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裤搭配皮鞋好看吗:安徽贵池傩文化研究整体审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2 16:46:38
安徽贵池傩文化研究整体审思
加入时间: 2007-1-8 16:48:05
作者:何 根 海
安徽贵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它古朴粗犷,原始蛮赫,娱神娱人,专家们变为,它是我国现存较古老完整的古戏曲,誉之为“戏曲活化石。”①位处于吴楚之交的贵池亦因傩事活动的繁盛而蔚为“中国傩戏之乡”②。贵池傩戏是安徽一种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中国古代家族宗法社会傩表演的一个活的遗留物,在中国傩学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专家的注意和重视。近二十年来,文化学术界对贵池傩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考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地说,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里拟就笔者所知,对贵池傩文化的调研现状、贵池傩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贵池傩的探索研究取向等问题进行整体审思,并提出几点构想。
贵池傩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初步评价
伴随着学术界对本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热潮,从80年代初,池州文化部门也开始对贵池傩戏这一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化形式予以关注,并着手系统调查考察。1986年5月成立了“贵池戏曲志”编纂领导小组和编辑室,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③。1987年2月“全国首届傩戏研究会”在安徽贵池召开,它是
“国内首次傩文化的学术交流”④。北京、上海、湖南、贵州、江西、广西、云南、安徽、江苏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后由王兆乾先生负责编撰出版了《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全国首届傩戏研讨会文集》(1992年出版),“这次会议标志着傩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⑤。1998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1990年第一届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把傩戏研究推向高潮,“傩文化学与傩戏学的研究,正在健康地发展,并且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⑥。随后,一些省市和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傩戏和傩文化研究会、研究所(室)和研究中心。同时海外也有许多相关的专家学者纷纷来到中同傩戏的发生地考察研究。在贵池,除国内学者外,日、美、德、澳、新、韩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有许多学者前来考察研究,他们带来了大批录音,照相摄像设备进行了实地“扫射”,此外,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贵池市电视台等也多次进行了现场实况拍摄和播放。随着文化学术界的介入,尘封已久的贵池傩逐渐冲破大山的桎梏,从黄尘泥沼中走出来了,走进了文化舞台和学术殿堂,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贵池傩文化研究目前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以前,当时仅有王兆乾先生一人对贵池傩戏进行过一些调查,并在1953年发表过中国第一篇研究傩戏的文章《谈傩戏》⑦,王先生在该文中对贵池元四章、刘街一带傩戏作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80年代后期,在原贵池市委、市政府和宣传部的支持下,贵池文化局联合有关专家和文化工作者实地调查、考察,对贵池傩戏全面普查,广泛搜集资料,走村串户,多方访问,爬山涉水,颇为艰辛。为深入研究贵池傩直接提供了一些文字资料、实行资料和口碑资料。“贵池戏曲志”编纂小组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整理、考订材料,去精取精,去伪存真,于1989年7月编撰了“具有翔实性、科学性、文献性”的《贵池戏曲史料集》,填补贵池戏曲研究和戏曲无史的空白⑧。该书尽管编撰粗疏、内容浑叠、条理散乱,但其史料价值还是弥足珍贵的,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贵池傩戏提供了一些方便。