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昧的意思: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9:30:39

 

    201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针对当今官场酒文化刊出述评《腐败味乖戾气愚昧态谄谀风》!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在喝酒已成“重要工作”的某些官场,充斥其间的,是浓浓的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代表官媒的党报对整治官场酒文化都这样声嘶力竭、痛心疾首的呼嚎,想必官场酒风盛行已经在全国如势如破竹、呈现蔓延之势,到了不治理将不可收拾的地步!当下官场,不仅几乎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因为是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用不着掏个人腰包,所以,酒要档次高,才能显示规格高;酒要喝好甚至直到把人喝倒,才能显示热情。酒不仅被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有这样一种“理论”:只要没把公款装进个人腰包,吃了喝了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对于在官场多年“吃了个肚儿圆”颇为坦然。俗话说:酒后吐真言,酒壮怂人胆!喝多了茅台、五粮液的某些领导们,脑子变活了,眼睛变亮了,步子变大了,路子变野了。。。。。,从此,说假话、大话、空话的多了,对待群众色厉内荏、对待上级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多了,公车越来越好、办公室越来越像宫殿、小三越换越年轻漂亮,酒友越来越广、黑白两道、私设小金库、腰包越来越鼓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等等现象数不胜数,广大革命群众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因为权力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生杀大权谁不敬畏?当前,某些党员干部是端起酒杯,忘记口碑;某些党员干部是满嘴酒话,没有实话;某些党员干部是浑身酒气,不接地气;某些党员干部是爱耍酒风,毁掉党风。殊不知,酒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党风连着民风。不良酒风培养的只会是官德操守缺失的干部,是败坏党风民风的“酒肉干部”。文章指出,当下酒风盛行败坏了党风,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先进模范形象,吃请送礼之风给社会风气带坏了,以至于来百姓针对官场酒文化流传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民谣,比如:当官不怕喝酒难,千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走鱼丸;桑拿按摩浑身软,麻将声声五更寒;更喜小姐肤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   我们这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幽默故事:一次省级领导招待酒会后,某某某省级领导趁着酒兴,用“女人睡觉理论”总结了该省经济发展上不去的三个主要原因,他用多年切身体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之所以我们省经济发展落后,上不去主要原因不外乎有这么三点造成的,第一点,我们省之所以上不去是因为像寡妇睡觉--上面没人;第二点,我们省之所以上不去就像小姐睡觉--上面人换得太勤;第三点,我们省之所以搞不上去是因为像是和自己老婆子睡觉--自己人整自己人!”虽是酒后疯话,但想想确有道理。

文章希望有朝一日全党要杜绝这种现象!

附转原文如下:

人民日报评官场酒文化:腐败味乖戾气愚昧态谄谀风

2012年01月10日 03:23
来源:
人民日报

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

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特别是在公款消费的助推下,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以至享誉华夏的茅台酒已经事实上跻身奢侈品行列。“酒兴”如此这般地畸长,并未使酒之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与歪风邪气越走越近。如今在喝酒已成“重要工作”的某些官场,充斥其间的,是浓浓的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有民谣为证:

“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

“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

“穷也罢富也罢,喝罢!兴也罢衰也罢,醉罢!”

“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

酒喝到这份儿上,还有何文化可言?!

当下官场,不仅几乎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因为是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用不着掏个人腰包,所以,酒要档次高,才能显示规格高;酒要喝好甚至直到把人喝倒,才能显示热情。酒不仅被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有这样一种“理论”:只要没把公款装进个人腰包,吃了喝了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对于在官场多年“吃了个肚儿圆”颇为坦然。

酒本是一种以粮食、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或勾兑而成的神奇之物。自古以来,人们用“琼浆玉液”、“陈年佳酿”来赞美酒的品质。酒文化被视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有人这样描述酒的文化之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红酥手,黄滕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酒有酒义,亦有酒谋。酒谋乃“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把酒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在酒风日盛且越来越被庸俗化、低俗化的今天,酒这种醇香清澈之物已被腐败的官场文化“发酵、蒸馏、勾兑”得面目全非:有人设高档酒宴取悦上级,有人以酒送礼谋取私利,有人用劝酒灌酒罚酒作为一种乐趣,有人把命令下属喝酒视为一种权威,有人因嗜酒醉酒而忘乎所以、不理政事、贻误工作、丑态百出,有人不想喝酒陪酒却欲罢不能、痛苦不堪,有人因终日陪酒而伤身害体、家庭不和甚至“以身殉职”,每年因公款吃喝而糟蹋的食物、浪费的钱财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从“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到“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中国酒文化特别是腐败官场的“酒文化”已经堕落到什么地步,是该清醒地思考一下了。酒可怡情,亦可丧志,还可亡国,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拒酒宝典”之招数

这几招你可否用过?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

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

四、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