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集团公司案例:林肯(Gettysburg Address)& 蓋茲堡戰役介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7/02 17:00:05
《蓋茲堡》是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說,正值美國內戰中蓋茲堡戰役結束後四個半月,林肯在賓州蓋茲堡的蓋茲堡國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發表此次演說,修辭細膩周密,其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
儘管這場演說名垂青史,當今學者對其真正措詞意見不一;當時據實謄錄的新聞報導,甚至林肯本人的數份手抄副本中,其措詞、標點、與結構皆互有歧異。在眾多版本中,「畢利斯本」(Bliss Copy)已成標準本。這是唯一一份林肯署名的版本,也是所知經其撰寫的最終版本:
蓋茲堡之役(1863年7月1日至3日),徹底改變了蓋茲堡這個小鎮。戰場上,聯邦波多馬克軍團與聯盟國北維吉尼亞軍團雙方留下超過七千具的戰士遺骸、數以千具戰馬屍骨,莊嚴有序地埋葬死者成為當地數千居民的首要之務。屍體腐爛的惡臭在戰事結束後一周內,使許多小鎮居民劇烈作嘔。終於,在32歲富有檢查官大衛·威爾斯(David Wills)的指示下,賓夕法尼亞州購下17英畝(69,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作為墓園之用,以為這些葬送於烈日沙場的英靈善後。以「八十七年前」發端,林肯論及美國獨立革命,稱許蓋茲堡這場揭幕式為一契機,不止題獻一塊墓地,更能尊崇殊死奮鬥以確保「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當免於凋零」者。出乎意料的是,儘管這場演說名垂青史,聲震寰宇,其確切之措辭卻頗受爭議。五份已知的演說稿,與當時新聞報導中的謄抄本,於若干細節上彼此互異。
Gettysburg Address
《蓋茲堡》(英文:Gettysburg Address)是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說,也是美國歷史上為人引用最多之政治性演說。在1863年11月19日,正值美國內戰中蓋茲堡戰役結束後四個半月,林肯在賓夕法尼亞州蓋茲堡的蓋茲堡國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發表此次演說,哀悼在長達5個半月的蓋茲堡之役中陣亡的將士。林肯的演講於當天第二順位發表,修辭細膩周密,其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以不足三百字的字數,兩到三分鐘的時間,林肯訴諸獨立宣言所支持的凡人生而平等之原則,並重新定義這場內戰,不止是為聯邦存續而奮鬥,而是「自由之新生」,將真平等帶給全體公民。
威爾斯最初計畫於1863年9月23日星期三題獻這座墓園,並邀請時任國務卿的愛德華·艾佛瑞特、多名聯邦參眾議員、麻薩諸塞州州長、以及哈佛大學校長作為主講人。艾佛瑞特時為全國最知名的演說家,聲名遠播。他回覆威爾斯及治喪委員會,因時間倉促,無從備妥合適的演說,要求將日期延後。經委員會同意,揭幕式順延至11月19日星期四。

威爾斯及治喪委員會幾乎是事後才想起邀請林肯參與揭幕式。威爾斯的信中寫道,『敢請屈駕,於演說之後,以全國行政首長之尊,賜以適切之短評,使此土此地因蒙官式對待,得添神聖莊嚴。』林肯搭乘火車於11月18日到達蓋茲堡,當夜作客於威爾斯位於蓋茲堡市鎮廣場的住宅中,並為其於華盛頓寫就的演說稿作最後的潤色。
據估計,約有一萬五千至兩萬人參與儀式,入席者包括當時廿四個聯邦州中的六位州長:賓夕法尼州的安德魯·葛瑞格·柯丁(Andrew Gregg Curtin)、馬里蘭州的奧古斯都·布萊德福(Augustus Bradford)、印地安那州的奧利佛·摩頓(Oliver P. Morton)、紐約州的候拉提歐·西摩爾(Horatio Seymour)、紐澤西州的喬·帕克(Joel Parker)、以及俄亥俄州的大衛·陶德(David Tod)。確切之出場序仍有爭議。將掩埋在戰場內各墓穴的屍體掘出重葬於墓園的工作,於戰役結束後數月內即開始進行,至揭幕日僅完成不到一半。
在聽眾的好評後,林肯以他尖細的肯塔基腔發言二至三分鐘。林肯的「適切之短評」以十句話272個字簡述這場內戰,重提國家在這場艱苦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對此觀念的影響:不分聯邦軍或邦聯軍,蓋茲堡陣亡將士的犧牲無一白費。
(以下為此本之中英對照)
八十又七年前吾輩先祖於這大陸上,肇建一個新的國度,乃孕育於自由,且致力於凡人皆生而平等此信念。