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至今,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开始深入研究贵池傩,一些论文先后在国内、台、港、美、德、新、日等地学刊发表,在国内出版了傩戏剧本选和一些论著,编撰了论文集,出版了精美的大型画册⑨,这方面较有成就的主要有王兆乾、何根海、吕光群、周华斌、麻国钧、纪明庭、黎承刚等,其中王兆乾先生起步最早,用力较勤。他对贵池傩戏资料作了认真的整理考订,对贵池傩戏的形成、戏本的源流、傩舞《舞伞》、《舞回回》、《打赤鸟》、社祭、池州傩戏与宋代瓦舍伎艺等等问题均有过较深入的探论,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开掘贵池傩戏的学术价值、提高贵池傩戏学术品位作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5月以我为首的六人调查小组在原贵池市文化局局长彭文廉先生的引领下第一次到姚街、刘街、茅坦等地对贵池傩进行实地调查,回来后旋即申报了“安徽贵池傩文化研究”的省级课题,我们试图从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原始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等角度切入贵池傩戏,对贵池傩文化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破译,拓宽了研究视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国内已有历史学者开始运用民俗学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下层文化,但为数寥寥(如赵世瑜、王子今、萧放等)。在国际上,外国历史学者是在学术研究中涉足中国民俗包括傩文化学的也还是少数人(如美国欧达伟、澳大利亚的贺大卫等),因此,在这方面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还在探索之中。我在安徽贵池傩戏文化研究过程中注意利用先秦的历史文献,引用多学科的现代理论成果,分析贵池傩中的有关傩俗事象的神话原型、民众思维、社会功能、价值观念和文化象征意涵,研究中力求以俗证史、史俗结合,以俗补史、俗论结合。力求引证规范,概念清晰,内涵外延界定准确。一方面守住历史文献,一方面把握好民众的表演实践,力图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框架,同时还征用相关的笔记杂纂、农书历法、现代研究成果和民间口头神话传说资料,加以补充论证和探论商榷,弥补了历史学者仅利用正史文献的不足。研究贵池傩文化是我研究民俗学、神话学过程中的一个学术兴趣点,从整体上看,它同样可以视为我对民俗、神话研究的一个独特构成部分。在研究中先后得到钟敬文先生、董晓萍先生、王兆乾先生、王一川先生、萧放先生、(日)高木立子先生、(日)伊藤青司先生等的鼓励和指点,由于研究方法较为合理,所以在傩文化尤其是贵池傩文化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近五年来,先后在国内和香港、台湾、美国一些重要期刊发表有关傩文化研究方面专题论文十数篇。与王兆乾先生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这些论文、论著中我较认真系统地对贵池傩文化中的诸多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共时与历时的理性思考与探索,获得了海内外专家和学者的赞扬和好评,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为贵池傩文化研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吕光群先生着重利用手中的相机,动用高超的技艺从摄影艺术的视角来诠释和解悟傩文化的宣传以及对学者们研究工作的组织、策划进行了很大的努力。
从整体状况来说,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学者们对安徽贵池傩戏考察研究的起点较高,取得了显著成绩,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全国其它各地傩文化研究不断升温,而贵池傩戏研究进展较之云、贵、湘、桂则显得缓慢滞后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研究者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定的学术规模。在贵池傩文化研究队伍中除了少数几位具有一定学术功力的专家外,其余均属一般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而且研究队伍的为数还是少得可怜,全地区研究者也不过十余人,研究队伍相当薄弱,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术梯队,他们或限于学力,或困于专业的疏隔,或囿于考察,因而大多数只能停留在一般调查考察、事象收集、直观分类、整理材料的初级研究层面上,研究成果空疏浮乏,研究水平低下,往往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其二,研究者大多着力具象描述性研究,研究方法简单粗放,较少认真细致的理性思考与文化分析,更乏整体性、交叉性学术层面的探索与研究。