
㈠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C句“景公与陈无宇……诛封”的“诛”作“讨伐、攻打”讲,考生只要联系下文“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就可以判断出作“杀掉”讲不通。
㈡诛,在这里是“讨伐”的意思。从后面“封以其属斗”也可以推断出来;成语“口诛笔伐”用的就是这个意思。A、D选项,在课文中都曾学过。A项中的“相”当“辅佐”讲,在《训俭示康》中就出现过,“季文子相三君”;另外,《游褒禅山记》中“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相”,也是辅佐、帮助的意思。D项的“与”字作“结交”讲,在《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就是这样的用法。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很容易就可判断这两项是正确的。B项是一个很生疏的字,读zhuó,当挑拨讲,这的确是我们没有学过的一个字词,命题人把它放在选项里,考查的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的能力,从一个侧面起着帮助疏通文意的作用。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庄公死,更立景公              B.得庆封,负之斧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解析】答案:A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
㈠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沿用了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组中“更立景公”的“更”与“更上一层楼”的“更”都是副词,都可作“又、再”讲。B组中“负之斧质”的“之”是代词,作“他”讲,指庆封;“何功之有哉”的“之”是助词,无实义,仅复指前置宾语“何功”。C组中“后世以为法程”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拿、用”,后边省掉了宾语“之”;“夫夷以近”的“以”是介词,相当于“而”。D组中的两个“相”虽都是代词,但“后必相恶”的“相”指互相、彼此之间,而“拔刀相助”的“相”则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㈡两个“更”都是副词,再。其他三项,两个“之”字,前一个是代词,代庆封;后一个是助词,起一个提宾的作用。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两个“相”字都是副词,但前一个表示互相,后一个有指代一方的意思。本题还是和往年一样,从文本中选一句话,再从课本里选一句,要求考生比较、辨别二者的异同。这一类题,可以从课内句子入手,先弄清楚课内句中词语的意义用法,再根据文段内容,判断文中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然后对二者加以比较。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
【解析】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
㈠此题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C句中的“得庆封”的主语是荆灵王率领的诸侯军,而不是齐人。
㈡和去年一样,着眼点还是落在了省略句省略成分的认定上。答这类题,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A项是紧承“荆(楚)灵王闻之”一句的,承前省略的应该是“荆(楚)灵王”,因此,“得庆封”的是楚灵王而不是“齐人”。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候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解析】答案:B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㈠①吾已诛之矣:庆封派人诛杀的是崔杼之妻子及支属,文中崔杼是不义之人无疑,但不能因此就说崔杼之妻子及支属也是不义之人,故此项不能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崔杼自绞正应验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名话,完全是咎由自取,此项表达了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③荆灵王闻之,率诸候以攻吴:此项陈述荆灵王率诸侯军攻吴,未直接涉及崔杼、庆封这样的不义之人的下场。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庆封是文中不义之人的典型代表。像他这样的人,可以说的是死有余辜,这样的议论当然表达的是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⑤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庆封自身被杀戮,连尸首都不能保全,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这清楚地表达了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联系上文,“其”指代作乱的小人,如崔杼、庆封之流,他们在一起共事,开始互相勾结利用,后来必然反目成仇,不会有好结果,是这些人的人生轨迹。由此可知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只能是B组。
㈡解答这类题,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文中的“不义之人”应该指的是庆封、崔杼,第一句是庆封对崔杼说的话,与“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无关,可排除A、C,第三句是叙述楚灵王发兵攻吴的事,没有涉及结果,据此可排除D项。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亡。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解析】答案:B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㈠B项说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属于张冠李戴。文中荆灵王率诸侯军干涉的是吴国,而非鲁国。鲁国赶走庆封是因为受到齐国的责备,而非荆灵王。
㈡从文意看,应该是“齐人以为让”,庆封才不得不“去鲁而如吴”。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解析人:北京五中  于爱民]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