〔另譯〕:在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國父們在這塊土地上創建一個新的國家,乃基於對自由的堅信,並致力於所有男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註:father在此應避免有血緣的聯想。在當時的人,尤其是在政治上,沒有男女平等的觀念,men指的是男人,而且沒有說出來的還是白種男人而已。為求忠實,不應將其視為人類的通稱。)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當下吾等被捲入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是否此國度,或任何肇基於和奉獻於斯者,可永垂不朽。吾等現相逢於此戰中一處浩大戰場。而吾等將奉獻此戰場之部分,作為這群交付彼者生命讓那國度勉能生存的人們最後安息之處。此乃全然妥切且適當而為吾人應行之舉。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 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is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但,於更大意義之上,吾等無法致力、無法奉上、無法成就此土之聖。這群勇者,無論生死,曾於斯奮戰到底,早已使其神聖,而遠超過吾人卑微之力所能增減。這世間不曾絲毫留意,也不長久記得吾等於斯所言,但永不忘懷彼人於此所為。吾等生者,理應當然,獻身於此輩鞠躬盡瘁之未完大業。吾等在此責無旁貸獻身於眼前之偉大使命:自光榮的亡者之處吾人肩起其終極之奉獻—吾等在此答應亡者之死當非徒然—此國度,於神佑之下,當享有自由之新生—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當免於凋零。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1)">
',2)">
',3)">
',4)">
',5)">
蓋茲堡戰役介紹
背景知識:
影片介紹: http://fs.funshion.com/subject/4483/
戰史介紹
以下影片片段重演Pickett's Charge:
Pickett's Charge, Part 1: The Bombardment
背景:1863年7月3日,下午1:00左右,南軍(北維吉尼亞軍團)170門加農砲同時開火,其或為此戰最大規模砲擊。北軍(波多馬克軍團)為節省彈藥 以應付接下來必有的步兵進攻,並未馬上開火還擊,而是等了15分鐘後才以80門左右的加農砲參戰。北維吉尼亞軍團嚴重缺乏砲彈,且這番連續轟擊並未對聯邦 守軍的據點產生太大的影響。
註:影片中穿紅色軍衣的,是英軍在南軍的觀察員。
Pickett's Charge, Part 2: The March
背景:砲擊於下午3:00左右平息,12,500南軍菁英士官兵跨出樹林,開始向四分之三哩以外的墓園山脊(緩上坡)行軍,進入1200公尺的殺戮砲火之中。
Pickett's Charge, Part 3: The Battle
背景:聯邦守軍自墓園嶺與小圓頂以北側翼猛烈射擊,在步槍與砲兵攻擊下,南軍近4000名官兵陣亡。南軍所有領軍衝鋒的旅團長全部傷亡。
註:中文維基說北軍用「手榴彈」是錯的。英文維基的canister是指霰彈(canister),是砲兵在近距離給予敵人最大殺傷的最佳選擇。霰彈實際 上是把很多鐵或者鉛的彈丸裝在一個很薄的罐子裡,射擊時容器破裂、彈丸四散射出。簡單地說,南軍在迫近北軍陣地時,被「大型散彈槍」轟擊。影片中可看出這 個效果。
Pickett's Charge, Part 4: The High Water Mark
背景:聯邦守軍的防線於一稱為低矮石柵處,一片灌木叢的北方,曾暫時動搖斷裂,但增援部隊迅速補上缺口,擊退南軍的進攻。
南軍攻入北軍陣線最遠的是由Lewis A. Armistead將軍帶領的旅,Armistead就在這個南北戰爭最具象徵意義的分水嶺上中彈,被送到北軍醫院後傷重不治。Armistead戰前非 常要好的朋友,Hancock將軍,就在墓園山脊上指揮北軍,也在這次戰役中受傷(影片中有描述),這也是被視為南北戰爭最具象徵意義的事件之一。
Pickett's Charge, Part 5: The Aftermath
1993年的Gettysburg所以令人感動,就是在那個沒有什麼電腦特效的年代,從美國來了13,000位志願者,為了向他們的父祖與歷史致敬,完全自費(交通、裝備、食宿等)從各州來參與三天的Gettysburg戰役重現。
這裡有一些關於此片的有趣花絮。
看到攝影機一個一個拍攝這些志願者的臉,都會非常感動。
Martin Sheen真的是演到General Lee附身,那些來自南方各州的志願者也真的是把他當成General Lee再生。Martin Sheen在Pickett's Charge前,策馬檢閱維吉尼亞子弟兵,那些志願者真心熱情湧上歡呼握手那一幕,真令人興奮不已。
在北軍方面,Jeff Daniels演的Chamberlain,也簡直像是從歷史書當中走出來的。這位在南北戰爭中完全跌破職業軍人眼鏡的大學文學教授,是我個人在南北戰爭史當中的偶像。Gettysburg這一片當中的Little Round Top戰役重演,是最佳南北戰爭團級單位作戰影片(另一個可比較的是Glory),有興趣的館友可以一看:
The Battle of Little Round Top (1 of 4)
The Battle of Little Round Top (2 of 4)The Battle of Little Round Top (3 of 4)
The Battle of Little Round Top (4 of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