大家知道,材料是被理论照亮的,缺乏理论思辩的材料是意义不大的,简单罗列与堆积,田野作业与理论构建应是双向互动的,而目前贵池傩文化研究者大多理论素养不高,而运用国内外新的理论成果来诠释贵池傩者更属鲜见,理性抽思之论著简直如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贵池傩戏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我们深入挖掘、解构、破译、提升;其三,一些行政官员包括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贵池傩戏宣传、扶持、重视得还不够,有些人对贵池傩戏的认识还很模糊,以为傩戏纯粹是民众自家的事,因而较少关心和关顾,对考察者、研究者也没有很好地支持配合,在调研和组织表演中没很好地发挥应有的行政助动作用,使研究者和表演者处于一种散漫无序的境地;有些官员还以为乡民搬演傩戏纯粹是搞迷信活动,忽视傩戏本身内含着的巨大的文化学术价值,没有把傩戏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倡导和扶持。少数基层干部和乡民甚至以为研究者下乡进行田野作业是为了拍照、摄像赚外快,这些观念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贵池傩戏的深入调研。
贵池傩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当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把傩戏及其面具喻为可以同万里长城相比美的中国又一奇迹,并发出了“中国戏剧史应当重新改定”⑨的呼声。安徽贵傩戏是中国傩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演出形式、面具、唱本、剧目、唱腔、道具、砌末等均较古老完整,同时贵池又处古代吴楚之交,受到吴楚文化尤其是楚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因而贵池傩戏具有丰富的田野文本和绵长的人文话语,具有宽博深邃的文化蕴涵和学术价值,考究起来约有以下数端:
其一、贵池傩戏有极强的原始性和宗教祭祀性。贵池傩包摄着上古动物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的原始观念,包摄着高堃之祭、生殖崇拜和多种巫术巫仪等原始文化意识。这些原始古朴的宗教信仰与意识大多隐藏在山民虔诚的傩仪、傩舞、傩祭之中。在傩舞《打赤鸟》、《舞回回》、《舞伞》、《舞滚灯》、《舞古老钱》等中即或多或少或间接地寄寓和表现了这些原始文化信息;在傩戏演出前后繁杂仪典和请神下架、揩架子、请阳神、送神上架、朝青山庙等中亦具此类信仰。所以我认为贵池傩文化中最有学术价值和最具研究意义是傩祭、傩仪、傩舞而非傩戏,这些方面也是我在研究中用力最多的地方,从横的方面系统探索了贵池傩与其它地区傩俗的相互关系;从纵的方面追溯贵池傩俗的产生、发展规律,从面推动和构拟出其初始形态。在我看来,《舞伞》近似先秦绂舞;《舞回回》出自唐代胡腾舞,是西域文化的衍化。《舞古老钱》是宋代“抱锣”的孓遗,《打赤鸟》是后羿射日神话在民间原生型态的潴遗,是古楚稻作文化的曲折反映,贵池傩属古楚文化圈范畴,但它同楚文化中心的两湖地区及川、黔、桂地区则有明显区别。乡民虔诚执着举行傩祭、傩仪、傩舞意在迎神降神、娱神敬祖、驱邪逐疫,具有强烈的宗教祭祀功能、巫术神秘功能,而乡民搬演傩戏则更多是着情于祭祖娱人和淑世化民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其二、贵池傩戏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俗性,细究之约有四点:第一,贵池傩戏活动有明确的宗族系统,其表演组织、规范、程序、程式等封建宗族傩表演的一个活的标本,是封建宗法社会在村落文化中的一个投影。
贵池傩潴留在九华山北麓的贵池县境内方圆百十里的僻寂山区的十几个大姓宗族中,具有独特的家族演出体系,它无职业班社,几乎都是各家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族长或年尊辈长者推举为“年首”(策划、统辖兼主持者),表演中他们与职业“师公”“毕摩”或“端公”(巫师)有明显的区别,“年首”是典型的儒家精神与儒家宗教家族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第二,贵池傩中有扑朔迷离的傩神系统。首先是传统的自然神祗;其次是儒、佛、道三教众位神祗;其次是现实生活中半人半神半仙半真半假的“文化英雄”系统;最后是各关节水口桥梁道路庙塔树石等仙化神祗系统。总的来说,凡是山同想到的对自己生活有一些影响和作用的神均被他们敬为傩神,目的是向这些神献祭逢迎祈求庇佑。第三,贵池傩戏有特定的面具数量和面具人物(傩神)也不同。有四十八块、四十二块、三十六块、二十四块、十八块不等。许多面具还具有动物图腾特征。从祈禳的角度看,面具是傩神的代言体,恐怖凶悍的造型可能有厌胜的巫术意义,这种厌胜巫术的深层结构是求吉祥祈平安。面具系统是山民向神灵谀媚和慑惧于神的二重心理机制的文化聚焦。第四,贵池傩中有特定的民族俗文化系统,山民将傩戏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将本地流行的山歌、号子、采茶歌谣的声调唱腔糅合进傩腔,使贵池傩戏的音乐别具特色。此外芭坦的傩祭、祀圈、高跷马、地马,元四的“胡饮酒”、“祭猎菩萨”,刘街的“朝庙”、“腰台”、社祭和各地祈子习俗等等均极有民俗学研究价值。四大特色系统和行傩中的习俗我在一些论著中均有较深入的探讨。
其三,贵池傩戏具有极高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研究价值,它是一个大可持续且亟须持续的学术课题。贵池傩戏目前虽然已引起国内和海外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兴趣,但从研究状况来看,它仍是一种下在消亡且行将消亡的上古化石性田野文本,因此目前确应进行抢救性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它深入细致的个案考察和证实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傩文化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可以弄清和印证中国戏剧史、文化史和学术上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强对贵池傩文化的研究,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民间宗教的发生的婚变、宗教结构、宗法关系,山民信仰和皖南地区政治、经济、民风民俗、长江中下游文化等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通过认真严谨的阐释和解构,我们可寻绎山民跳傩的行为、仪式、情感、意志与信仰所系结的隐秘的心灵真实、历史和文化真实。从这个角度看研究贵池傩戏是一项具有学术开拓性质的工作,具有弥补学术空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贵池傩文化研究的几点构想
第一,扩大学术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克服地方主义倾向。当肖应将贵池傩戏文化与中国其它各地傩戏傩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将贵池傩放在中国傩文化的大背景大环境中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将贵池傩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傩文化进行观照比较,这样方能拓宽研究视野,开辟研究路径,深化研究主题,兀显贵池傩的文化特色,应尽力避免就事论事、坐井观天式的地方主义研究倾向,大力加强学术交流与学术互动,这样,我们才能较容易地理解和把握贵池傩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高屋建瓴,克服形而下的研究倾向。一些研究者还没有跳出山民直观的表演圈子,还未抖落泥尘从更高的理论层次、学术文化层次来审视贵池傩的底蕴,我们不妨从戏剧学、历史学、民俗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音乐舞蹈、巫术、符号学、表演人类学、心理学、原始文化、民间文艺学等视角解构、破译贵池傩戏文化,而不能用事象来诠释事象,用感性田野描述来代替理性抽思;这样就要求贵池傩文化研究院者求真务实,敢于开拓创新,对摆在我们面前的因历史层积而来的傩俗事象,不能只有一个意义的解释,贵池傩中一些祭仪与习俗往往是多义多解的,应鼓励和允许对这些事象有不同的解释,不能只有一个断语,时下,我们应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加强学术本痊,提倡学术争鸣,摆脱学术困境,淡化一点浮泛空疏的学风,这样,贵池傩文化研究水准才能得以提升,才能使贵池傩的研究在中国傩文化学界占一席之地。
第三,加强协作,注意调研方法,从目前贵池傩文化研究的情况来看,我认为研究队伍应有必要有分工和协作,在贵池刘街、姚街、元四、茅坦等傩戏发生地应尽快扶植和培养一批资料型人才,在每年傩事活动中着重让他们广泛详尽地搜集材料,这批队伍应以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一定群众基础的中小学教师、乡村文化干部和乡土艺人为主体,他们土生土长,熟悉情况搜集的材料应较全面周详。当然搜集资料之前有关部门应对他们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规范指导,我认为调研者在调研中可采访与集体座谈相结合,重点访谈与一访访谈相结合,口头调查与问卷调查想结合,调查考察与现场观摩相结合,调研中利用录音、照相、摄像等设备作为调查的辅助手段。有关部门可在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贵池傩文化研究资料库。研究型人才可以以地、市文化部门、高校、宣传部门等机构为主阵地。文化管理部门协调资料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关系,研究者还应主动在亲自调研的基础上与资料型人员相协作、交流、合作,对傩戏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度咨询与探讨。老一辈学者亟需加强对中青年学者、文化工作者进行传、帮、带由文化主管部门出面举办短期培训班、研讨班,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减少他们研究中的盲目性,为贵池傩文化培养一批充满活力的队伍。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应以传统文化为参照,既要进行还原式研究,又要进行变异式研究,前者力图从现实鲜活的傩俗事象中推衍出祖先遗留成分,从而理解和发现“生活中的古典”;后者着力从眼前的傩俗中录绎故俗是如何一次次被附加新的涵义,从而看到傩俗的京戏异性和再生性。傩戏虽然被人称为“戏曲活化石”,但在民众的表演实践中,由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已使这类所谓的“活化石”(遗留物)变得模糊和不纯粹,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个“活化石”的静态保存,更应从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寻找内在规律和形式法则,因此研究贵池傩戏要兼顾两方面的研究,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在实际研究中,我们还应注意多学科交叉、宏微观互渗,进行一些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整合研究。可以说,研究傩文化既要走出书斋步入田野实地踏察,又要回归书斋索引钩沉精耕细耘,这样方可深入堂奥,中其肯綮。
第四,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打好贵池傩文化研究的攻坚战。我认为贵池傩文化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主要有:贵池傩文化的发生问题;贵池傩的整体结构问题;山民跳傩式的功能问题;表演实践的意义问题;贵池傩中的生殖崇拜问题;贵池傩中的巫俗研究;贵池傩仪、傩舞的文化透视和阐释;贵池傩戏面具的的文化解构;贵池傩中的社祭问题,贵池傩戏戏本研究;贵池乡民跳傩的宗教、社会、审美、文化心态;贵池傩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贵池傩的基本文化特征和贵池傩戏与云、贵、桂、湘等全国各地傩戏的比较研究;贵池傩文化在长江中下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贵池傩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中的位置与特色;等等。研究和攻克这些重、难点问题,贵池傩文化研究才有望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尽快成立池州傩文化研究会,建立相关研究机构。贵池傩文化是安徽省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池州人应高度重视在国内外打“傩戏牌”, 要打好这张牌,一方面要注意对民众表演队伍进行培养,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贵池傩戏表演正在萎缩,自发性自助性的傩戏班社也逐渐失去内在和外在的支撑,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一些措施,加大投入,对贵池傩进行抢救性扶持,让贵池傩表演延续不衰;另一方面要注意对贵池傩进行学术研究和宣传,提高贵池傩的知名度,因而现在必须尽快建立池州傩文化研究会,扩大研究队伍,结束研究的无序分散状态。研究会一方面可组织研究人员集体攻关,一方面又可分工协作、加强指导。地方高校可以以池州师专为龙头,成立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傩文化研究资料室、展览室,在网上大力宣传推介贵池傩,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来池州进行交流讲学和合作研究,使贵池傩文化进一步下国际学术界接轨。
--------------------------------------------------------------------------------
注    释
①王兆乾《戏曲活化石——贵池傩戏》,《安徽日报》1983年4月24日。
②何根海《安徽贵池:中国傩戏之乡》,台北《历史月刊》1995年第2期。
③⑧彭文廉主编《贵池戏曲史料集》1989年内部资料本,第1、第2页。
④⑤中国艺术研究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等编《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全国首届傩戏研讨会论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444、7页。
⑥⑨顾朴光、潘朝霖、柏果成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0页。
⑦全草《最早的傩戏论文——王兆乾<谈傩戏>》,《民间艺术》1995年第3期。